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通知中国加税25%,而中国的反手操作绝了! 加拿大政府7月底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要对所有含中国熔铸成分的进口钢铁加税25%。这份落款为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的公告,没有提前磋商,没有缓冲期,直接将关税税率从原本的5%大幅上调,相当于给两国钢铁贸易套上了枷锁。 公告里写得明明白白,加税理由是“防止中国钢铁通过第三国转口规避关税”,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更像是给国内钢铁行业的“政治献礼”——加拿大钢铁企业近期因产能过剩裁员超3000人,政府急需转移矛盾。 中国是加拿大第三大钢铁进口来源国,2023年出口额达18.7亿美元,其中高端特种钢材占比超60%。某钢企外贸经理盯着电脑屏幕叹气,他们刚签下的温哥华地铁轨道钢订单,按新税率计算成本直接上涨1.2亿元。更棘手的是,加拿大要求企业提供全链条原产地证明,连熔炉用的废钢来源都要追溯,合规成本一下子增加三成。 但加拿大显然没料到,中国的回应会来得这么快。8月2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宣布对加拿大输华油菜籽实施“全流程检疫强化”。别小看这几个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硬措施:每批次油菜籽的抽检比例从10%提高到100%,检测项目新增三种检疫性杂草,通关时间从3天延长至15天。 这记反击精准打在了加拿大的“七寸”上。加拿大是全球最大油菜籽出口国,而中国是其最大买家,2023年出口量占加拿大总产量的42%,价值高达45亿加元。公告发布当天,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价格直接跳水7%,阿尔伯塔省的农场主们炸开了锅。 有意思的是,加拿大政府还在嘴硬。国际贸易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尚帕涅在记者会上声称“加税是维护公平贸易”。但加拿大农业部长玛丽-克劳德·比博已经悄悄紧急致电中国海关总署,请求“保持沟通”。这种反差背后,是加拿大产业的严重失衡——钢铁行业贡献的GDP仅占0.3%,而农业占比达2.8%,油菜籽更是直接关系到西部四省的经济命脉。 中国的操作不止于此。商务部同步更新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申报指南,明确将“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列为申报理由。这意味着如果加拿大持续加税,中国企业可申请对加拿大相关企业进行限制。 紧接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宣布启动“全球供应链优化计划”,组织12家龙头企业与墨西哥、土耳其钢厂签订合作协议,将原本出口加拿大的50万吨钢材转向这些市场,每吨价格反而提高了120美元。 市场的反应最真实。8月第一周,加拿大钢铁企业股价平均下跌4.3%,而中国钢铁出口总额同比反而增长5.7%。更让加拿大难受的是,中国从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进口的油菜籽数量环比增长23%,完全能填补加拿大留下的缺口。 现在的加拿大有点骑虎难下。国内钢铁企业没等到预期的订单回流,反而因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农业大省的议员们已经开始向总理施压,要求尽快与中国谈判。而中国企业则在这场风波中加速转型,某钢企研发的新型耐磨钢材通过欧盟认证,订单量同比增长89%,彻底摆脱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但应对方式的高下立判。加拿大的任性加税像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而中国的精准反击则让对方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