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个女老板,发现车间温度能高达40多度,风扇吹得都是热风,影响到生产进度,可停工又不行。 面对这个两难的局面,这位女老板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她让工人们每天早上四点半就来上班,一直干到十点半下班。 除去中间吃饭的时候,相当于把工人们干活的时间,缩短到了6个半小时,同时还会安排食堂,专门准备些凉绿豆汤之类的。 看起来这个办法,倒是挺不错的,既避免了停工带来的损失,又照顾到了工人的健康,但仔细想想,这里面的问题也不少。 就比如上班的时间,就算现在是夏天,天亮的时间比较早,但4点多的天估计还是黑的,工人过来的时候,这路上保不齐会发生什么意外。 如果家离得比较远的话,可能还要提前出家门,而且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掉,那就是车间里没有专业的设备来降温。 像这种情况,完全就是靠着工人硬扛,用“治标不治本”这句话来概括,还是非常贴合的。 真正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给车间安装必要的降温设备,把高温补贴发到位,人们需要的不是老板的“小恩小惠”,而是一个真正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当然,这位老板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非常难得了,尽管是担心生产的问题,但起码真的有为工人考虑。 像某些工厂,那完全就是不把工人当人看,任由高温侵蚀着工人的身体,至于作为领导的他们,则坐在空调室里舒舒服服的。 什么时候那些企业主,能够把改善工作环境,当成和购买生产设备一样重要的投资,才算是个合格的企业家。 与其在这些“小聪明”上下功夫,不如实实在在地解决根本问题,也只有真正把员工当人,员工才真会把企业当家,好好的去对待它。 毕竟,在高温下工作的工人们,他们也是别人的父母、子女,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对于这件事,您是怎么看的呢?您觉得这位女老板的做法值得推广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