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男生高考考了575分,距离父母要求的985、211院校相差甚远,被父母停水停电。男生一气之下竟离家出走,不料,他想回家时,发现门的密码锁更换了。男生无奈找来调解员帮助,可他的父亲直接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并给了男生三个选择,要复读,要么去打工,要么待在家里守规矩!
信息来源:读嘉新闻2025年7月9日报道
故事得从他高中阶段说起。
小凯,是长沙长郡中学2025届物理类毕业生,高一高二时还拿过省级物理竞赛奖、年级前100名,师生都管他叫“清北苗子”。
可高二那会儿,他开始迷上手机游戏,白天早自习偷偷跑厕所刷抖音、晚自习精神游离,半夜还要熬夜看视频。
父母实在看不下去,先是让他签了份“买手机后好好学习”的书面保证,没想到第二天照样玩到断片。
实在忍无可忍,父亲一怒之下把手机抢回家,还当众拿锤子敲碎。
没了手机,小凯就发飙了:把家里的桌椅砸烂、剪断空调电线,甚至写过遗书,说要以死相逼,吓得邻居都来劝架。
后来父母一边抢修好空调,一边心想:总不能让他一直这样糟蹋自己吧。
到了高考那阵子,小凯仍旧凭借以前打下的基础,考出了575分。
比湖南一本线高出60多分,但在他班里算成绩垫底。
父母虽然松了口气,觉得至少能上一本,可他们原本的目标是985、211,哪怕575分已经不错,也被视作“差了一大截”。
于是,父母采取了极端手段:家里水电网全断,空调天然凉风都没得吹。
大夏天里,男孩连杯凉水都不好意思要。
忍了几天,小凯终于爆炸,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带着行李箱和那份已经打好的第一志愿填报表,他跑到街头住旅馆。
可人跑不了心情,一边怕热、一边急着给父母打电话想和好,结果人家一句“自己想办法”就把他挂断了。
回到家楼下,他还没想好怎么要生活费,没想到,门锁早被换成密码锁,输入以前的密码一颗键都不亮。
这一刻,他心里真是“凉透”了。
走投无路,小凯联系上了当地调解员,三个人一起去见他父亲。
调解员好言相劝,可父亲板着脸:“规矩不立,哪来家教?你就别再打电话了。”
他丢给小凯三个选择:要么自己掏钱复读,要么赶紧去县城或长沙打工,父母只包吃住,不再管学费;要么继续住家里,就得守时上交手机、早睡早起,规规矩矩。
不管选哪条路,父母都不会再帮他出学费,也不抱任何指望。
说实话,这三个选项里,哪条都不容易。
复读要自筹学费,跑去打工,一个月顶多三四千块,想攒够复读不容易。
留在家里,意味着每天被家规束缚,手机都不敢多碰一秒。
小凯愣在原地,眼眶都红了,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
事件传开后,有网友说:“575分能上一本不香吗?父母咋就那么神经质?”
也有网友说:“孩子不学无术,这种狠心管教也是为了他好。”
可不管怎么看,大家都看出一个共识:当初他成绩那么好,大家都对他期望很高,可当他自己“翻车”后,却被逼到无家可归的尴尬地步。
其实,这场“拔尖生变街头少年”的戏,也反映当前不少家庭的教育困局:一边是父母对名校的执念,一边是孩子遇到挫折后的抵触。
小凯的父母精心栽培他、报班、请家教,砸了不少钱,可当孩子出了岔子,又急不得又狠不下心。
最后用停电断网这种“极端手段”逼他“清醒”,结果把亲子关系推到悬崖边。
目前,小凯表示愿意复读或选个好专业。
但父母的态度还是强硬,复读学费自理,待家里就要守家规。
我觉得,小凯的父母就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告诉他,是他自己耽误了自己,要付出代价。
而他们最想要的是孩子改过自新的决心,绝对不是那点学费的问题。
如果小凯下决心复读,并不再沉迷手机,我相信他的父母愿意帮助他的。
做父母的是真不容易,无奈很多小孩还不能体会父母的心酸,往往懂得的时候,父母已经老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