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说中关键:“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所以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都想错了!” 这位俄罗斯专家的话确实点中了某些国家的思维误区,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中国对抗西方的“战略屏障”,但实际上,中国的外交政策从来不是建立在“拉帮结派”上的。 中国一直强调“结伴不结盟”,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但这不是军事同盟,更不是要一起对抗谁,而是要合作共赢。 就说中俄贸易吧,2023年双边贸易额确实涨到了2401亿美元,听起来挺热闹,但占中国外贸总额才3%!顶多算个“补充选项”,根本不是什么战略依赖!反倒是东盟,2023年占中国外贸总额15.9%,欧盟占13.2%,这才是真正的“大户”。 俄罗斯确实是中国第二大原油供应国,但中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占比也不低啊。2023年伊朗90%的原油都卖给了中国,每天能赚1.5亿美元。 可中国原油进口量太大了,日均1130万桶,伊朗那184万桶也就占16.3%。中国还有沙特、伊拉克、阿曼这些“备胎”,就算伊朗哪天闹脾气断供,中国也能从其他地方补上。 当年中苏关系闹得最僵的时候,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中国也没怕过,反而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路。现在俄罗斯想当“屏障”,可中国和欧洲的合作根本没停过。2023年中德贸易额2979亿欧元,中国连续七年是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如果中国真把俄罗斯当“屏障”,会这么卖力和欧洲做生意吗?答案不言自明! 伊朗那边也是一样。中伊2023年贸易额146.6亿美元,中国对伊出口以机电设备为主,进口原油。可伊朗总觉得自己捏住了中国的“能源命门”,2024年初还停了对中国的原油供应,结果中国进口量跌到11个月低点。可万万没想到,中国转头就从沙特、阿联酋多进了点油,日子照样过。 俄罗斯和伊朗的错觉,其实是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就像下棋,讲究的是全局布局,不是靠某个“棋子”定胜负。中国的“结伴不结盟”政策,说白了就是广交朋友,但不绑在一棵树上。 现在,一带一路都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了,上合组织里和俄罗斯、中亚国家合作搞能源转型,和土耳其、埃及签新能源项目,和谁都能聊两句,但不会特地和某个人勾肩搭背、拉帮结派。这种玩法,还需要靠谁当“屏障”吗? 说到底,中国的“结伴不结盟”政策,就是要告诉全世界:我交朋友,但不站队;我合作,但不依附。 俄罗斯和伊朗要是还抱着“中国需要我”的想法,那真是错得离谱。中国就像个大商场,谁来买东西都欢迎,但您要是觉得自己是商场里唯一的卖家,那可就太天真了。大商场里啥没有?您不卖,自然有别人卖。这就是中国外交的智慧,也是俄罗斯专家那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