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强调, 菲律宾将坚定不移地拒绝任何试图削弱裁决和国际法的行为。她

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强调, 菲律宾将坚定不移地拒绝任何试图削弱裁决和国际法的行为。她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继续拒绝具有约束力的仲裁裁决,并在以修正主义、利己主义的方式解释和应用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掩护下,坚持采取非法、胁迫和侵略性的行动。” 南海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起,中国渔民已在该海域作业,历代通过行政管辖、海军巡逻等方式管理南海诸岛。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划定十一段线,宣示主权;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调整为九段线,延续权益主张。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日本归还侵占的南沙、西沙群岛,中国于1946年恢复实际控制。然而,周边国家的领土诉求打破了平静。菲律宾依据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等划定领土,东部边界未涵盖南沙群岛,却在1970年代起派兵占领部分岛礁,与中国形成争端。 中菲在南海的摩擦由来已久。1974年,中国与越南在西沙群岛交锋,收复全境并建军事设施。1988年,中越在南沙赤瓜礁冲突,中国维护了主权。这些事件虽未直接涉及菲律宾,却加剧了地区紧张气氛。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挑战中国“九段线”主张。2016年,仲裁庭裁决否定中国历史性权利,称南沙岛礁无专属经济区资格。中国当即声明不接受裁决,称其为“政治闹剧”。2025年,仙宾礁成为新焦点,中国与菲律宾在此展开激烈对峙,互指对方挑衅,进一步推高冲突烈度。 2025年7月14日,菲律宾外长拉扎罗公开指责中国拒绝仲裁裁决,以“修正主义”和“利己主义”方式行事,威胁国际法权威。此次表态针对近期中菲在仙宾礁、仁爱礁的海上对峙。2024年8月,中菲船只在仁爱礁补给行动中发生碰撞,2025年4月,仙宾礁“旗帜战”更让局势白热化。拉扎罗强调菲律宾将“坚定不移”维护裁决,实则反映其在主权诉求受挫下的强硬姿态,同时寻求国际支持以制衡中国。 中国始终主张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1992年《领海及毗连区法》重申这一立场。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和平解决争端。但对于菲律宾的仲裁行动,中国认为其违反双边协商原则,仲裁庭无权管辖主权争议。面对拉扎罗的指责,中国通过加强海警巡逻、升级岛礁设施等方式,坚定维护领土完整,强调问题应通过谈判而非外部干预解决。 南海不仅是中菲博弈的舞台,也牵涉大国利益。美国虽非直接当事国,却通过“自由航行”行动和美菲军演介入,2025年巡航频率增加,力挺菲律宾立场。东盟内部则立场分裂,越南支持菲律宾,柬埔寨倾向中国,难以形成统一应对。菲律宾向联合国提交报告,试图扩大国际压力,但因大国分歧未获实质成果。国际法在此成为各方角力的工具,而非解决争端的钥匙。 南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每年约3.4万亿美元贸易额途经此地,占全球海上贸易五分之一。海底蕴藏约110亿桶石油和19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是各国觊觎的资源宝库。菲律宾依赖南海渔业和能源,中国则视其为海上生命线,美国关注航行自由,三方利益交织使争端复杂化。 拉扎罗表态后,菲律宾加强海军巡逻,与美日举行联合军演,试图以军事合作威慑中国。中国则通过海警行动巩固控制,双方在仁爱礁等地持续对峙。2025年8月,中菲同意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探讨资源开发合作,避免冲突升级。然而,菲律宾国内对妥协不满,抗议声浪高涨,显示和平路径面临阻力。 南海争端短期内难解。菲律宾倚靠国际法与盟友支持,中国坚持主权与双边谈判,双方分歧根深蒂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成缓解之道,如印尼与中国在纳土纳群岛的合作范例。但若大国博弈加剧,或某方采取冒险行动,局势可能失控。和平与冲突的天平仍在摇摆。

评论列表

灯芯做的眼晴
灯芯做的眼晴 4
2025-07-15 19:21
航母太少了, 当南海有三艘航母时。 中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