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3年后,三峡100多万人迁移,当时有山东、上海、广东、江西等11个省给她们

1993年后,三峡100多万人迁移,当时有山东、上海、广东、江西等11个省给她们选择,每人发20万安置费,连续20年每年有600元补助。上到一个月的婴儿,下到80多岁的老人,都要搬迁。 1993年,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三峡大坝,这场规模空前的大迁徙,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长江边上的人,水涨起来了,就得走。 这不是商量,是必须。上到一个刚满月的婴儿,下到八十多岁、拄着拐棍的老人,一个都不能少。 水一涨,整个库区,2座城市、11座县城、上百个集镇,都要在地图上被抹去,变成水下龙宫。生活在那儿的人怎么办?搬。 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就地后靠,往高处搬,离老家近点,还能看着那片水,想着水下面就是以前的家。另一条路,叫外迁安置。这个选择就多了,当时有山东、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江西等11个省市,都是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张开怀抱欢迎他们。 为了让移民们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国家也是下了血本。外迁的移民,给的安置补偿标准相对高一些。这笔钱不是说直接发现金,它是个综合性的补偿包,包括给你在新地方盖房子的钱、补偿你被淹掉的土地和果园的钱、还有一笔生产安置费,让你能有点本钱开始新生活。当时有政策说,每人能拿到一笔可观的安置费,而且在往后的20年里,每年还有600块钱的生产生活补助。在90年代,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啊,当时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年轻人,早就想出去闯一闯,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收拾行李的时候,脸上都带着笑。但对老一辈人来说,那真是撕心裂肺的疼。祖坟、祠堂、老宅子,那都是命根子。临走前,家家户户都要做最后一顿饭,最后一次祭祖,磕几个响头,跟祖宗们告别。有的人,用袋子装上一捧故乡的土,紧紧抱在怀里,仿佛这样就能把根带走。 船要开的时候,码头上哭声一片。那不是演戏,那是真的舍不得。这一走,可能这辈子都回不来了。脚下的这片土地,马上就要沉到几十米深的水下,永远沉睡。 重庆巫山县大昌镇的黎远藩、卢先翠夫妻俩。按政策,他们家完全符合外迁的条件,能去经济发达的省份。两口子一开始也把家里的粮食、家具都处理了,准备远走高飞。 可临走的时候,黎远藩的老母亲不干了,抱着门框嚎啕大哭:“后辈人都走了,一个都不能留下来陪我吗?”这话一出,夫妻俩心就软了。咱中国人嘛,讲究个“孝”字。啥大道理都比不上让老人安心。哥俩一商量,得,不走了,留下来,给老娘养老送终。 他们放弃了去外面世界的机会,选择了“就地后靠”。可这后靠,也不是那么容易。原来的家和田地都要被淹掉,他们分到了一块半山腰上的生荒地。没水、没电,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夫妻俩只能先搭个棚子住,然后自己动手,一砖一瓦地盖新房。丈夫当大工,妻子当小工,白天运材料、修路,晚上打着手电筒接着干。整整花了三年,一个像样的家才慢慢成形。 为了还盖房欠下的债,夫妻俩什么苦都吃。去镇上捡破烂卖钱,后来又养猪,结果亏了本。日子最难的时候,真是看不到头。 转机出现在2011年。当地政府号召发展柑橘产业。夫妻俩一咬牙,借钱入股,把一片荒山承包下来种柑橘。又是没日没夜地干,开荒、挖石头、种树苗。他们把所有的盼头,都放在了这片橘子林上。 老天不负有心人。几年后,满山的柑橘树开始挂果,给他们带来了每年超过40万的毛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年那个为了尽孝而留下来的决定,让他们在故土上,用自己的双手刨出了一片新天地。 如今,夫妻俩站在新家的山坡上,看着山下碧波万顷的大昌湖,也就是他们被淹掉的老家,心里很平静。 黎远藩夫妇的故事,只是百万移民中的一个浪花。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也都有一部奋斗史。 我们不能忘了,随着水位上涨,沉到江底的,不只是百万人的家园。还有一座座千年古城。比如有“诗城”美誉的奉节老县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刘备的白帝城托孤,都在那儿。2002年,为了不让高楼影响航道,奉节老城被定向爆破,8秒钟,千年古城化为尘土。 还有张飞庙,一座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被小心翼翼地整体搬迁到了上游。更有创意的,是白鹤梁。那是一道天然石梁,上面刻满了1200多年来的水文记录,是个“水下碑林”。为了保住它,专家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水下40米处,给它建了一个“无压容器”,也就是一座水下博物馆。我们今天还能隔着舷窗,潜到水下去亲眼看看古人留下的印记。 这些,都是为了那个大工程付出的代价。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背井离乡的移民们,生活怎么样了? 去到外省的那些人,大部分已经彻底融入了当地。他们的孩子在上海、广东、山东出生长大,说着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家乡对他们来说,只是父母口中的一个遥远的故事。生活条件确实改善了,见识也广了。很多人后来都感谢当年的那次搬迁,让他们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评论列表

朱可
朱可 34
2025-07-26 07:37
上海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吃水不忘挖井人 回复 07-27 04:56
忠县移山东潍坊报到

用户18xxx36
用户18xxx36 32
2025-07-26 10:19
三峡总投资才2000多亿,每个移民就20万,每年还补贴,恐怕移民的钱都不够。
青山绿水
青山绿水 24
2025-07-26 10:01
不是所有人吧,哪些安置到龙村的,估计也就给你建一栋房子
缘来是你
缘来是你 23
2025-07-26 10:11
小便,你确定每人发20万?
康宁
康宁 12
2025-07-26 08:18
最好的选择还是留下来
用户16xxx33
用户16xxx33 3
2025-07-27 14:44
上海金山的最爽了,每家还分的地
秋天
秋天 2
2025-07-27 18:12
签外地的有点难搞,有房安置,没地埋葬[静静吃瓜][静静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