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谈不拢就加税!特朗普亲自上场,对石破茂的称呼都变了,中方对此早有布局。 离关税大

谈不拢就加税!特朗普亲自上场,对石破茂的称呼都变了,中方对此早有布局。 离关税大限不到一周,特朗普突然亲自出马,放话要对日本加税至30%甚至35%,同时还在接受采访时,刻意回避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名字,改口叫他“亲爱的日本先生”。这种称呼的变化背后,是七轮谈判未果的尴尬现实。 日本方面态度强硬,石破茂明确表示 “美国对汽车等产品征收关税绝对不可接受”,并强调日本不会牺牲农业利益。 而美国的诉求直指贸易逆差,要求日本扩大农产品进口、开放汽车市场,双方在核心议题上的分歧始终难以弥合。 这场博弈的背后,是日本国内复杂的政治经济生态。石破茂内阁支持率低迷,仅 30% 的支持率让他在谈判中不敢轻易让步。 日本农业团体的反对声浪尤为激烈,自民党内部警告 “染指大米将导致政府垮台”。 历史上,日本农民运动曾通过大规模抗议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如今这种压力依然存在。 汽车产业同样是日本经济的命脉,今年 5 月日本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同比下降 24.7% 和 19%,每小时损失高达 100 万美元的现实,让日本车企难以承受关税之重。 野村综合研究所测算,美国关税可能导致日本 GDP 下降 0.59%,这对本就疲软的日本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相比之下,中国的应对策略显得更为稳健,我们没有采取 “以硬对硬” 的对抗,而是通过强化 RCEP 框架内的多边合作,悄然构筑起 “避险带”。 RCEP 生效三年来,区域内 90% 以上的货物贸易逐步实现零关税,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对 RCEP 成员国进出口达 9.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4.5%,其中与东盟贸易额增长 9.4%。 这些案例显示,中国正通过细化规则、优化服务,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美国的关税大棒不仅冲击了美日关系,也给全球产业链带来连锁反应。特朗普政府推行的 “对等关税” 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 40%,汽车产业首当其冲。 墨西哥汽车经销商协会指出,美国关税违反美墨加协定,可能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倒退。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单边主义做法破坏了国际贸易规则,世界贸易组织预测 2025 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可能降至 - 0.2%。 而中国通过 RCEP 等机制,推动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比从 2021 年的 64.5% 升至 2023 年的 66%,在全球贸易萎缩背景下展现出强大韧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反噬自身。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关税后,美国新车均价预计上涨 3500 美元,中低收入群体购车需求可能下降 25%。 农业州的不满情绪也在蔓延,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重要出口市场,关税战导致美国大豆、玉米等对华出口锐减,这直接影响到特朗普核心选民的利益。 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不得不考虑选民态度,近期释放的 “关税松口” 信号,正是这种政治压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