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和土耳其在等米下锅,这个米大概率就是希望巴基斯坦获得中国的歼 35 最近,国际军贸市场冒出了件有意思的事儿。土耳其的 “可汗” 五代机项目,也就是曾经的 TF-X,刚公布一个好看的外形设计,埃及就着急忙慌地决定入伙了,同时印尼还豪爽地直接下了订单。这情况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毕竟,埃及和土耳其在三代机维护方面都常碰到麻烦,如今居然要联手搞五代机研发。 这操作下来,外界有人推测,埃及和土耳其这是在等 “米” 下锅。 他们等的 “米”,大概率是希望巴基斯坦从中国获得歼 35 战机后带来的技术溢出。巴基斯坦空军高层多次表明,歼 35 是其未来核心装备,预计 2028 至 2030 年间能够正式列装。 假如巴基斯坦顺利拿到歼 35,同时又参与土耳其 “可汗” 战机项目,埃及和土耳其或许认为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技术,助力自己的五代机发展。 土耳其 “可汗” 战机已有初步进展。其在 2023 年完成首飞后,2025 年印尼与之签下 100 亿美元的大单。7 月沙特代表团还专门跑去参观,显示出了购买意向。这些情况好像证明 “可汗” 战机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 原型机三年只试飞两次,土耳其却声称 2028 年 Block20 批次就要具备初步作战能力。其起落架与座舱盖设计接连调整,明显暴露出结构设计有缺陷。 它如今用的是美国的 F110 发动机,可土耳其说后续要换自己研发的 TF-35000 发动机,可这 TF-35000 目前连核心机都没影。 埃及在这一项目里也有自己的打算。它可能想借参与项目提升本国航空工业水平。 它也清楚土耳其的技术底子并不扎实。埃及也许指望巴基斯坦借歼 35 项目积累经验后,能给 “可汗” 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让自己也跟着受益。 毕竟歼 35 技术成熟可靠。其航电系统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有可能集成中国先进数据链技术。这些技术都正是 “可汗” 战机急需补充的。 巴基斯坦要是引进歼 35,肯定会严格保护相关技术,不会轻易让其外流。埃及和土耳其想 “等米下锅” 的想法,最终可能难以实现。 它们与其寄希望于从巴基斯坦歼 35 项目蹭技术,倒不如先踏踏实实地提升自身航空工业基础能力。 不然 “可汗” 战机很可能会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无法真正形成可靠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