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8月19日报道,男子与妻子在建筑工地宿舍,收拾好行囊准备返乡过年,心情极好,便饮了几杯酒。谁知,孕晚期妻子不小心滑倒致早产。男子吓坏了,赶紧叫救护车,可因地处偏远,救护车要1个小时后才抵达,男子急得转圈圈,工友们都返乡走了,求助无门,他顾不得那么多,开车送妻子去医院。中途被交警拦截。警方了解情况后,紧急协调救护车接力救援,最终母子平安,而后男子因醉驾被起诉。结果出人意料! 一名男子驾车途中被执法人员拦下。他涉嫌酒后驾驶,但男子急切地向警方解释,车上怀孕的妻子正面临生命危险。 这对夫妇在偏远建筑工地打工,为了争取更高经济报酬,他们选择异乡奋斗。原本计划次日启程回乡过年,对新生活满怀期盼,忙碌一年,当晚夫妻二人设宴犒劳自己。男子在庆祝的兴奋气氛带动下,不自觉多喝了几杯酒。 当时妻子已经怀孕。男子酒后欲休息时,妻子主动收拾碗筷。不料她清洁过程中不慎滑倒,妻子倒地后,两腿间出现血液,情况十分紧急。男子见状立刻清醒,意识到事态严重,心急如焚。 他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求助。工地位置偏远,救护车抵达至少需要一小时。临近春节,急救资源也相对紧张,工地上其他工友都已提前回家,现场没有其他人能立即施以援手。面对妻子和胎儿命悬一线,男子孤立无援。 他清楚酒后驾车违法,但当时别无他法。挽救妻儿生命成了他唯一的念头,他决定冒着风险亲自驾车送妻子去医院,在前往医院的路上,男子内心紧张不安。途中,他遇到了正在进行交通检查的交警。 他没有隐瞒,主动降下车窗,承认自己饮酒驾车,并说明了妻子面临的紧急状况,请求帮助,交警迅速核实孕妇情况,确认情况确实紧急。随后对男子进行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血液酒精含量为85mg/100ml,已达醉酒驾驶标准。 警方将孕妇生命安全置于首位。执法人员并未僵化执行法规,迅速调整策略,交警立即让男子下车,由警员驾驶他的车辆送医。其他警员驾驶警车在前方开道,全力为送医车辆疏导交通。 警方还联系了附近的急救站,协调后续救护车接力。多方协助下,妻子最终及时送达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紧急抢救,妻子顺利生下一名男婴,母子二人均平安无事。但男子仍因醉驾行为被提起公诉。 男子对酒驾事实供认不讳,但详细陈述了当时的紧急情境,他的辩护律师提出“紧急避险”的法律抗辩。律师指出,妻子面临的早产大出血属于“正在发生的紧迫危险”。 当时求助无门,醉驾送医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最终成功挽救了母子生命,符合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因此,律师主张应免除男子的刑事处罚。法院经审理查明,男子醉驾行为确实因妻子突发危急状况且无其他有效救助途径。 法院认定男子主观上并非追求危害公共安全,而是为了挽救亲人生命。男子被交警拦截后积极配合,且未造成其他交通事故或人员伤亡,最终,法院判定男子的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法定构成要件。法庭当庭宣判其无罪,免予刑事处罚。 许多网友称其为“暖心判决”。大家认为法律在维护规则的同时兼顾了人情,生命至上,公众普遍认同,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而生命权是最高权利。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并未机械套用法律条文,而是综合考虑案件特殊性。法院做出公正且富有人文关怀的判决,但法院强调此案例属于极其特殊的个案,不应被视为普遍违反交通法规的借口。 紧急避险的认定有严格条件限制,必须满足危险真实且紧迫、手段唯一且无奈、损害未超过必要限度,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仍需时刻遵守“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交通法规,对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负责。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今视频长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