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又出新招——签署总统令,对来自俄罗斯、中国、印度等8个国家的94名个人和5家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实施制裁。
按照乌方的说法,这些被制裁的船长和公司涉嫌帮助俄罗斯绕过西方油价上限运输石油,组建所谓的"影子船队"。但细看这份制裁名单就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而非真正有效的打击手段。
为什么说这是政治表演?
在我看来,泽连斯基此举有三个目的。首先,乌克兰在东部战场节节败退,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这时候搞个"强硬反俄"的制裁,正好转移民众注意力。
其次,西方对乌军援最近明显放缓,美国甚至暂停了部分武器交付,泽连斯基急需向欧美表忠心,证明自己还在"积极配合制裁俄罗斯"。
最后,俄罗斯40%的财政收入依赖能源出口,打击"影子船队"确实能稍微增加俄石油运输成本。
但要说真有大作用么?那确实没有。
这份制裁名单看着唬人,实则雷声大雨点小。被点名的94名船长大多是印度、中国等国的船员,他们在乌克兰根本没有资产,所谓的"冻结资产"完全是一纸空文。至于那5家俄罗斯石油公司,早就被西方制裁过一轮了,乌克兰现在不过是跟风"补刀",毫无新意。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的"影子船队"规模庞大,约有340艘油轮在运作。此前欧盟制裁了189艘都没能彻底阻断俄罗斯石油贸易,乌克兰这次只针对几家公司,能掀起什么风浪?印度、土耳其等国仍在大量购买俄油并转手卖给欧洲,形成稳定的"灰色市场",这种制裁根本伤不到俄罗斯的筋骨。
并且,制裁这件事暴露的问题比解决的问题更多。比如制裁名单里包括中国、印度这样的重要国家,尤其是中国还是乌克兰粮食的主要买家。如果这些国家反制,减少进口乌克兰农产品,本就脆弱的乌经济将雪上加霜。
更讽刺的是,乌克兰一边呼吁中国调解俄乌冲突,一边又制裁中国的个人以及企业,这种"又打又拉"的逻辑实在让人看不懂。难怪国际社会越来越质疑乌克兰的外交诚意。在我看来,这暴露出乌克兰外交政策的致命弱点——完全被西方牵着鼻子走。这次的制裁名单几乎照抄欧盟第18轮制裁,连自主创新的力气都省了。
至于欧洲会跟进吗?大概率不会
欧盟早在今年5月就制裁了189艘"影子船队"船只,力度比乌克兰大得多。现在泽连斯基跳出来"跟风",欧洲人恐怕只会觉得多此一举。更何况,德国、法国等国家已经开始推动和谈,对继续加码制裁兴趣寥寥。乌克兰这种单边行动,搞不好会被欧洲盟友视为"添乱"。
说到底,泽连斯基的制裁令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目的是对内安抚民众,对外讨好西方金主。但实际效果?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抱期望。
这种徒劳的行动反而暴露了乌克兰的尴尬处境——既离不开西方援助,又得罪潜在调停者,长期来看,只会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孤立。至于欧洲盟友,早就看透了这场戏码,不会为乌克兰的"跟风制裁"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