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又炸了,为什么这次都在欢呼,马上就能殖民火星了? 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美国中部时间26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7日7时30分)从得克萨斯州升空,实施第十次试飞。 火箭最终在印度洋溅落后解体,但现场SpaceX工程师们依然欢呼庆祝。 原因在于,这次试飞的核心目标并非成功着陆,而是完成一系列关键技术验证,包括模拟卫星部署、发动机在轨再点火以及全新的热防护测试。 星舰首次成功释放八颗模拟卫星,在轨演示猛禽发动机二次点火并取得稳定推力,飞船返回大气层的姿态控制和隔热瓦表现大幅改进,这意味着SpaceX在此前多次失败后,终于跨过了一道重要的技术门槛。 虽然星舰最终仍未能完整回收,但SpaceX之所以把这次试飞视作成功,是因为星舰的研发理念一直是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对于一款全球最大、最复杂的重型运载火箭而言,单纯依靠计算和地面测试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必须通过真实飞行积累数据。这次试飞获取的高温热流、发动机性能、姿态控制等核心数据,为下一阶段的重复使用和在轨补给实验奠定了基础。 工程师们的欢呼,是对迭代速度的认可。 不过这并不代表马上就能上火星了。 星舰本身只是殖民火星计划的第一步,即解决如何把足够多的物资和人员送上去。 接下来,SpaceX还需要完成在轨燃料补给、长时间生命支持、火星表面能源与栖息地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突破。 即便技术全部按预期推进,首次载人火星任务也要等到2030年代中后期,真正建立稳定的火星前哨站可能要到2040年以后,而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