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则有关一线劳动者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湖北的叉车司机李师傅因为在卸货时察觉出“货有点轻”,随后及时向仓库管理员反映,牵出一个涉案2亿元的盗窃棉花团伙。而外卖员小王在接到一份要求拍摄涉密单位照片的猪脚饭订单后,敏锐地发现异常并果断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最终排除了境外间谍活动的嫌疑。
这两个案例让我们看到,来自平凡岗位的普通劳动者同样是守护国家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无论是叉车司机李师傅,还是外卖员小王,他们的警觉都源自在工作中积累养成的职业敏感。李师傅凭借多年的装卸经验,察觉到棉花包的重量异常后坚持上报,最终发现了企业的运输采购漏洞。外卖员小王因为长期跑单对周边环境熟悉,能迅速识别顾客拍照要求的可疑性,避免了潜在的泄密风险。
这份警觉是责任担当的体现。在发现可疑情况时,李师傅和小王并没有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选择沉默,而是积极作为。他们的行为表明,普通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所展现出的责任担当,是构建社会治理体系、畅通“毛细血管”的重要保障。
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则不然。正如有关部门在通报中所强调的,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因其走街串巷、灵活机动、熟悉地形的职业特性,已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试图利用的对象。因此,提升这些劳动者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不仅关乎个人职业操守,更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有关部门和企业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行业培训,不断提升从业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举报可疑行为的劳动者给予表彰或奖励,鼓励更多人主动参与社会治理。
确保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防患于未然,需要整个社会、各个环节都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一线劳动者是维护安全的重要力量,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在细微处保持警惕、担起责任,才能构筑起更坚固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