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东莞银行交出近五年最差业绩,17年IPO之路曙光未现

2024年,东莞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交出了近五年来的最差业绩,但伴随着该行在香港市场的深度布局,未来有望于国际化战略中受益。

与此同时,业绩下滑给东莞银行本就异常坎坷的IPO之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东莞银行最早于2008年启动IPO申报,据市场分析,其上市计划因股权过于分散等原因迟迟未能达成。

01

营收、净利首次“双降”

财报显示,2024年,东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1.97亿元,同比下降3.69%;净利润37.33亿元,同比下降8.20%,归母净利润37.38亿元,同比下降8.10%,这是东莞银行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营利双降,打破了此前连续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20-2023年,东莞银行的营收复合增速约3.5%,净利润复合增速约12%。

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影响,利息收入的下滑是导致东莞银行“双降”的重要原因。2024年,东莞银行利息净收入大幅缩水12.14亿元至71.19亿元,降幅达14.57%,净息差亦出现较大幅度收窄,从2023年的1.61%进一步缩窄至1.26%,同比下降35BP。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城商行净息差为1.52%,东莞银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东莞银行利息收入中,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66%,而利息支出因存款成本上升同比增长7.26%。

不同于利息收入的高度承压,东莞银行2024年的非利息收入却是一片向好,同比大幅增长36.53%达30.78亿元,对营收贡献率从2023年的约25%提升至2024年的30%左右。

非息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由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驱动,其中,受益于债券牛市,投资收益同比增加35.95%至20.86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激增522.51%,由亏转盈至2.33亿元。

对比之下,中间业务显得尤为黯淡,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全年仅收入7.37亿元,同比下降11.91%。事实上,早在2020年起,东莞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就已显露疲态,2020-2023年,东莞银行在该项业务上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8.14%、12.03%、0.99%、-5.94%,呈现逐年放缓趋势,2024年,增速进一步恶化至-10.01%,暴露出东莞银行在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面临的双重压力,代理业务手续费同比减少29.24%,担保业务手续费同比下降22.95%。

2024年,东莞银行资产进一步扩张,年末资产规模达672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8.05亿元,增幅达6.97%;负债总额6290.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7.41亿元,增幅6.92%;存款余额4384.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9.53亿元,增幅4.77%;贷款余额3655.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8.26亿元,增幅11.54%。

但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东莞银行的盈利能力却没有实现同步增长,资产收益率降至0.57%,首次低于0.6%的监管标准值。

与此同时,东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有轻微抬升,较2023年增加0.08个百分点至1.01%,拨备覆盖率下降40.85个百分点至212.01%,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分别升至93.39%和98.10%,潜在风险资产加速暴露。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33.50亿元,主要因吸收存款及同业资金净流入减少559.24亿元,叠加向央行借款减少。

02

IPO“难产”与国际化野望

交出近五年最差成绩单的东莞银行,还有一桩“未了之事”便是推动上市。

深交所于2023年3月受理了东莞银行主板IPO申请,但两年过去了,该行的上市进程仍遥遥无期:受理至今,深交所尚未按照一般IPO流程对东莞银行进行审核问询。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银行的IPO进程自2008年便已启动,17年筹划仍未圆梦,令人颇为唏嘘。

东莞银行上市之路始于2008年3月,直至2012年才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最终却仍由于未完成预披露而在2014年被终止审查。

而后,一度有东莞银行赴港上市的传闻,但并无下文。

2018年,东莞银行重启A股IPO,此后又进入漫长的等待期。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东莞银行的IPO审核也被平移至深交所。

如今,又过去了两年,该行的上市进度仍止步不前,丝毫未现曙光。截至目前,IPO审核进度显示,东莞银行因财务资料过期需要更新,处于中止审核状态。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东莞银行近期还因违规受到监管处罚。其中,东莞银行因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未穿透认定主要股东关联方被罚款25万元;东莞银行东莞分行因贷款三查不严、大额关联授信风险管控不到位被罚款85万元。

一边是东莞银行IPO受阻,迟迟未能迈入资本市场;但在另一边,该行却早已开始了国际化布局,将业务延伸至了境外,把香港市场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2021年9月,东莞银行香港分行正式成立,作为东莞银行首家境外分行,其成立标志着其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依托香港成熟的金融市场和高度开放的资本流动机制,有效推动了东莞银行综合化经营、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

2024年10月,东莞银行全资附属公司莞银国际在香港成立,后更名为东莞银行(国际),其宗旨是聚焦香港本地市场,并协助香港客户扩展业务至大湾区,具有零售银行、企业银行两大业务板块。

从业务开拓层面而言,东莞银行可联动内地与香港市场,新增跨境联动投放量,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跨境金融服务,强化对公业务优势,更好服务大湾区企业“走出去”和海外客户投资中国。除此之外,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可为客户提供跨境资金池管理等创新业务。

香港低税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助于东莞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缓解大陆市场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东莞银行落子香港也是其战略野心的展露,能够增强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的认可,提升市场信心与估值。

从风险控制角度而言,香港子行可引入国际风控标准和多元化资产配置,使得东莞银行现有的资产质量压力得到缓解,跨境业务的布局既能够提升东莞银行的差异化竞争能力亦有助于分散区域经济波动风险。

东莞银行香港子行的成立,既是其突破区域限制、融入国际化的重要跳板,也是应对国内业务增长乏力、IPO长跑困局的战略选择。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