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关于 四姑娘山一游客疑因高反身亡男子在四姑娘山旅游时遇难 这件事,前面我看到了

关于 四姑娘山一游客疑因高反身亡男子在四姑娘山旅游时遇难 这件事,前面我看到了老师发了一个8分多钟的视频介绍。内容很专业,但是可能有些太细节了,此外就是很多人看了以后被吓到了,说以后不去高原了。[裂开] 其实事故发生的地点,海拔只有3200米,还是比较入门的高海拔。我简要说一下我对高反的理解、建议和一些实操的要点吧。

首先这次的地点大概在3200米海拔,是个什么概念呢?

比如说我们汽车企业经常要去做高原试验。第一步我们先飞到格尔木,格尔木的海拔大概是2800米,然后我们开车在昆仑山的测试道路,最高处是4780米。继续向前,到可可西里观察点,是4800米左右。而且这三个海拔可能是在48小时内从上海的海拔4米一口气上来的。

再比如,我们在四川康定试驾凯迪拉克xt5,康定是2600米,雅拉山口-加尕措垭口,塔公草原这一线,最高是4400米。

所以,3200米对于在山区旅行来说,是一个偏高,但是相对还是比较平和的海拔。

尤其是这几年四川地区自驾非常流行,风景也是美不胜收。对高原的正确认识,我觉得很重要。

首先,如果你没去过高原,那么清楚的告诉你,任何人都有可能高反。健壮与否、年轻与否、胖瘦与否、心肺功能强健与否和是否高反没有直接联系。记住这个就可以了,如果你是第一次去高原。

其次,高原反应的类型有很多种,我自己体验下来最显著的还是血氧,建议你带一块有血氧功能的智能手表。我那年半夜飞到格尔木2800米,当晚没睡好第二天5点起床,监测的血氧值就下降到了92-95%,轻微头疼。开车过4000米后,血氧最低值下降到85%,行动开始迟缓,不想动。到4750的时候,血氧最低到77%,就是瘫在副驾,能聊天,能动动,但是已经开不了车下不了车走了。

这就是大概高反的感受,听起来很吓人对吧。

但是到了后马上就下来,回到格尔木,第二天在格尔木基本上就很顺畅了,然后照样穿越昆仑山脉,基本上就比前一天能提上来至少8%。所以说,前一天这么糟糕的反应,主要是12小时内就给你直接从4米海拔给拉到4750米。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你是旅游,到了一个地方,手表的血氧日常监测值,至少要在85%以上,最好是92%以上。低于85%,该休息休息,该吸氧吸氧,缓和一段时间。高原旅游没有这么可怕,但最怕的是硬来。所以不要有执念,不要有特种兵式旅行计划,要怂。

第三,到了高原,你的身体是一个被掏空的状态,切记这一点。我们经常去高原做试验的兄弟,每次去高原,都会带上一包药物,这些药物你可以按照新冠各类症状的预防和治疗药物+口腔溃疡防护+牛黄解毒片之类清热败火的药物来准备。简单的来说,在高原上,你的身体免疫力会快速下降。简单的感冒会变成肺炎甚至肺水肿,头疼久疼不愈,简单的上火会变成牙龈肿痛,骨头划伤口腔会变成持续不断的口腔溃疡,一点感染会导致扁桃体肿大甚至压缩气管。所以,任何身体异常状态,首先是全力防护,其次就是一有苗头就要尽早治疗或者介入,出现更加严重的状态就只有尽快回到你原住地尽快治疗这条路,硬扛是扛不过去的。

我第一次去,就是去之前2天才知道要去高原,然后半夜拉过去。第二天就开始出现牙龈疼,头疼的迹象。而且正常下班后格尔木的药店还都关门了。还好标定的同事有小药箱,给我吃了几片药。

我去川西的那次,虽然海拔低了不少,但是还是做了充足的准备。去之前几天吃了红景天,充足睡眠,带上了小药箱心里就踏实,然后随身也把酒店送的氧气小罐带上了,实际最后就是没有用上。

第四,氧气的问题。韩路老师上来就说去高原带钢瓶,这个太夸张了。我们去昆仑山脉标定呆几个月都不会带这种设备,纯土豪设备。而且这次出事的也就是一个3200米的海拔,不至于。

实际上,就是带当地最普遍的手持小罐就好了。酒店价格1个20块钱,到外面买估计在12-18之间。很多人会质疑量的问题。这其实在于你怎么用。最好的办法还是你注意监控自己的血氧状态,然后低了就吸几口,你就感觉和吸烟一样的。在这样的使用方法下,我一天半一罐都用不完。

然后呢,感到不舒服,就用氧气,少量多次,不要去相信什么扛一抗的说法。很多高反症状一开始没有消除,后期成型后再想消除是非常困难那的。

所以,这就是我对付高反的经验和办法。我觉得对于旅游的普通大众来说还是有比较强的借鉴意义的。我个人的感觉,3500、4000、4500是三个门槛,如果喜欢高原旅行的话,可以一个个的慢慢提升体验,根据各自的体质,然后经过合理的准备后逐步挑战。

最后,就是有很多有害的习惯和行为决不能做:

1. 进入高原头两天,最好头三天,不要洗澡、饮酒、熬夜等,这些中的任一个都有可能直接把你击倒。

2. 刚刚进入高原,如果高原反应,切忌剧烈运动,有节制的活动,该休息休息。高原反应的核心是血氧不足,运动就进一步加剧了。

3. 血氧低于90%,不要开车。高反会导致反应迟钝,自驾游的司机务必要充分休息,保持体力,有必要就持续吸氧,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强行开车。

这次不幸中,陆续流出的信息包括,这位去世的朋友前一天就有比较严重的高反症状还要坚持旅游,而且前一天还洗了澡,属于带病高原活动而且还做了禁忌行动,每一条都是红线。

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