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副营长戴汝吉胆大包天,一共18人敢袭击美军的指挥部。但在撤退过程中,竟发现1名美军在装死。志愿军本想抓俘虏,但又怕美军不配合,于是让其弄假成真,直接一枪爆了美军的头。 寒夜的风卷着雪粒子,往战士们的衣领里直灌。戴汝吉抹了把脸上的冰碴子,示意队伍停下。刚才那场突袭打得漂亮,18个人摸黑端了美军指挥部,炸了两辆吉普车,还顺手缴了挺机枪。可这会儿往回撤,队伍里却多了道难题——那个躺在雪地里装死的美军士兵。 “副营长,咋办?”战士小李用枪管戳了戳地上的人。那美军金发上沾着血,紧闭双眼,胸口却有规律地起伏。按说抓俘虏能套情报,可这荒郊野岭的,带着个活人太麻烦,万一他扯着嗓子呼救,引来美军增援,整支小队都得搭进去。 戴汝吉蹲下身,借着月光打量对方。那人睫毛在微微颤动,迷彩服口袋里露出半截巧克力包装纸。“装,接着装。”他冷笑一声,突然掏出手枪抵住美军太阳穴。“起来!”他用刚学的英语喊了句,可那士兵愣是纹丝不动,喉咙里还发出几声装晕的呻吟。 队伍后方突然传来闷响,不知是踩断了树枝还是触发了美军埋的诡雷。戴汝吉心里一紧,时间拖得越久越危险。“没时间耗了!”他压低声音,冲小李使了个眼色。小李咬咬牙,枪口对准美军脑袋,“砰”的一声,雪地上炸开一团血花。温热的血溅在战士们冻得通红的手背上,很快又凝成冰碴。 “撤!”戴汝吉踹了踹尸体,带头钻进树林。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积雪里跋涉,耳边还回响着刚才的枪声。有战士小声嘀咕:“可惜了,说不定能问出点情报。”戴汝吉头也不回:“保住兄弟们的命更要紧。美国人的账,往后咱们慢慢算!” 这场惊心动魄的突袭,不过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个小插曲。18个人敢虎口拔牙,靠的不是蛮劲,而是对地形的熟悉、对时机的把握,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魄。
那个被击毙的美军,或许到死都不明白,面前这群装备简陋的中国军人,为什么能在冰天雪地里,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 在残酷的战争中,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抓俘虏还是击毙敌人,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藏着志愿军战士们对战场局势的冷静判断,对战友生命的珍视,更藏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这种在绝境中求生、在生死间抉择的勇气,正是中国军人最真实的写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