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柴刘斌)为精准服务国家战略,支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5月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2024年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情况暨司法服务保障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情况发布会。
会上,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林晓镍通报了2024年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情况。2024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金融商事案件150035件,审结149536件,收结案数较上年分别下降31.66%和31.78%。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小额借款合同纠纷2024年收案数量相比2023年大幅增加了170.77%。该类案件平均标的金额不高,为9.22万元,呈现出明显的“小额多家”特征,且案件当事人多为小微企业。这反映出随着普惠金融的蓬勃发展,虽然大量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与之相关的纠纷案件也随之增长。
同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庭长朱川通报了2020-2024年上海法院涉科技金融纠纷案件审判情况。2020-2024年,上海法院一审审结涉科技金融纠纷案件共计10540件,案由分布广泛,案件类型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主要金融领域。
近五年,上海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金融商事案件共3418件,年均增长超10%,特别是在2024年金融案件收案数量出现下降情况下,涉外、涉港澳台金融商事案件数量仍然增长了近30%。这显示出,涉外、涉港澳台金融审判在金融商事审判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上海法院充分发挥金融审判职能,着力完善优化金融审判体制机制,通过持续提升金融审判质效护航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科技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法治基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副庭长沙洵还在会上通报了2024年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十大案例。
为进一步加强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协同共治,切实发挥审判白皮书的社会治理效能,发布会特邀请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基金同业公会代表、银行代表、科创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
其中,凯赛生物副总裁、董秘臧慧卿作为企业代表发言表示,近年来,上海法院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司法实践和创新探索,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上海法院通过专业化审判团队和精细化裁判规则,积极探索“技术中立”与“责任追溯”的平衡点,既保护了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又防范了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