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军遮遮掩掩的高超音速导弹,终于被发现又在抄中国的作业!不过就是中国在15年前就

美军遮遮掩掩的高超音速导弹,终于被发现又在抄中国的作业!不过就是中国在15年前就已经搞定的DF-21D翻版,性能甚至还不如中国的DF-21D,美其名曰高超音速,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然而种花家几经验证,发现这破玩意儿还不是类似DF-21D的产品,而是还要低几个数量级的火箭炮! 6月30日,美媒报道称美国陆军正在开发一种“Blackbeard”的廉价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能以高超音速与数百英里外的目标交战,这种导弹与无人驾驶发射车将会一起开发,不过也能装在M142 高机动性火炮火箭系统 (HIMARS) 发射器中发射。 报道称“Blackbeard GL不是远程高超音速武器 (LRHW) 的替代品,而是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能达到精确打击导弹PrSM的80%性能。据公开数据PrSM是一种战术弹道导弹,目前正在开发的Increment 2安装了双模导引头,能打击陆地与海上的移动目标。 Increment 4版本则是将310英里(500公里)射射程提高到620英里(1000千米)。TWZ的报道称称,Blackbeard的射程大概在500英里(800公里)左右,报道特别提到了其廉价性,是一种低成本的战术导弹的低成本高超音速导弹打击方式。 美军高成本的高超音速导弹都没开发完,怎么现在就能开发出低成本的高超导弹了?所以种花家就去翻了这种被命名为“Blackbeard”的导弹,结果真是大跌眼镜,原本种花家认为可能“Blackbeard”是一种类似于DF-21D的导弹,也就是中国在在2010年前后形成战斗力的“弹道导弹打航母”技术。 这个模式大家应该都有了解,一个全球监测航母以及大型水面舰艇的中低轨道的星座架中继数据链,DF-21D发射后,在重返大气层前再更新一次末端数据,出黑障后再以自身的雷达搜索并锁定攻击的一种导弹。末端速度可以超过10马赫+,非常难拦截,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也就20分钟不到,打击航母的效率非常高。 再往后DF-17这类真正的高超音速导弹装备,末端可以提供高超音速滑翔,机动范围很大,拦截难度更高,打击航母的方式又增加不少。如果这种“Blackbeard”的导弹事类似于DF-21D的话也算是一种相当有技术难度的武器,但是种花家经过仔细甄别后发现,这特么就是火箭炮打移动目标的美国版。 因为这种导弹无论是气动布局还是大小,以及描述的打击模式,完全就是中国央视在2018年报道过打击移动目标的火箭炮。当时种花家还分析了其制导模式,比如用简易火控系统,接受侦察无人机不断给出的目标坐标,弹载惯性导航修正弹道命中移动目标。 这种对于船舶之类的大型目标这种方式打击还是非常有效的,不过对于陆地移动的目标打击难度就比较高了,比如移动的坦克以及装甲车这类目标,这个数据链更新可能赶不上目标最新机动数据,可能需要弹载制导系统来实现,雷达类的难度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红外与光学制导可能成本更低,要是再加个激光制导基本就解决问题了。 火箭炮上再加个AI图像分析,这个低成本的制导就解决了,然后往火箭弹上一装,就成了所谓的低成本高超音速导弹,要种花家看啊,这个高超音速都不达标,因为种种火箭炮就一标准的弹道飞行,800公里的射程,最高速度也只有2.5千米/秒,低空稠密大气会严重降低速度,末端能达到1.5千米/秒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这玩意儿是速度也够不上高超音速,打击模式也只是简易的制导方式,要论装备的先进性,中国在2018年就有打移动目标的火箭炮了,落后了7年,不过应该还不止,央视公开是7年前,装备时间应该远早于2018年。要是按DF-21D的打击模式看,那更是在15年以前,当然大家也必须要了解下,美国的所谓低成本打击的“Blackbeard”高超音速导弹已经整整落后15年了。 近些年来美军抄袭中国的武器很多,比如PL-15,当年就是忽悠中国的AIM-120D是双脉冲空空导弹,结果中国真搞出双脉冲发动机的PL-15了,美军心急慌忙在2016年上马AIM-260,结果到现在还在测试。 还有个案例是F-47,有网友描述就是没有鸭翼的J-20,在J-20出来的那几年里那个鸭翼一直被诟病,被各种喷,现在美国的六代机上出现了鸭翼,这下没人说了!不过中国的六代机早就跳脱了鸭翼这个问题,简单一点说就是中国六代机气动布局已经超过美军至少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