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为何我国这次没有公开支持柬埔寨? 这事儿得从 2023 年洪森交权说起。那位执

为何我国这次没有公开支持柬埔寨? 这事儿得从 2023 年洪森交权说起。那位执掌柬埔寨 38 年的老首相退下来前,中柬关系铁到什么程度?自贸协定覆盖了 90% 的贸易品类,中国援建的金港高速通车后,直接把柬埔寨的物流成本砍了四成,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里,中国企业带动当地就业率翻了三倍 — 那些年的合作,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洪玛奈上台后,风向悄悄变了。这位西点军校毕业的新首相,就职典礼上干了件让外界咋舌的事:把美国驻柬大使请到前排就坐。要知道,在洪森时代,这个位置永远留给中国使节,这种安排本身就是种态度宣言。 更值得琢磨的是,他上任后的首次出国访问,绕开了东盟兄弟和中国这些传统伙伴,直奔华盛顿,跟美国签了份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备忘录,里面藏着 1.2 亿美元的 "安全援助" 条款。 去年东盟峰会上的细节更耐人寻味。讨论南海问题时,柬埔寨的发言稿里突然多了句 "依据国际法和平解决"。老粉都清楚,洪森时期向来是直接回怼那些挑事国家,这种措辞软化在外交场就是公开的转向信号。巧的是,同一个月,美国宣布给柬埔寨 5000 万美元 "司法改革援助",时间点卡得精准无比。 经济合作上的小动作更明显。中国投资 50 亿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原计划 2024 年开工,洪玛奈政府突然要求引入 "第三方监督",还特意点名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参与评估。熟悉东南亚事务的都知道,JICA 这些年的项目常带着美国的地缘算计,这步棋等于给合作安了个 "监听器"。 军事领域的操作更让人看不懂。今年初允许美军特种部队进驻磅清扬省基地,说是搞 "反恐训练",但那地方离中国援建的云壤海军基地才 200 公里。反观中柬原定的联合巡逻计划,却被柬方以 "议会审批" 为由拖了半年,至今没下文。 贸易上的变化也能看出点门道。咱是柬埔寨衣服出口的最大买家,占了 35%。可今年前五个月,柬埔寨给美国的出口关税降了 12%,对咱的衣服出口增速也慢了,才 5%,往年都能有 18%。为啥呢?因为美国说了,只要柬埔寨 “盯着点中资企业的用工情况”,就把那个叫 “普惠制” 的关税优惠再给三年。 对比老挝和泰国就很清楚。中老铁路通车时,老挝国会直接把铁路写进宪法,总理通伦带着内阁集体坐首发列车;泰国接收中国潜艇时,巴育总理亲自登艇剪彩,还用中文题了 "中泰一家亲"。这些国家用制度性安排巩固合作,跟柬埔寨的近期调整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对外合作向来讲究 "投桃报李"。2020 到 2023 年,我们给柬埔寨的援助里,八成用在民生上,建了 120 所学校、30 所医院,培训了 2 万名农技人员。但国家间的支持从来是双向的,当合作基础变了,态度自然会调整。 从洪森时期的 "全天候伙伴" 到现在的微妙距离,柬埔寨的转向背后,既有美国 "战略拉拢" 的影子,也有其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对中国来说,保持审慎不是冷漠,而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坚守 —任何合作,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