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其余国家纷纷破防,那气急败坏的样子一个比一个好笑,最逗的是我们中国网友对此事件的神评论:“敢情美国是搞上充会员那一套了,而且充得还是季卡!” 要说这事儿为啥炸锅,还得从关税本身说起。美国之前对中国商品加的税,跟往老百姓钱包里塞石头似的,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买东西贵了,现在暂停24%的关税90天,好比先把最硌脚的那块石头挪开——不管是咱中国的出口商,还是美国的进口商、老百姓,都能缓口气。 可这口气缓得其他国家的网友直跺脚。欧盟最近刚跟美国签了个啥新协议,欧洲媒体自己都骂“丧权辱国”,老百姓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开喷:“合着我们当冤大头给美国交保护费,结果人家转头就跟中国谈合作?”你想想,人家刚被美国拿捏着签了不平等条约,转头看中美又缓和了,这哪是“破防”啊,简直是“心梗”——合着自己挨揍白挨了? 日韩网友更憋屈。这些年美国让他们跟着在半导体、芯片这些事儿上针对中国,又是限制出口又是施压站队,结果现在看美国商务部长又跑到中国谈生意,日本网友在论坛里吐槽:“我们当马前卒也就算了,合着人家签完协议拍拍屁股就去中国数钱?”韩国网友更直接:“我们跟着美国制裁中国,结果自家企业在华订单唰唰掉,这买卖亏大了!” 咱中国网友就通透多了。有人翻出美国之前各种“退群”“加税”的操作,调侃道:“美国这套路我熟,就像视频平台的‘季卡会员’——季卡期内不加价,过了季接着涨;今天暂停关税,回头可能换个名目再加回来。”还有人玩梗:“建议美国搞个‘年度会员’,直接包年不涨价,省得年年谈、月月吵,大家都累。” 其实这事儿往深了琢磨,美国也不是突然“善心大发”。这些年全球供应链乱成一锅粥,中国商品物美价廉,美国超市里的日用品、老百姓穿的T恤、用的小家电,哪样离得开中国制造?美国企业早就扛不住高关税了——卖得贵了没人买,不卖贵了没利润,最后还不是消费者买单?这次暂停关税,与其说是“妥协”,不如说是“市场规律在敲警钟”。 再说中国,咱们从来就没怕过什么关税战。这些年该反制的反制,该谈判的谈判,该发展经济的发展经济。网友玩梗归玩梗,心里门儿清: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能坐下来谈,说明双方都有需求;暂时谈不拢,咱也有底气应对。 现在最关键的,是这90天能不能让双方都冷静冷静。美国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就该少搞点“关税大棒”,多想想怎么和中国优势互补;要是还想着“边打边谈”“极限施压”,那90天后大概率还得回到老路上。但不管咋说,中国的发展节奏不会乱,网友的梗也还会继续——毕竟,生活总得有点乐子不是?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