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央行

上证国际|36小时内三大央行齐登场“超级央行周”掀起议息风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陈佳怡)本周,“超级央行周”来袭。自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的约36小时之内,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也将陆续公布利率决议。此外,本周还将迎来加拿大、印尼、挪威、巴西、南非等经济体...

央行逆回购操作9月16日实现净投放400亿元

观点网讯:9月16日,央行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28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2.0%不变。另外,由于今日有247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400亿元。

连续加量续做买断式逆回购 央行加力呵护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9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Wind数据显示,9月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因此本月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
为什么全球都在囤积黄金?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黄金啊,绝对是未来中产阶级

为什么全球都在囤积黄金?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黄金啊,绝对是未来中产阶级

为什么全球都在囤积黄金?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黄金啊,绝对是未来中产阶级必须要有的底仓。就连美国那个最大的稳定币公司,都悄悄租了个专属机库,藏了足足80吨金砖。平时跟数字货币打交道的人,最后都得靠黄金来兜底,这背后实在令人深思。先说个很反常的现象,最近全球央行像着魔一样地买黄金,而且这一幕竟然发生在美元依旧强势的时候。按过去的经济规律,美元走高,黄金一般会跌,可这回套路被完全打破,美元和黄金竟然一块往上涨,这在外汇圈几十年都没见过。为啥会这样?背后原因说白了有两股力量在推动,第一,美国财政快被自己的债务压到喘不过气。如今美债总额飙破37万亿美元,利息支出一年比一年重,这已经不是能用几年时间盘活的短坑,而是常年压在脖子上的大石头。市场担心,一旦债务闹失控,美国国债的安全牌就不好卖了,钱要找安全地,就只能往黄金上流。第二股力量来自地缘政治的冲击波。俄乌战事一开,美国和欧洲直接冻结了俄罗斯的美元资产,把大家心里那个“不管政治怎么闹,财产是安全的”默契给掀翻了。今天能动俄罗斯的美元,谁敢保证明天不会轮到别的国家?于是很多央行想明白了,美元毕竟是人家的信用,黄金才是没有国界的真硬货。要理解今天美元和黄金这对“老冤家”怎么突然变成了“各走各的行情”,得翻翻历史账本。二战后,美国囤下了全球七成多的黄金储备,顺手推了个布雷顿森林体系,各国货币跟美元挂钩,美元再和黄金挂钩,每盎司35美元,那时候美元就是黄金的代名词。直到1971年,尼克松一纸声明,把美元和黄金的兑换通道切断,布雷顿森林体系作古。为了稳住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转身跟沙特签了石油结算协议,全球卖油必须用美元付账,“石油美元”从此称霸天下五十年。自那以后,美元和黄金价格大多是跷跷板关系,美元涨,金价就掉,美元跌,金价才上去。但现在的画风已经改了,美元依旧是世界结算的老大哥,可它的“信用壁垒”被债务炸弹和地缘风险啃出了一道道口子,黄金趁机迎来一波新行情。更重要的是,这次推高金价的不是投机客,而是一个个国家央行。这帮人买金不是为了明天转手赚快钱,而是为了让自己国家的货币更硬气、手里更少被美元卡住脖子的筹码。央行的买盘,和普通投资者不一样,人家认准了方向,不怕价格高,一买就是几年,砸出的底气直接成了金价的护城河。这意思也很简单,哪怕金价短期有波动,但只要央行还在持续吸货,黄金就有托底的力量。对咱们普通人来说,买黄金更多是图个心安,它长期跑赢通胀不难,但想跑过股票、房产、债券,真不容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家庭资产里金子占个5%到10%,既能保值,又不至于压住太多钱。从眼下的形势看,这波黄金上涨的逻辑,不是靠情绪炒出来的,而是背后有“结构性”支撑:一边是央行战略性调整储备结构,一边是美元信用正被慢慢侵蚀。这波周期,很可能不是一两年就完事,拉长到几年都正常。

英国央行料维持利率不变,但将放缓量化紧缩步伐

市场普遍预期英国央行将维持关键利率不变,同时将放缓旨在缩减政府债券持有规模的量化紧缩计划。英国央行上个月将关键利率从4.25%下调至4%,延续了自2024年8月以来的宽松步伐。此举旨在通胀在2022年飙升后有所缓和之际,放松对...

央行上海总部:积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此外,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不断优化面向境外央行类机构的代理投资服务,代理服务品种不断丰富,业务模式更趋多样,交易结算规模稳步增加。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从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出发,积极营造...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重启预升温,30年国债ETF(511090)盘中成交超52亿!

央行国债买卖操作重启预升温,30年国债ETF(511090)盘中成交超52亿!

消息面上,随着近期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并研讨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等相关议题,市场对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再度升温。央行于1月10日宣布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要。在...
如果跟着央行的步伐买黄金最后你要倾家荡产!央行的资金储备有多少?你有多少?现

如果跟着央行的步伐买黄金最后你要倾家荡产!央行的资金储备有多少?你有多少?现

如果跟着央行的步伐买黄金最后你要倾家荡产!央行的资金储备有多少?你有多少?现在的金价820左右,就算跌到620了,央行都能把价格杠杆到最低,你能吗?你兜里有多少钱你心里没数吗?但是央行是信号,是兜底,央行就是市场上最豪横的“大哥”,大哥还在桌上持续不断地下注,你说这牌局能散吗?金价能崩吗?很难,但这不代表金价会只涨不跌,短期波动该有还是有,但长期趋势被大哥锁死了所以长期持有不必心虚,短线操作风险巨大!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2025年9月13日,央行宣布和印尼启动双边本币结算,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2025年9月13日,央行宣布和印尼启动双边本币结算,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2025年9月13日,央行宣布和印尼启动双边本币结算,还搞定了二维码互联互通!以后我们去印尼玩,直接扫码就能付钱,不用再换美元了。印尼朋友来中国也一样,用他们的电子钱包,扫一扫,轻松付款。印尼朋友也能享受同样的便利。他们带着本地电子钱包来中国,逛故宫买文创,在成都吃火锅,掏出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买单。这种双向奔赴的便利,背后是两国金融系统的深度握手。要知道这事儿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今年5月两国总理见证下,央行早就签好了合作备忘录。9月11日两国央行行长还专门在北京和雅加达同步出席启动仪式,足见双方对这事的重视程度。可能有人要问,本币结算到底牛在哪?简单说就是买卖双方直接用人民币和印尼盾算账,美元当"中间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025年前七个月,两国用本币完成的交易就达62.3亿美元,占了印尼所有外贸本币结算的近一半。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2024年两国全年贸易额才1478亿美元,现在大半年就有这么多不用美元结算,等于直接省下了一大笔汇率转换的"冤枉钱"。更让人兴奋的是二维码互通的覆盖面。印尼那边3400万家贴着QRIS标志的商户,从街头小吃摊到大型购物中心,全都能刷咱们的云闪付和支付宝。这边更厉害,国内所有支持银联、支付宝扫码的地方,印尼朋友用他们的GoPay、ShopeePay都能直接付款。想想看,以前换汇时要算汇率、数钞票,现在手机一亮就能搞定,这体验简直是质的飞跃。很少有人知道,这套系统背后藏着多年的铺垫。早在2020年,两国就搭建了基础版的本币结算框架。今年升级成LCT框架后,结算范围从普通贸易扩展到了全部国际收支项目。这意味着企业投资建厂、金融机构跨境放贷,全都能用本币搞定。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算过一笔账,这种模式能帮企业减少不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货币互换规模的变化更能说明问题。2018年两国互换规模才2000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已经涨到4000亿元,协议有效期也延长到五年。这种不断加码的合作力度,让人民币和印尼卢比在贸易中越来越"吃香"。2024年的时候,人民币和印尼卢比的直接交易量就同比涨了51%,现在有了新框架加持,增长势头肯定更猛。对游客来说,好处看得见摸得着。以前去印尼旅游,换钱得提前规划,揣着一沓美元出门还怕丢。带太多花不完回去换又要亏一笔,带太少不够花找兑换点还得花手续费。现在好了,国内手机钱包里的钱直接转成印尼盾花,花多少扣多少,回国前还能把剩下的转回来,简直不要太方便。商家们更是喜上眉梢。做进出口生意的企业,不用再为美元波动心惊胆战。以前签合同用美元定价,交货时汇率一变可能利润就没了。现在直接用人民币或印尼盾签约,成本算得明明白白。浙江做家具出口的老板说,这政策一来,光汇兑成本就能省出好几个点的利润。这次合作还有个深层意义。中印尼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正在用实际行动改变美元主导的跨境支付格局。两国央行还专门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以后在数字货币等领域还有更多合作可能。这种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比单纯的贸易增长更有战略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这次二维码互通的都是两国实力选手。印尼那边BCA、Mandiri两家银行各有3000多万用户,GoPay和ShopeePay更是上亿人在用的国民钱包。咱们这边银联云闪付和支付宝的覆盖范围就更不用说了。这种强强联合,保证了服务上线就能用、很好用。在两国建交75周年这个特殊节点,这套新机制就像给经贸合作装上了加速器。以后不光是花钱方便,投资、理财、融资都会越来越便利。普通人可能感受不到金融合作的复杂性,但手机扫码支付时的顺畅体验,就是最实在的获得感。这波操作确实够给力。没有高调宣传,却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和企业的痛点。只能说,这种闷声干大事的风格,真的很提气!以后出国玩或做买卖,钱包里的人民币越来越"值钱",这种感觉想想就开心。

吴说本周宏观指标与分析:美、日、英等央行利率决议、中美会谈

本周重点关注美、日、英等央行利率决议、中美会谈以及特朗普访英等。上周回顾 美国2025年非农就业基准变动初值-91.1万人,预期-70万人,前值-59.8万人。美国8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3.1%,预期3.10%,前值3.10%。美国8月未季调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