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采访越南,询问越南建设北南高铁的钱,从哪里来?
美媒采访越南官员,焦点就是北南高铁的钱从哪来,这项目全长1541公里,连接河内到胡志明市,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670多亿美金。
越南官员明确说了,北南高铁的钱主要靠国内解决,政府债券和地方预算打头阵,这事儿听起来挺靠谱的。
这些年越南政府一直在推动财政改革,2024年光政府债券就发行了400万亿越盾(约合170亿美元),而且特别注重延长债券期限,把平均还款周期拉到9-11年,就是为了减轻短期压力。
地方预算这块儿,越南这几年搞“去中心化”改革,地方政府手里的资金调配权越来越大,像胡志明市这种经济强市,每年的财政收入都能占全国的15%以上,让它们分摊一部分基建费用,既合理又能调动积极性。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政府债券发多了会不会导致债务危机?这纯属杞人忧天。越南的国债占GDP比重一直控制在40%以下,远低于国际警戒线,而且人家发债的钱都是实打实投入到能产生效益的项目上,不像某些国家,把钱砸在面子工程里打水漂。
至于国外贷款,越南的态度很明确:利率得能扛住,还不能带私货,这种“宁缺毋滥”的原则,恰恰体现了越南在国际合作中的底气。
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的机构不少,像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还有一些国家的进出口银行。越南完全可以货比三家,选最划算的方案。
就拿日本来说,之前一直想参与北南高铁项目,开出的条件里就包括低息贷款和技术转让,但越南愣是没松口,为啥?因为日本总想把高铁项目和其他政治议题捆绑在一起,这种“夹带私货”的做法,越南不吃这一套。
反倒是中国,虽然美媒整天鼓噪着让越南“避开中国企业”,但越南心里清楚,中国在高铁建设上的经验和技术是实实在在的优势。
就说中老铁路吧,通车两年多拉了2300万吨货,老挝从“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这种实打实的好处,越南能看不见?
所以在北南高铁的技术合作上,越南始终留着和中国合作的口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博弈智慧——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只选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
美媒揪住资金问题不放,其实暴露了它们内心的焦虑,它们害怕看到一个独立自主、经济腾飞的越南,更害怕中越合作打破西方在东南亚的传统影响力。
但它们忘了,越南人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当年美国大兵都没能让越南屈服,现在几个记者的冷嘲热讽又能掀起多大风浪?
再说了,越南这些年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一边和中国保持密切的经贸往来,一边和欧盟、美国谈自贸协定,这种“多面开花”的外交策略,让它在资金和技术引进上有了更多选择。
就拿民营企业来说,VinSpeed和Thaco这两家越南本土巨头,已经提出了各自的投资方案,愿意承担20%的自有资金,剩下的部分通过贷款解决,而且还承诺从中国、德国、日本引进技术,实现本地化生产,这种“自己造血+外部输血”的模式,比某些国家完全依赖外资的做法高明多了。
有人可能会说,670亿美元不是个小数目,越南就算家底再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吧?这就有点鼠目寸光了。
北南高铁建成后,河内到胡志明市的通行时间从30小时缩短到5小时,整个国家的物流成本能降低15%以上,沿线20个省市的土地价值能翻好几番。
更重要的是,这条高铁是泛亚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能和中国、老挝、柬埔寨的铁路网连在一起,到时候越南就成了东南亚的物流枢纽,这种战略价值,岂是几个亿的贷款能衡量的?
再说了,越南政府早就想好了后手,通过开发高铁沿线的土地,把商业、住宅、产业园区都搞起来,用土地增值的收益反哺高铁建设,这种“以地养路”的模式,中国的深圳、广州早就玩得炉火纯青了,越南照搬过来,能差到哪儿去?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媒一边质疑越南的资金能力,一边又害怕越南真的把高铁建成。这种矛盾心理,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但它们忘了,越南人从来就不是任人摆布的主儿,从抗法、抗美到改革开放,越南哪一步不是在列强的围追堵截中走出来的?北南高铁项目从2006年提出到2024年国会通过,18年磨一剑,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越南人都没放弃。
现在资金渠道越来越清晰,技术合作也在稳步推进,美媒的这些聒噪,充其量也就是给越南人提个醒:别被外部压力干扰,坚定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