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社5月27日那篇火药味十足的报道,直接把德国怼到了墙角。俄罗斯杜马议员撂下狠话:柏林最好算清楚,伊斯坎德尔导弹从加里宁格勒飞到德国国会大厦的时间,可比德国“金牛座”导弹打到莫斯科快多了。潜台词明晃晃的——敢动手?俄军的导弹绝对先一步把柏林变成烟花秀现场。 德国“金牛座”巡航导弹射程500公里,能钻透6米厚的混凝土,确实是个硬茬子。但俄方敢放话“更快打到柏林”,靠的是伊斯坎德尔-M的10马赫极速——从俄本土发射,5分钟就能让柏林地标变成废墟。这波隔空叫板看似比谁家导弹飞得快,实则是俄德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死结越缠越紧。默茨政府放开援乌武器射程限制那一刻,就等于往普京的雷区扔了颗手雷。 俄方发言里那句“德国没认清现实”,听着耳熟吗?1941年纳粹德国闪击苏联前,斯大林也收到过类似警告。如今角色互换,俄罗斯搬出二战受害者的悲情牌,德国则被塑造成“新纳粹纵容者”。这种叙事在俄国内好使,但欧洲人早看腻了——毕竟德国现在连军队凑齐60万发子弹都费劲,哪来的本事“威胁俄罗斯”? 默茨嘴上喊着“不设限援乌”,转头又对“金牛座”导弹交付支支吾吾。这种精分操作暴露了德国困境:既怕得罪国内反战选民,又怕被盟友骂绥靖。朔尔茨当年死活不敢给的远程导弹,现在成了默茨手里的烫手山芋。更讽刺的是,德国军火库里有300多枚“金牛座”因年久失修根本不能用——就这还想吓唬俄罗斯? 法国忙着在非洲撤军,英国经济快被通胀压垮,美国大选让援乌成了悬疑剧。德国这时候跳出来当“反俄急先锋”,活像班里唯一交作业的乖学生——可惜这次作业题目是《如何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连波兰都开始偷偷和莫斯科眉来眼去,柏林还在一本正经地念“集体防御”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