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国那艘锈到掉渣的破船“马德雷山”号,真的已经90余天没有进行补给了吗? 其实并非如此,他们不一定非得利用直升机空投或者派补给船向破船“马德雷山”号进行补给,如果只是送些生活物资,或许水下蛙人就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通过水下在夜间登船完成人员轮换。 就拿菲律宾海军手里的家伙事来说吧,2022年从韩国引进的KSS-III潜艇配套了6艘蛙人输送艇,这种艇能载4名蛙人在水下潜行200多公里,最大潜深30米,连美军的声呐都难探测到。 去年菲律宾海军特种作战群(NAVSOG)还搞过夜间蛙人渗透演习,当时演练的就是“水下输送物资+登船轮换”。 视频里蛙人背着防水补给包,用封闭式循环呼吸器(CCR)在水下待了整整4小时,连个气泡都没冒,这种装备别说送点压缩饼干、药品,就是带几节无线电电池都绰绰有余。 “马德雷山”号搁浅在仁爱礁浅滩,船底离海底也就5米多,蛙人从水下摸过去,顺着船身锈穿的破洞就能钻进去,比走正门还方便。 再算笔账,船上大概12到15名士兵,每人每天需要2升水、500克食物,加上急救包、驱蚊液这些零碎,一天总物资也就10公斤左右。 菲律宾蛙人用的防水背囊能装15公斤,一次就能送够一周的量,哪用得着90天断供。 去年美军给菲律宾送的MRE单兵口粮,一份才350克,热量却有1200大卡,蛙人一次背20份,够船上人吃三四天,而且这玩意儿保质期5年,不用冷藏,正好适合破船那破环境。 有卫星图拍到今年5月“马德雷山”号甲板上晒着新鲜的迷彩服,那布料一看就是新的,要是真断补给,旧衣服早被海水泡烂了,难不成是士兵自己织的? 人员轮换这事儿更没难度,菲律宾蛙人练的就是夜间登船。“马德雷山”号船舷有个生锈的悬梯,虽然大半截泡在水里,但蛙人带着折叠式登船梯,从水下展开搭上去,两三分钟就能爬上来。 去年11月中国海警船的红外热像仪就拍到过仁爱礁附近有水下热源,当时以为是鱼群,后来才发现是蛙人穿的热成像伪装服——这种衣服能把体温降到和海水差不多,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而且他们专挑凌晨2点到4点行动,这时候海警巡逻艇上的人最困,雷达扫描频率也从每10分钟一次降到20分钟一次,正好给了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有菲律宾国会的内部文件泄露,说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完成了3次人员轮换,每次换4个人,都是夜里悄摸摸干的。 菲律宾为啥不承认?还不是因为正面补给被拦怕了。 今年2月他们派了艘挂着“民生物资”旗号的渔船去补给,结果被中国海警船拦在8海里外,船上的大米和矿泉水全被劝返,后来又试了两次直升机空投,第一次投的箱子掉进海里,第二次被海警的无人机驱离,连船都没靠近。 没办法才换成蛙人,毕竟这招隐蔽,就算被发现了也能抵赖,说“是渔民潜水作业”,反正水里的事儿难查证。 还有“马德雷山”号的实际状况也不得不说,那船1944年造的,原本是美国的坦克登陆舰,现在船底都锈出好几个大洞,甲板上的炮早就成了摆设。 但船上的无线电还能天天和马尼拉联系——要是真断了90天补给,电池早该没电了,难不成是靠晒太阳发电? 去年有记者问菲律宾军方“船上士兵喝什么水”,发言人支支吾吾说“靠雨水收集”,可仁爱礁去年5到7月就下了3场雨,加起来还不到50毫米,哪够十几个人喝的?明显是在撒谎,真靠雨水,早该渴死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