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美国不给中国?中企刚提接盘,巴拿马就给长和定罪,港口要收回。万万没想到,巴拿马还是没能抗住美国的威逼利诱,对于收回港口经营权仍然维持着蠢蠢欲动的明显态势。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巴拿马政府的此番考量,长和公司以及准备下场的中企被踢出后,巴拿马就会成为理所当然的最后赢家。因为巴拿马可以投美国所好并以此作为达成一致亦或是取得美国些许让步和妥协的重要筹码,有道是自古财帛动人心,看来这句古话也适用于远在美洲的巴拿马人。 据媒体报道,李嘉诚旗下长和公司转让港口一事在上月末迎来最新进展,长和公司终于松口,拟邀请中企加盟财团。 长和公司的表述是这样的:集团与某一财团之间的独家磋商期已经届满,但邀请我国内地投资者加入港口交易财团并不在讨论和实际受限范围之内。 言外之意是港口经营权的大蛋糕可以让中企分一杯羹,现在到了同仇敌忾一致对外的最好时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和公司的松口实际早就应该作出,但晚来一些总比没有来得强来得好。 现在松口其实也不算晚,另一方面,中美经过第三轮谈判后也确定要再度延长关税暂停期期限,这就意味着我国可以在这一时间段内积蓄诸多重要筹码。 尽管从我国的立场角度出发来看,长和公司实际上是偏向于美国的,因为拖到现在才松口很明显是想看我国有没有后招制约美国,但拿到港口经营权未必不能成为一张重要反制牌。 然而,巴拿马那边却释放出了重大信号,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长和公司对中企发出下场邀请后不久便以公然发声表态的形式表明了自身立场态度。 穆利诺表示:“如果法庭裁定长和公司港口经营权续约合同无效,政府将在收回港口经营权后转为公私合营”,这里的公私合营可谓是再明显不过,表明了巴拿马政府至少要分一杯羹。 或者这样来说,让巴拿马政府分一杯羹是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巴拿马政府实际想要的东西远不止于此。 因为如果巴拿马政府的胃口足够小的话,穆利诺就不会选择在长和公司邀请中企共赢的情形下再度发声。 也许对于巴拿马政府而言,港口经营权的最好解决方式就是长和公司彻底出局,而后巴拿马政府同美国贝莱德集团共同运营,这才是穆利诺想要的“公私合营”。 在穆利诺看来,长和公司还不具备公私合营的资格,和长和公司合作并不会取得利益最大化。 当然了,巴拿马政府要想做到这一切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完全剔除长和公司拥有的资格地位,这就决定了巴拿马政府和长和公司只能二取一,有且只有一个赢家。 无论如何,巴拿马政府都不能和长和公司“公私合营”,因为巴拿马政府强势介入港口运营权交易需要用到的对于长和公司不利的理由。 但既然巴拿马政府已经图穷匕见,那也就意味着长和公司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就算运用法律途径不能促使长和公司出局,那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段。 言而总之,巴拿马政府已在提速踢出长和公司,长和公司的前景实际并不乐观,但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比如我国强势下场取代美国贝莱德集团的收购地位,开出更加丰厚的利润条件,只是这样做明显会让巴拿马政府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并非上上之选。 另一方面,巴拿马政府想要介入进来的缘由无非是想要对美妥协,如果我国能够迫使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作出让步和妥协的选择,那么这一堪称釜底抽薪的招数也就失去最大效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长和公司握有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25年特许经营权的关键是我国的大量货物需要过境巴拿马运河。 如果我国作出降低巴拿马运河依赖的选择,如将一些货物转向钱凯港,港口运营权争端也可在顷刻之间引刃而解。 综上所述,最好巴拿马政府是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而不是本着讨好美国的意图目的出发从而打出反华牌。 倘若真是如此,巴拿马政府恐怕要失望了,因为就连美国都在反华上吃了瘪,何况是小小的巴拿马呢?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时候巴拿马需要先看清自己和好好掂量掂量分量。 参考资料: 长和:拟邀请来自中国内地的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港口交易财团,未获监管批准前不会进行交易|澎湃新闻 港口续签违规?协议金额未足缴?长和子公司对巴拿马指责悉数驳斥|观察者网 巴总统:长和港口经营权续约合同若被判无效 拟转公私合营|联合早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