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印度对电动车的渴望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眼看本土电动车产业迟迟难有突破,竟把

印度对电动车的渴望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眼看本土电动车产业迟迟难有突破,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在欧美市场屡屡碰壁的越南新贵VinFast。 50亿美金印度开局,越南车企野心毕露 昨天,越南首富旗下VinFast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5亿美金工厂正式启动。这座毗邻印度港口的工厂野心昭然:初期年产5万,三年后扩至15万,还要向整个亚洲出口!VinFast渴望3000个岗位“收买人心”,但这并非简单的产业转移——而是越南车企在欧美失意后向亚洲的全面突围。 印度难自产,饥渴“接盘” 为何印度市场令越南车企如此兴奋?答案残酷又真实: * 体量庞大却极度空虚: 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本土电动车却几乎一片空白。塔塔一家独大也难成气候; * 政策急功近利: 印度补贴大饼画得圆,可本土供应链羸弱,技术更落后,自产电动车难如登天。政府病急乱投医,只要能造车,谁来都欢迎? * 市场低端且充满陷阱: 消费力有限、基础建设落后、各邦政策打架、官僚主义盛行...中国车企比亚迪、上汽在此吃了闭门羹或被迫缩手合资。这锅夹生饭,越南人真能轻易咽下? 弱弱联手的迷思 然而,这场看似互补的合作却是两个“弱势方”的联手。VinFast在美国砸钱都收效甚微,质量问题更是名声在外。印度市场绝非“容易钱”,更是一头需要精准驾驭的猛兽。早前入场者如上汽虽曾撼动塔塔份额,但9个月卖出3万车的成功,在补贴诱惑和地缘对抗的狂风中能否复制、多久复制,都悬而又悬。 印度的电动化焦虑已深重到盲目投医的地步。然而,引来的“医生”VinFast自身根基尚浅,其欧美之旅更已暴露了质量困境与发展乏力问题。在政策补贴和市场诱惑的表象下,印度这次仓促联姻越南,恐怕难以获得真正的技术跃升和供应链独立,更像是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喧嚣的厂房盖不住这场“弱弱联手”背后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