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增援的红军城现在已经变成了俄军的游猎场!凡是落单的乌军,只要被俄军发现,就会遭到远程火力轰炸!俄军的飞手甚至可以近距离操控重型无人机对乌军士兵投掷小型航弹!而乌军方面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手段,看来红军城不会变成第2个巴赫穆特了,乌克兰不仅兵员枯竭了,他们的士气也已经崩盘了! 俄军的无人机这阵子真是肉眼可见地“长个儿”。视频里炸飞整栋房子的场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绝非普通迫击炮弹的威力。那是重型无人机带的小型航弹才能有的效果。这种无人机载弹量比之前翻了倍,飞行高度还能压得更低,躲过乌军不少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拦截。 更要命的是旁边那架负责录像的小家伙。像素高得能看清乌军士兵的头盔编号,这可不是一般的民用改装无人机能做到的。业内人都知道,这种画质只有光纤无人机能实现。 信号通过光纤传输,不怕被干扰,延迟还极低。这意味着操控无人机的俄军飞手,很可能就在十几公里外的隐蔽点,实时看着画面调整攻击角度。 乌军在视频里的反应,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绝望。既没有像样的防空火力反击,也没有快速转移的动作,就那么眼睁睁看着炸弹落下来。不是他们不想动,是真没能力动。 援军被俄军的炮火拦在城外三天了,随身携带的防空导弹早就打光了。手里那几杆步枪,对着天上的无人机,跟烧火棍没多大区别。 有人说这会是第二个巴赫穆特,但现在看,红军城的乌军撑不了那么久。巴赫穆特当初能守半年,靠的是源源不断的援兵和西方援助的重武器。现在的红军城,西边的补给线被俄军装甲部队掐断快一周了。美国承诺的那批“毒刺”导弹,还在波兰的仓库里没启运。 乌军的士气早就绷不住了。最近被俘的士兵里,有三分之一是主动走出掩体的。他们说在阵地上待着,比死还难受。白天不敢冒烟,晚上不敢开手电,连咳嗽都得捂着嘴。俄军的无人机不分昼夜地在上空盘旋,那种“被盯着”的感觉,能把人逼疯。 俄军这边倒是越打越顺手。他们把重型无人机和光纤侦察机搭配使用,形成了“发现即摧毁”的链条。上个月在哈尔科夫,这种战术就已经小试牛刀,摧毁了乌军三个弹药库。现在用到红军城,不过是把成熟的打法再复制一遍。 乌克兰的兵源早就见底了。征兵办公室连50岁以上的男性都开始登记,前线士兵平均训练时间从三个月压缩到了两周。这样的新兵蛋子,面对俄军这种体系化的无人机战术,能撑住才怪。 西方的援助也没了当初的爽快。欧盟上个月承诺的20亿欧元军援,到现在只到账了不到三成。德国的“豹2”坦克,交付数量比计划少了一半。不是不想给,是他们自己的库存也快空了。 红军城的陷落,可能就在这几天。这不是单个据点的丢失,更像是乌军防线整体崩溃的信号。当一支军队连基本的防空和机动能力都没了,当士兵连抬头看天的勇气都消失了,任何抵抗都成了徒劳。俄军现在要做的,不过是慢慢清理战场而已。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