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才猛然惊醒,中国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对手…… 特朗普刚上台时,满脑子想法就是用“贸易战”让中国乖乖投降。他把关税税率调高一波又一波,从最开始的25%,到最巅峰时期的145%,仿佛只要全面围堵中国,这样就能压垮中国经济,让美国重新伟大,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借口是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可结果呢?2017年他上台前,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3752亿美元,到2025年他下台时,这个数字不但没降,反而升到了3829亿美元。 特朗普说加征关税是为了让制造业回流,增加就业。但数据不会说谎,2022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是1298万人,到现在反而降到了1280万人。关税不仅没带来就业,还推高了美国的物价。 2025年4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3%,普通老百姓买东西更贵了。美国企业也叫苦连天,关税增加了他们的成本,破坏了全球供应链,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更难竞争。 最惨的是美国农民。中国是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2018年贸易战爆发后,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大豆出口额暴跌75%,价格也跟着跳水。美国政府不得不拿出120亿美元补贴农民,但农民们说“要市场不要补贴”,因为补贴根本弥补不了失去中国市场的损失。特朗普的政策让美国农民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 反观中国,不但没被打垮,反而越挫越勇。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经费达到3.61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20%多。 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禁止购买美国技术,但华为硬是自己研发出了麒麟芯片。2023年,华为推出Mate60系列手机,搭载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标志着中国在5G芯片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现在,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又回到了17%,成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 中国还通过区域合作,减少对美依赖。2022年1月,RCEP正式生效,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建立了更紧密的贸易关系。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63万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了9.4%。 这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云南的鲜花通过RCEP的快速通关政策,从采摘到送达东南亚市场只需要几个小时,损耗率大大降低。尤其是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的橡胶、木薯等农产品可以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的电动汽车也在泰国建厂,帮助当地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更是一骑绝尘。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连续8年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比亚迪的海狮07电动车,续航比美国福特的“电马”多出100公里,价格却便宜6000多美元。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彻底改变了汽车市场的格局。 中国经济的韧性还体现在内需上。2019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即便在贸易战期间,中国GDP增速依然保持在6%左右,2019年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在优化,不再依赖出口,而是靠内需和创新驱动。 现在回头看,特朗普的贸易战不仅没打倒中国,反而让中国变得更强大。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研发能力,还有像RCEP这样的区域合作平台。这些优势让中国在全球经济动荡中保持稳定,也让美国意识到,中国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对手。 正如美国《国会山报》所说,美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优势的无知,正在让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特朗普的贸易战,最终成了他自己的“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