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出口歼35A泡汤?印度媒体突然爆料:中方要求十分苛刻! 这些要求包括:战机维修必须由中国技术人员盯着、飞机电脑里要装不能拆的定位芯片、巴基斯坦不能随便改装飞机。 要知道,隐形战斗机是一个国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之一,就像苹果手机不会随便把芯片设计图给别人一样,中国当然也要防止核心技术泄露。 在国际军火交易中,对高端武器设置技术限制是普遍做法,美国向盟友出售F-35时,不仅要求所有维修数据传回本土,还禁止他国自行维修发动机,俄罗斯向土耳其出口S-400时,同样限制土方接触雷达核心技术,中国对巴基斯坦提出类似要求属于行业惯例,并非刻意设置障碍。 巴基斯坦空军目前依赖"枭龙"和老旧F-16,而印度已列装法国"阵风"战机,并正在推进国产隐形战机项目,这一背景下,巴方引进歼-35A对维持空中力量平衡具有紧迫性,否则将在未来空战对抗中处于劣势。 但问题在于,如果完全按中方的条件来,巴基斯坦可能会觉得"受限制",修飞机要等中国工程师来,想改点东西还得先打报告,这多少会影响他们的自主权,而且,印度媒体这么一炒作,巴基斯坦国内可能也会有人质疑:"我们是不是太依赖中国了?" 印度媒体的报道时机很有意思,最近,巴基斯坦正跟美国谈F-16升级的事,而中国也在向中东国家推销歼-35A,如果中巴这笔交易真黄了,对中国战机的国际销售可能会有影响。 另外,印度自己也在搞国产隐形战机,这时候放出"中国条件苛刻"的消息,多少有点给自己军工行业打广告的意思——潜台词是:"看,买中国的飞机多麻烦,不如等我们的!" 目前中巴双方都没正式确认谈判受阻,所以还不能下定论,但这类高端武器买卖从来不是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涉及技术保密、政治信任甚至国际战略。 中国可能会调整一些条款,比如允许巴基斯坦在特定情况下自主维修,或者在后期逐步开放更多权限,而巴基斯坦也得权衡——是要完全自主但可能买不到更好的战机,还是接受一定限制但能快速提升空军实力? 印度媒体的报道,看看就好,别全信,他们一向喜欢炒作"中国威胁"或者"中巴矛盾",但现实中,中巴军事合作一直很紧密,比如"枭龙"战机就是两国一起研制的。 对中国来说,卖歼-35A不仅是赚钱,更是扩大国际影响力,如果条件太严,可能把客户吓跑,但如果太松,又怕技术泄露,所以,最好的办法可能是"灵活对待不同客户",像巴基斯坦这样的老伙伴,可以适当放宽要求,而对新客户,则可以严格一点。 对巴基斯坦来说,完全依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好事,他们可以学印度"东买西买"的策略,同时也要加大自己的研发投入,毕竟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 最后,这种新闻背后往往有政治目的,印度想挑拨中巴关系,中国则需要更透明地解释自己的立场,别让外界误解成"技术霸权",毕竟,做生意讲究双赢,军火买卖更是如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