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许家印和夏海钧的“资产藏匿术”

在地产圈有两个关于“钱”的段子:其一,钱不是万能的,钱是“万达”的;其二,钱不是国家印的,钱是“许家印”的。

除了万达、恒大两位老板,“打工皇帝”夏海钧的天价薪酬,也曾一度被业界津津乐道。

如今,随着恒大陷入债务危机,许家印和夏海钧也双双陷入窘境。但至今为止,没人知道他们有多少资产,二人一起玩起了“资产藏匿术”。

不久前,恒大清盘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文件,指控公司董事长许家印计划拒绝披露其个人资产详情,这一决定可能进一步复杂化恒大的债务清算进程。

根据法庭文件,许家印在4月23日的聆讯中明确表示“拒绝配合资产披露”,其律师团队以“案情复杂且敏感”为由要求延期审理。

这一表态与恒大清盘人主张“尽早恢复聆讯”的诉求形成尖锐对立。这似乎是法律程序的技术性争议,但背后暗藏的却是许家印与债权人之间长达数年的信任崩塌。

在此之前,恒大前总裁夏海钧因拒绝披露资产,已于4月22日被香港高等法院剥夺抗辩权,其隐匿的600亿港元资产面临全面追缴。

恒大债务危机暴发以来,许家印的资产处置行为早已引发质疑。从被曝通过英属维尔京群岛空壳公司持股,到设立离岸信托转移财产,再到技术性离婚分割资产,其操作手法堪称“资本迷局”。

清盘人指出,许家印控制着恒大近60%的股份,理清其资产是清盘的关键。然而,许家印的拒不配合,让这场本应聚焦于债务解决的程序,演变成一场对“资产隐匿术”的追剿战。

许家印“隐匿资产”

许家印作为恒大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近60%的股份,并通过离岸实体鑫鑫(BVI)有限公司控制恒大物业、恒大汽车等核心资产。

清盘人指出,理清其资产网络是偿还2.4万亿元债务的关键。

然而,许家印的拒配合行为被指可能涉及“系统性资产转移”——包括通过英属维尔京群岛空壳公司持股、设立不可撤销家族信托,以及与前妻丁玉梅的“技术性离婚”分割资产等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清盘人早在2024年8月已对许家印、丁玉梅及前高管夏海钧等人提起诉讼,追讨2017-2020年间支付的60亿美元股息及酬金。

目前,丁玉梅名下约600亿港元资产已被冻结,但清盘人认为其仍通过英国物业、美元账户及基金收益隐匿大量财富。

而许家印本人虽被采取强制措施,但其律师团队仍试图通过“拖延战术”干扰资产清查。

香港《公司条例》第275条明确规定,公司董事若恶意隐匿资产,可能面临个人连带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若许家印继续拒不配合,清盘人可能申请冻结其更多资产,并推动跨境司法协作追缴境外财富。

这一事件对恒大债权人而言堪称“雪上加霜”。截至2025年3月,恒大总资产仅1.74万亿元,资不抵债缺口达6600亿元,而许家印及其关联方的资产追索将直接影响偿债比例。

有法律专家指出,若许家印通过信托等工具转移资产,债权人可能需通过“穿透式调查”突破离岸架构,但跨境司法差异可能成为其“护身符”。

当前,恒大清盘程序已进入实质性资产处置阶段。香港高等法院4月17日裁定,仅法定债权人可参与清盘监督,股东及债券持有人被排除在外,这意味着许家印及其关联方的“历史不当行为”将面临更严格审查。

香港高等法院将于近期就许家印的延期申请作出裁决。若法庭支持清盘人主张,许家印可能面临更严厉的法律制裁;若延期获批,恒大清盘进程将进一步拖延,债权人获偿比例可能低于预期。

夏海钧“拖延战术”

和许家印相比,夏海钧更是玩起“拖延战术”。近日,香港高等法院驳回夏海钧上诉,要求其在4月25日中午12时前完成全球资产披露。

自2024年1月恒大清盘以来,这一资产披露义务已经多次延期。可直至目前,仍未传出夏海钧披露财产的消息。

2024年1月26日,恒大清盘,清盘人启动全球资产追索。法院文件显示,2017-2020年,夏海钧等7名前高管被指借虚假财报获约60亿美元不当分红及薪酬,夏海钧个人涉案18亿美元。

案件推进中,2024年7月25日首次披露期限,夏海钧以跨境核查复杂为由申请延期;2025年2月21日法院再催,他又以法律程序未完拖延;3月7日清盘人申请禁令,若未按时披露将剥夺其抗辩权;4月22日,高院重申披露义务不可豁免。

夏海钧在恒大任职时获18.55亿元薪酬,2021年清盘债券还因延迟申报被调查,此次延期让人怀疑其故技重施。

面对拖延,香港法院已采取强硬举措。发布多项禁制令,冻结其超1.2亿美元资产,监控超10万美元跨境交易,责令详细披露资产。

若4月25日前未履行,民事上可能被判藐视法庭,最高监禁两年;刑事上涉嫌违反《打击洗钱条例》;商业信誉方面,已被证监会终身禁入证券市场,再违规将信誉尽失。

夏海钧一度被称为恒大的“打工皇帝”,拥有天花板级别的薪资待遇。2017年,福布斯发布的《香港上市中资股CEO薪酬榜》中,他以2.7亿元荣登榜首。

根据恒大年报披露,2021年、2020年,他在恒大集团的薪酬依然高达2.02亿元和2.04亿元。2009年-2022年间,夏海钧总计获得的薪酬高达18.55493亿元。

2024年9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恒大地产披露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的违法行为,以及恒大地产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存在欺诈发行的行为,对夏海钧给予警告,并处以共1500万元的罚款,还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此外,深交所也对夏海钧给予公开认定终身不适合担任债券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处分。

夏海钧一度被视为许家印最信任的人,在恒大集团负责日常运营,拥有重要话语权。但在恒大陷入流动性危机时,他的一系列行为备受质疑,不仅清仓所持债券,还长时间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恒大迎来新进展

5月2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披露香港高等法院于4月17日就其清盘程序作出重要决定。

法院明确规定,在恒大清盘程序中,监察委员会(COI)成员仅限定为“持有法定债权的债权人”,这一裁决直接排除了债券“最终持有人”(通过全球票据持有经济权益的投资者)参与COI的资格。

法院强调,清盘程序必须基于法律权利,而非经济权益,以防止出现“程序混乱及滥权风险”。同时,鉴于恒大资不抵债的现状,股东被判定无剩余资产分配权,从而被排除在COI成员资格之外。法院特别指出,需警惕控股股东可能存在的“历史不当行为”干扰清算进程。

法院还要求清盘人通过港交所、新加坡交易所及主流媒体等多渠道发布公告,广泛征集债权人意向,并在4月2日内向法院提交COI组成方案。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恒大清盘程序进入新的实质性阶段。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法院的清盘令为债务重组搭建了基本框架,但恒大的债务重组之路依旧荆棘丛生。截至目前,恒大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重组方案,而其子公司如天基控股等已进入清盘程序,这无疑让整体债务处理变得更加棘手。

回溯恒大债务危机的发展历程,自2021年下半年起,危机逐步显现。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恒大总负债高达2.39万亿元,而总资产仅为1.74万亿元。

2024年1月29日,恒大正式被法院颁令清盘,安迈顾问有限公司的EdwardSimonMiddleton及黄咏诗被任命为共同及各别清盘人。清盘人的主要职责包括保全公司资产、向债权人及其他权益持有者返还价值,以及调查公司清盘原因,同时积极寻求重组方案。

此前,恒大在季度更新公告中透露,虽然清盘人已从公司资产中回收少量价值,但公司流动资金及内部资源依旧捉襟见肘。考虑到公司庞大的债务规模以及业务运营面临的诸多挑战,在缺乏重大新投资的情况下,清盘人至今未能找到能使公司满足复牌指引并恢复股份交易的重组方案。

在资产处置方面,2024年12月,恒大清盘人接管许家印名下持有私人飞机的离岸实体公司,并将飞机挂牌出售。另外,许家印及其前妻丁玉梅的多项境外豪宅、私人飞机、名车、游艇等资产已被法庭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