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0 年,孙立人不喜欢新来的政治部主任,直接拒见此人。亲信急了,劝他:"蒋坚

1950 年,孙立人不喜欢新来的政治部主任,直接拒见此人。亲信急了,劝他:"蒋坚忍是蒋介石的侄子,跟蒋经国关系特别近。你不见他,肯定要吃亏!" 孙立人,时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抗日名将 ——1942 年缅甸仁安羌战役,他率一团击溃日军两联队,救出七千英军,战绩震动国际。” 可到了 1950 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局势变了。 这天,副官又来报:"司令,蒋主任又打电话来。" 孙立人没回头,只说:"告诉他,我在看《孙子兵法》。" 蒋坚忍是蒋介石亲自派来的。黄埔四期毕业,挂着中将军衔,明着是政治部主任,其实是来盯着孙立人的。 他到陆军总部那天,孙立人故意去淡水河边练新兵。蒋坚忍穿着笔挺的美式将官服走进司令部,只有参谋长冷冰冰地敬了个礼:"孙司令在训练场。" 蒋坚忍一眼就看见作战室墙上的照片 —— 蒋介石画像旁边,多了张孙立人与史迪威的合影。史迪威是美国将军,抗战时跟孙立人在缅甸并肩作战。这张照片,明摆着是给蒋坚忍看的。 孙立人的亲信张佛千急得直跺脚:"孙司令,蒋主任都来三天了,您总得见一面吧?" 张佛千是安徽老乡,刚被调到设计委员会当闲职,明着是调动,其实是被架空。 孙立人放下望远镜,镜片里还映着新兵们练拼刺的样子。他忽然问:"佛千,还记得 1932 年赣州城下吗?咱们用大刀砍鬼子那次。" 张佛千点头:"当然记得!您带着敢死队冲在最前面。" 孙立人转过身,眼神凌厉:"现在这个蒋坚忍,比鬼子的刺刀更危险。" 蒋坚忍很快发现,自己在陆军总部根本没人理。 办公室堆的全是过期的作战报告。想打电话,线路三天两头坏。要查部队花名册,军需处长就说 "档案在整理"。开周会时,孙立人压根不看他,好像他这个人不存在。 副官递来一份文件:"主任,这是新的《政工条例》。" 蒋坚忍一看就笑了 —— 这是他上个月起草的,里面要求各师设 "政治督导员"。他拿起钢笔,在 "督导员由总政治部直接任命" 这句话下划了三道红线。 窗外,孙立人的吉普车刚开走,车斗里装着两门新到的美国 105 毫米榴弹炮。孙立人只关心练兵和装备,根本不搭理他这套政工规矩。 冲突还是爆发了。 一次军事会议上,蒋坚忍说要 "加强部队思想教育"。孙立人 "啪" 地一拍桌子站起来:"打仗靠的是训练,不是喊口号!" 他指着墙上的地图:"这些红点都是共军的渗透区。你那些政工干部,能挡住他们的 ' 飞雷 ' 吗?" 全场没人敢说话。蒋坚忍的脸憋得通红。 当天半夜,张佛千又来找孙立人,声音压得很低:"司令,蒋坚忍今晚去了七海官邸,听说带着您不执行政工条例的报告。" 孙立人正在擦他那把用了二十年的手枪,问道:"佛千,知道我为啥一直留着这把枪吗?" 张佛千摇头。 孙立人突然扣动扳机,子弹擦着张佛千的耳朵打在墙上:"因为它比政客的嘴靠谱。" 1954 年冬天,蒋介石叫孙立人去总统府。孙立人却觉得后背发凉。 蒋介石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抚民啊,美国顾问团的意见,你要多想想。" 孙立人盯着屏风上 "忠孝传家" 的匾额,想起三年前的一个深夜 —— 美国驻台武官曾跟他说 "你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总统,军人的本分是服从。" 孙立人答得很平静。 蒋介石却不依不饶:"听说你最近常跟蔡斯将军见面?" 蔡斯是美国驻台军事顾问团团长。孙立人刚想解释,蒋介石摆摆手:"去参军长办公室吧,那里适合你研究战术。" 这一调,其实是夺了他的兵权。 1955 年 5 月 25 日,孙立人在书房看《战争论》,宪兵队长突然闯入:“孙将军,请跟我们走。” 手铐铐上时,他想起三天前老部下郭廷亮塞来的纸条:“有人要对您不利。” 而此时,郭廷亮已在审讯室被屈打成招。 孙立人闭眼,耳边似又响起 1942 年仁安羌的枪炮声 —— 那时他为英军杀出活路,如今却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之后,他被软禁在台中三十三年。每日晨起打太极,书房堆满军事书,桌上全家福里,妻子张晶英的笑容永远停留在 1955 年春天。 1988 年 3 月 20 日,台当局防务部门负责人郑为元送来文件:“孙将军,您自由了。” 孙立人指尖划过 “平反” 二字,窗外樱花正艳,与三十三年前那个傍晚截然不同。 蒋坚忍则在 1955 年升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成了蒋经国掌军的得力助手,其政工制度严控士兵思想。 蒋介石去世时他在灵堂痛哭,却始终锁着 1950 年孙立人拒见他的原始记录,藏起权力博弈的起点。 1990 年,孙立人临终对记者说:“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不是被软禁,是没看到两岸统一。” 他的墓前总放着两瓶茅台酒 —— 当年史迪威所赠,他一直没舍得喝。 蒋坚忍的墓却很冷清,只剩一块石碑:“陆军二级上将蒋坚忍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