玩酷网

2006年,德国人想用11亿元,收购曾为神舟飞船造过轴承的洛阳轴承,当时洛轴欠债

2006年,德国人想用11亿元,收购曾为神舟飞船造过轴承的洛阳轴承,当时洛轴欠债24亿,连工资都发不下来,洛阳国资委差点签字,可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却坚决反对,因为“洛轴被外资拿走会威胁国家安全。”[凝视] 2006年的一个寒冬,洛阳轴承集团董事长李明站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飘洒的雪花,手中握着一份可能改变企业命运的文件,这家曾经为神舟飞船制造核心轴承的老牌国企,此时正面临着生死抉择。 22亿元的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职工工资几乎全靠银行贷款维持,生产线时开时停,就在这个最绝望的时刻,德国工业巨头舍弗勒抛出了橄榄枝,出资11亿元收购洛轴除军工分厂外的全部资产,包括设备、土地和那个响当当的LYC品牌。 对于当时的洛阳市来说,这几乎是救命稻草,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能有外资愿意接手,还承诺5年内再投资10亿元,这样的条件在当时看来已经相当优厚。 但故事的转折来得出人意料,就在洛阳市政府与舍弗勒签署意向协议后不久,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发出了强烈反对声音。 他们的担忧很现实:舍弗勒已经控制了中国铁路轴承市场25%的份额,如果再拿下占据30%份额的洛轴,就意味着一家德国公司将掌控中国铁路轴承市场的定价权。 更让协会担心的是,舍弗勒的“前科”并不光彩,此前西北轴承与舍弗勒的合资案例中,中方最终失去了技术、品牌和生产资质,所谓的“市场换技术”成了一句空话。 洛轴的价值远不止账面上的数字。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这家1954年成立的企业承载着太多国家记忆,从三峡工程的巨型轴承,到神舟六号飞船的22种关键轴承,洛轴的产品在无数关键时刻默默运转着。 面对各方压力和复杂的审批程序,舍弗勒的收购计划最终搁浅了,但洛轴的危机并没有就此结束,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早在2004年,河南省政府就安排永煤集团对洛轴实施“救火式重组”,注资4亿多元成立了合资公司,这种国企间的重组虽然避免了外资控制,但也意味着更艰难的自救之路。 没有外资的技术输入,没有现成的管理经验,洛轴只能在夹缝中寻找生机,企业先后经历了多轮重组,每一次都是生死存亡的较量,工人们眼睁睁看着同行被外资收购后风光无限,而自己却要在困顿中坚守。 那些年里,洛轴的技术人员经常加班到深夜,不是因为订单太多,而是因为要用有限的资源去突破技术瓶颈,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企业就永远摆脱不了困境。 转机出现在风电产业的兴起,洛轴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多年积累的轴承技术应用到风电主轴轴承领域,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转向,却成了企业重生的关键。 2024年的财报显示,洛轴实现营收46.99亿元,净利润2.26亿元,不仅成功清偿了历史负债,还成为国内唯一未被外资控股的轴承龙头企业。 在风电主轴轴承领域,洛轴的市场份额超过40%,研制的18兆瓦海上风电主轴轴承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七分之一。 从濒临破产到行业龙头,洛轴用了18年时间证明了一个道理:有时候,拒绝看似更容易的选择,反而能走出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当年那个在办公室里犹豫的董事长李明,如今已经退休,但他经常说起一句话:“当时如果卖给德国人,现在的洛轴还会是洛轴吗?”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标准答案,支持者认为,拒绝外资收购保住了民族工业的根基,让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拥有了自主权,质疑者则认为,当时的决定让企业错过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多走了许多弯路。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平衡开放与自主、合作与竞争?当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产生冲突时,又该作何选择? 每个行业、每家企业面临的情况都不相同,需要的可能是更精准的判断和更灵活的策略。 你认为当年拒绝舍弗勒收购的决定是对是错?如果你是决策者,会如何在保护核心技术和引进外资之间找到平衡?在你看来,什么样的外资合作才是真正有益的?   信源: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轴协紧急上书反对 力阻外资11亿元并购洛轴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68
用户17xxx68 411
2025-08-29 22:44
凡是买卖国资的,无论国内外都要先查一查,谁要卖?谁要买?

用户17xxx68 回复 用户17xxx63 08-30 21:36
要么蠢,要么坏,他是不听劝的,少和傻子说话就对了

用户17xxx63 回复 08-30 21:26
国企发展的好不是好事吗?虽然不直接分钱,但是国家队赚了钱,拿来修高铁、搞基建、搞教育、搞国防、搞科技,不挺好吗?至少我们都实打实的享受的到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135
2025-08-30 04:19
不能因为钱就出卖国家利益,就好比自家困难就出卖父母一般,要心系国家,心念先烈,资本入侵远比军事入侵更可怕,多抽点时间看看晚清是怎么被列强入侵的,尤其是日本!!!醒醒吧国人

一本正经 回复 08-30 10:04
本来就是国资公司,能亏几十个亿,说白了就是公司不是自己的,败坏起来不心疼。

四图 回复 08-30 13:38
穷没关系,关键本来就穷还特么的各种打压恶心你你受得了?

彪哥
彪哥 132
2025-08-30 09:39
科技人员参股,提高积极性,机制不活。动力不足,搞的好的专利,创新,估计发明人名字都写不上。提高真正研发人员待遇,不是管理人员待遇,这要搞清楚。这样弄,签长期激励协议,防止脚踏多只船,各方面给待遇,还有一个给资金,给自主权。

无独有偶 回复 08-30 17:52
我父亲50年前搞的一个技术发明,最后被当时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挂了名,因为只能最多挂两名字,他的职务最小,名字排在最后,就被抹去了名字

迷蝴蝶 回复 08-30 20:22
你是不懂科研⭕的。你这想法就像实事求是一样,看似很容易,其实就是水中月

晚风
晚风 122
2025-08-30 06:30
凡是卖掉国资的项目,背后主要的推动者都去查下,可能好多不在国内了。看看我们的食用油,啤酒,牙膏,洗浴用品,非常多的民生用品,都被外资控股者,外资依靠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赚的盆满钵满,我就纳闷,这么大市场,自己怎么就做不起来呢?那些大公司,几百亿几百亿的烧钱搞什么外卖大战,搞什么摩拜大战,就是为了垄断,然后赚取超额利润,就不能投资点民族实业?

独拍 无声 回复 沈先生7884 08-30 17:44
不是不赚钱,而是有太多做不了事占位置还拿钱的了。

沈先生7884 回复 08-30 16:47
你是个半文盲喷子吧??国企要赚钱还不容易么??铁路票价涨一倍不过份吧,绿皮车几十年没涨了,贵州的桥西藏的铁路也不用修了,反正不赚钱。电费涨一倍也可以啊,投资那么大,油也可以大涨,国家冒着风险进口石油,买车的人都付点钱怎么了……要是这些都大涨了,你又要开骂了

gzcaojin
gzcaojin 67
2025-08-30 04:30
好东西价格只有7分之一就是不对,价格低了拿什么去请人才去研发?

败者拙劣胜者卑微 回复 08-30 14:50
华为该。市场价5000的东西,卖6000我支持国产研发所以能接受,但华为定价10000,活该被骂。

gzcaojin 回复 08-30 11:19
华为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不给年轻天才高薪,年轻天才凭什么拼命贡献聪明才智?所以我从来不喷高价的东西,但是我喷那些大佬忽悠完了就跑路的。另外组装𠂆并非没有技术:集成技术也是很牛的,如何做出品质更好的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包括对供应商的质量要求),比如宁德时代的原材料、设备大家都能买到,但是做出的电池水平又不同(我在电池行业混饭吃快三十年了,在我看来电池也是一种集成技术)。

calculus
calculus 64
2025-08-30 02:57
还有差点卖给凯雷的徐工

沈先生7884 回复 08-30 16:50
别张口就来

Sure^ 回复 08-30 10:12
没有

纵凭高不见天涯
纵凭高不见天涯 47
2025-08-29 22:56
百分之三十的市场份额还亏这么多?

沈先生7884 回复 08-30 16:58
铁路轴承市场不是特别大,普速轴承要用很长时间,高铁轴承精度特别高,换的频率要更多。全国一年的市场也就一百亿左右

沈先生7884 回复 08-30 16:54
中国的轴承企业很多的,一个轴承要用很长时间才更换的!!普通轴承很多厂能生产,高端轴承就很少。

歼九的天空
歼九的天空 35
2025-08-30 01:24
地方国资委这么大权力

杖剑天涯 回复 08-30 08:20
国资就是管国企的

花丛里的少侠 回复 08-30 11:39
不然呢,国企央企都归他们管

狂奔的蜗牛
狂奔的蜗牛 31
2025-08-30 05:42
之所以穷困潦倒,都是低价内卷的结果!

风落叶知秋 回复 08-30 09:12
要不是华为有真材实料,就被喷出中国了

贺兰山下1124
贺兰山下1124 30
2025-08-30 06:44
西北轴承厂铁路轴承就是这么被舍弗勒骗去的.
九星
九星 27
2025-08-30 07:47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卖给外资企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已消失不见了。再换个角度看,当时的社会环境简直是黄金满地。

用户10xxx71 回复 08-30 16:39
外资买他们就要废了潜在对手,损失钱但以后拿到定价权和卡住命脉,这是目的。

狂奔的蜗牛
狂奔的蜗牛 26
2025-08-30 05:44
价格只有外国的七分之一!之所以穷困潦倒,濒临破产,是低价内卷的必然结果!

随帆 回复 08-30 19:02
外国不让中国参与竞争就是怕中国打的他们倒闭,怕中国以后各行各业取得定价权

用户10xxx81 回复 08-30 09:04
价格是自己定的,

幸福一生841483384
幸福一生841483384 26
2025-08-30 08:35
一个能造飞船轴承的公司,竟然欠账22亿还资不抵债,难道不应该查查为什么嘛?还是国企还能被外资收购?有这个想法都是叛国罪,怎么还表扬上了
没名
没名 21
2025-08-30 00:23
哈轴是不是被卖了?

剪刀石头布 回复 08-30 08:39
哈轴属于航发

黑旋风
黑旋风 21
2025-08-30 02:17
人家瓦房店轴承早就声名显赫了,你吹个啥劲

花玉龙 回复 08-30 15:57
以前三大品牌轴承,瓦、哈、洛。

尼古拉斯张富贵 回复 08-30 11:48
洛阳轴承就不声名显赫了?还顶个河南IP,夹带私货。

123数数
123数数 19
2025-08-30 02:57
卖,失去主动权,不卖,亏损的厉害,咋办呢?!
LDXY
LDXY 15
2025-08-30 08:05
国企的蛀虫太多了,不思如何改进生产力和管理,只思如何吃喝嫖赌卖主求荣
楚天烟雨
楚天烟雨 15
2025-08-30 06:02
华为不搞低价内卷,才会有资金继续投入研发,形成正循环。

好自为之 回复 知足常乐 08-30 13:19
日本和韩国,都是家族式私人企业,一心一意搞自家专有技术。

知足常乐 回复 08-30 08:54
对比一下日本人,韩国人,看看人家是怎么支持国内企业的!你买不起,那是你能力的问题!

用户13xxx36
用户13xxx36 14
2025-08-30 08:03
卖国家核心技术,拍板的身份可疑
1395969a
1395969a 13
2025-08-30 07:04
进口轴承那么贵,国产的为啥还会倒闭。质量差的厉害吗?
口可口可
口可口可 11
2025-08-30 07:57
终于看到一次行业协会的正面案例了[点赞][点赞][点赞]
福田心耕
福田心耕 9
2025-08-30 08:36
合资车企最终都搞不过私有车企,充分说明了问题出在体制上
黑夜启始
黑夜启始 7
2025-08-30 06:58
想活下去,技术是关键
爱人民
爱人民 7
2025-08-30 06:05
国资委啊
用户10xxx96
用户10xxx96 7
2025-08-30 05:17
两千零八年用过洛轴的风机主轴轴承,是比进口的便宜,但质量还是有差距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已离开该行业,不知道洛轴现在在行业中地位怎么样了

用户10xxx26 回复 08-30 07:41
你又想要便宜又想要好货你觉得可能吗?,一般价格能占到外资一半的价格货的品质才能跟外资差不多,但是只有外资七分之一的价格你想能有多好

123 回复 用户10xxx26 08-30 09:07
便宜一半如果质量有九成那么还真有竞争力,就怕是使用寿命减半,那个老板受得了啊!设备停机那犹如丧失印钞权限。

王雨
王雨 6
2025-08-30 06:27
轴承是工业的关键之一。比如,二战时,德国1945年2月仍保持超过1939年军工能力,轴承厂3月被炸了,4月军工停了,希特勒死了。
doyduo1572
doyduo1572 5
2025-08-30 08:18
一个能制造高端产品的大厂,普通产品如此乏力,管理的厂长经理一定 入出 不符,一查一个准。
多看少动
多看少动 5
2025-08-30 09:13
洛轴估计普品轴承都不行了,风电轴承应该是重大型轴承,设备、轴承锻件等都要求较高,所以只有这种大型企业才能造
siyuyj199
siyuyj199 5
2025-08-30 21:50
美国都知道用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中国收购美国企业,我就奇怪中国为什么总在这个地方摔跤,哈瓦洛三大轴承厂是我国标准件行业的绝对标杆企业,这都保不住了?。
劲风
劲风 4
2025-08-30 09:17
国外进价的七分之一,为什么定价这么低?二分之一行不行?三分之二行不行?内卷。
crf1000
crf1000 4
2025-08-30 08:55
要的不是你的企业,是更大的市场,更大的掌控权
想不到
想不到 4
2025-08-30 08:44
真成了德国的企业,换成德国人管理工人的待遇绝对上去了,也不会在价格上胡乱卷。我弟弟在德国留学毕业以后在巴斯夫上了几年班,半年的假期从不加班待遇也很好,后来自己出来创业的时候纠结了好久,舍不得这么好的氛围
zhang_cc3753
zhang_cc3753 4
2025-08-30 16:53
当年国企“私有化”,流失了多少人民的血汗钱!
朦胧晨曦
朦胧晨曦 4
2025-08-30 07:21
当年鼓励卖国资的那些砖家,一定别有用心的内奸
未知旅途
未知旅途 3
2025-08-30 03:55
国企业都这样哈哈

冰冷的石头 回复 08-30 07:01
别这么胡说八道

正直的人
正直的人 3
2025-08-30 08:03
曾经的新飞冰箱,就是卖给外资然后彻底拖垮的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3
2025-08-30 08:05
就是研发跟不上,产品质量好了,价格贵利润高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3
2025-08-30 08:19
有技术还亏损,一定是管理问题
用户94xxx19
用户94xxx19 3
2025-08-30 19:58
中国企业应该拒绝外国资产收购
夜未央
夜未央 3
2025-08-30 08:50
舍弗勒被中国人管的现在垃圾得很!像台资企业!
不喜欢宝瓶洲的小师叔
不喜欢宝瓶洲的小师叔 3
2025-08-30 08:17
哈瓦洛轴!
paradise
paradise 3
2025-08-30 07:49
外资有个屁的管理经验,外国企业有中国企业发展的快么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3
2025-08-30 08:01
孔雀新飞上车了名字都没了,徐工格力没上车结果一目了然
猎鹰
猎鹰 3
2025-08-30 08:36
这么好的企业,怎么会不挣钱?
乐乐
乐乐 3
2025-08-30 11:19
飞船里除了陀螺仪有轴承,其他没有什么需要,尤其是大轴承更不可能,编得换个场合,譬如盾构机…
TS001
TS001 3
2025-08-30 16:44
为啥欠那么多钱?钱都去哪了?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3
2025-08-30 09:35
能顶住倒卖国资风,不容易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3
2025-08-30 08:34
价格只有进口7分之一,这不是傻吗?
飞行棋
飞行棋 3
2025-08-30 08:59
还成为国内唯一未被外资控股的轴承龙头企业。。你让瓦轴哈轴往哪放,就你是龙头?
用户56xxx02
用户56xxx02 3
2025-08-30 14:40
那么多优秀的国企为什么没被保护好?
啊哈
啊哈 3
2025-08-30 10:14
多少国企、民族品牌以改制收购名义被扼杀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3
2025-08-30 12:14
中国的外汇收入几万亿美元。闲的蛋疼没处去。实在没有办法就去买美债。有这些钱干吗不把中国的民族企业控制在国企手中呢?

用户10xxx23 回复 08-30 16:24
国内又不能花美元。

用户34xxx88
用户34xxx88 2
2025-08-30 09:32
不知道有没有让行业仰视的核心技术?如果没有就少吹牛
正义感
正义感 2
2025-08-30 14:47
好多都是贱买给外国佬,好应该查一查了。
6184无尽光明侠
6184无尽光明侠 2
2025-08-30 14:04
这点钱,不找下小马哥
顺丰
顺丰 2
2025-08-30 18:15
负债不一定是经营不善,也不是工人工资高,而是滴流跑漏
环保包装材料
环保包装材料 2
2025-08-30 14:23
国外的企业宁愿倒闭都不给中国收购,这是答案。
SSP
SSP 2
2025-08-30 09:11
国产的轴承真的是不耐用。
KU2003
KU2003 2
2025-08-30 11:47
洛轴,当年大学实习去的地方。
飞鸟
飞鸟 2
2025-08-30 08:54
很多人只看眼前利益,并且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却看不到整体利益,更不要说长远利益了。少一个竞争对手,意味着价格更高,利润更高,持续的往外送钱,意味着要持续的当牛做马还债。看看美国怎么做的,要么打压干掉其它国家赚钱企业,要么输出资本控股,让其帮忙赚钱
用户13xxx92
用户13xxx92 2
2025-08-30 09:19
这样的协会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协会!!
用户14xxx56
用户14xxx56 2
2025-08-30 10:39
中国的优质产品为什么就不能卖贵些呢?为什么是七分之一?为什么不是2分之一呢?有钱才有发展的资源…
四季如春
四季如春 2
2025-08-30 15:06
晚清商人胡雪岩拼一人身价,助飘摇清庭收复大西北。是子孙后代都生活繁洐在华夏苏州。
123
123 2
2025-08-30 09:03
洛轴确实有问题,民品完全是放弃状态吧。
打铁
打铁 2
2025-08-30 20:12
占国内百分之30市场的公司竟然面临困境,这是为什么
金木水火土
金木水火土 2
2025-08-30 12:19
涉及到产业安全和民生的一定不能让外资掌控。如果效益不好可以进行精简,重组和政策扶持。
兵哥
兵哥 2
2025-08-30 14:15
你是说06年,我国就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资本兼并?你确定?
TS001
TS001 2
2025-08-30 09:41
为啥赚那么多钱?钱都去哪了?
基洛-636-877-KEM-大西洋黑洞
基洛-636-877-KEM-大西洋黑洞 2
2025-08-30 10:48
这种收购案需要中央部委批准吧
拣尽寒枝
拣尽寒枝 2
2025-08-30 21:32
哈瓦洛
阿达
阿达 2
2025-08-30 12:51
重点:国内唯一一家未被外资控股的轴承企业。这么可怕吗
用户99xxx81
用户99xxx81 2
2025-08-30 07:27
国企总的来说是低效,管理人员常常想的是寻租,改革又常常伴随着国资流失的争议,很难搞
宋时刚海纳百川
宋时刚海纳百川 2
2025-08-30 07:01
国家化了,收购了是走向世界的一条路,比倒闭强啊!这么多人需要工作,企业也能技术上突飞猛进。
890156
890156 2
2025-08-30 09:45
看看自来水有多少外资的[开怀大笑]特别是发生重大污染的
用户17xxx94
用户17xxx94 2
2025-08-30 12:01
这是资本的本性使然!
过河的马
过河的马 2
2025-08-30 13:46
说的这么轻松,从2006年到2024年,我们企业职工都是过的什么日子?光有大义了,如此艰难到风光的时间段,企业职工承担了所有!
海面
海面 2
2025-08-30 12:51
哈瓦洛弟兄三。
看透我的观点
看透我的观点 2
2025-08-30 08:54
关键看负债是怎么回事?卖是不能卖,但是必须搞明白负债
无名
无名 2
2025-08-30 07:59
研发跟生产剥离会不会好点
智能精灵
智能精灵 2
2025-08-30 08:54
我想了解自来水和食用盐,教育等关乎民生的企业有没有被收购或者外资(特别是日狗)参与的

铁头 回复 08-30 09:41
食盐没有,水务有一些,占比看各城市的政策,总体占比不高。教育也有一些。

欢声笑语
欢声笑语 2
2025-08-30 18:34
建议查一查当年同意出售的那些人!
用户17xxx91
用户17xxx91 2
2025-08-30 10:26
查查为什么亏损,
用户10xxx17
用户10xxx17 2
2025-08-30 06:11
我们的轴承工业本来就很落后
用户10xxx81
用户10xxx81 2
2025-08-30 11:00
华为就算差点意思我也用华为我家的全是华为不蒸馒头争口气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2
2025-08-30 11:16
昆机活了吗?
杨海林青海一机
杨海林青海一机 2
2025-08-30 12:30
洛轴不仅仅是文中所谈到的问题!原城市中很多企业跨了,无就业,姑娘小伙走了4千人,最多可达到8千人的婚恋结果,原本可减少8千光棍,现增加8千光棍,似乎是2倍关系,细品细算,实实在在5倍家庭人囗关系!
松松
松松 2
2025-08-30 20:13
以前一些国内企业?就是一些柱虫为了一点点利益而卖掉很多好企业,格力当年不是董明珠坚决不卖!如今也是外国的
骑着蜗牛去旅行
骑着蜗牛去旅行 1
2025-08-30 13:11
想起了足协,怎么眼光差距这么大啊
A楚云飞
A楚云飞 1
2025-08-30 15:32
瓦哈洛,中国三大自主高端轴承
老陈醋
老陈醋 1
2025-08-30 17:28
不合作就要倒闭,这该怎么办?
窗外不归的雲
窗外不归的雲 1
2025-08-30 09:52
卖给外资的,没有一个有好结果……
jinli
jinli 1
2025-08-30 09:22
放着生锈都不能给外资
学
1
2025-08-30 22:33
瓦迈店!
太阳
太阳 1
2025-08-30 13:47
洛阳轴承多少年的老牌子,质量很好。
雄鹰展翅
雄鹰展翅 1
2025-08-30 12:31
风电主轴轴承价格定的太低了!进口的七分之一怎么定的,应该定个进口价的3分之一或4分之一!中国企业心太平了不懂赚钱吧!
老于
老于 1
2025-08-30 16:29
老外的斩首行动,各行各业的例子还少吗
鱼山
鱼山 1
2025-08-30 09:33
那时候不顾一切的卖肾,,,
用户17xxx80
用户17xxx80 1
2025-08-30 21:17
控股洛轴就好了,这样我们轴承品质提高一个层次。和汽车行业一样,先合资后独立
朝华夜夕
朝华夜夕 1
2025-08-30 15:18
一个国家重点企业会亏损,这里面的玩意可挺多的
龍顏大悅
龍顏大悅 1
2025-08-30 21:14
洛阳人真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