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4年春,湖南一老农在河边放鸭子。忽然,一向安静的鸭子像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不

1984年春,湖南一老农在河边放鸭子。忽然,一向安静的鸭子像是受到了什么刺激,不停地在水中打转、翻滚,安静下来之后嘴上亮晶晶的玩意,待老农看见后脸色大变。 湖南西部的山村里住着个养鸭老汉陈丙安,祖上三代都靠养鸭子过活。 1984年开春那会儿,他像往常一样赶着鸭群到村口小河沟里放养。 那天早上河面上飘着薄雾,鸭子们在水里扑腾得正欢,谁也没想到这群扁嘴鸭子会闹出件大事。 太阳刚爬到树梢那会儿,七八只鸭子突然发了疯似的在水里打转。 老陈头蹲在岸上抽旱烟,眯缝着眼睛瞅见领头那只公鸭一头扎进水里,扑棱着翅膀叼上个亮晶晶的玩意。 这鸭子平日里最听话,这会子却跟中了邪似的,死活不松嘴。 老汉抄起根竹竿想把那东西挑出来,哪知这鸭子扭头就往深水区钻。 眼瞅着鸭子脖子被卡得直抻,老陈头急得脱了草鞋就往河里蹦。 折腾了大半个时辰,鸭子没逮着不说,手背上倒被抓出好几道血印子。 直到日头偏西,那鸭子才翻着白眼漂上水面——硬是叫那石头疙瘩给噎死了。 回家拿菜刀剖开鸭脖子,老陈头才看清那东西的真面目。 鸡蛋黄大小的石头块,里头透出六棱柱的晶纹,对着日头一照直晃眼。 他猛然想起小时候听爷爷说过,后山上有老辈人挖到过夜明珠。 虽说老伴儿骂他老糊涂,老汉还是把石头裹了三层油纸,托进县城赶集的亲戚捎去北京。 三个月后邮递员送来个蓝皮信封,里头白纸黑字写得明白:这是颗4.6克拉的金刚钻! 地质博物馆的专家连夜坐火车赶过来,当场数给老陈头六千块钱现钞。 那年头万元户都是稀罕物,这笔横财够在村里盖三间大瓦房。 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没两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县里干部带着大红花来道喜,省城报社的记者扛着照相机来采访。 原先笑话老陈头犯傻的村民,现在都扛着镢头满山转悠,恨不得把后山翻个底朝天。 可惜再没第二个人有这运气,倒是村里小卖部的铁锹卖断了货。 靠着这笔意外之财,老陈头给闺女置办了体面嫁妆,风风光光嫁进了县城。 那只倒霉催的鸭子被做成标本,连带着钻石照片挂在村委会墙上当招牌。 打那以后,村里放鸭子的都爱往河沟深处赶,指不定哪天又能撞大运。 要说这石头后来的去处,北京地质博物馆给起了个名号叫"鸭宝钻",在矿物展厅摆了整十年。 2005年湖南卫视做改革开放专题,还专门派人来拍过纪录片。 老陈头前些年已经过世,他孙子去年清明上坟时念叨,说县里要搞旅游开发,打算把那截河沟圈起来当景点。 这事说来也巧,就像老话讲的"运气来了挡不住"。谁能想到鸭子吞石头能吞出个金疙瘩? 如今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上了岁数的还时常拿这事下酒,都说老陈头那是祖宗积德,该着他们老陈家时来运转。 那只噎死的鸭子要是有灵,估计得在阎王爷跟前讨功劳呢。 信息来源: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官方网站《馆藏珍品记录》 《潇湘晨报》2005年11月特刊《改革开放中的民间记忆》 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学通识》教学案例库 湖南卫视《故事湖南》栏目组采访素材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