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称美国已经赢了!根据媒体报道,巴菲特表示,美国事实上已经赢了,我们已经成了举足轻重的国家,从250多年前一穷二白开始,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我确实认为,他国的繁荣不以美国为代价,那么世界越繁荣,美国越安全,你的孩子也会更安全。 巴菲特这话听着像是给美国经济打了一针强心剂,但背后藏着的却是一位老资本家对时代变局的清醒认知。在 5 月 3 日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这位 94 岁的 “股神” 拄着拐杖站上讲台,身后大屏交替闪现着 1776 年北美十三州的简陋地图和 2024 年全球贸易热力图。 这一对比可不简单 —— 美国从 13 块殖民地起家,到如今掌控全球供应链网络,靠的从来不是关起门来搞 “美国优先”,而是融入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 他说的 “美国已经赢了”,可不是在喊口号。想想看,250 年前的北美大陆,连铁钉都要从英国进口,如今却能主导半导体、航空航天这些高端产业。 但巴菲特真正想说的是,这种成功不是靠 “零和游戏” 得来的。就像他在会上反复强调的,世界越繁荣,美国才越安全。 这话直接戳破了当前华盛顿那帮政客的迷思 —— 他们总觉得别人的发展会抢了美国的饭碗,却忘了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砍向别人的时候也会伤到自己。 看看现实就知道了。特朗普搞了 8 年关税战,结果美国贸易逆差不降反升,2024 年达到 1.21 万亿美元,比 2017 年还高了 50%。这说明什么?靠加征关税根本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 巴菲特举了个例子:美国消费者想买便宜商品,企业想降低成本,就算把工厂从中国搬到墨西哥,最终钱还是要花出去,逆差照样存在。更要命的是,这种保护主义政策让全球 75 亿人对美国不满,3 亿人的 “胜利” 又能维持多久? 巴菲特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美国擅长搞创新、玩金融,就该把这些做好;其他国家在制造业、农业上有优势,就该让它们发挥。这种分工合作就像一场全球接力赛,每个选手都跑好自己的一棒,比赛才能赢。要是硬把别人绊倒,最后自己也会摔得鼻青脸肿。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伯克希尔在日本投资 200 亿美元,和五大商社建立超长期合作,就是因为日本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有独特优势。 巴菲特说 “希望当初投的是 1000 亿”,这话背后藏着对全球化分工的深刻理解 —— 真正的赢家不是把所有蛋糕都抢过来,而是让蛋糕越做越大,自己分到的那一块自然也会变大。 但现实总是骨感的。美国现在的财政赤字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货币贬值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巴菲特警告说,这种寅吃卯粮的做法正在削弱美元的根基。 更危险的是,政治极化让华盛顿的决策机制越来越短视,为了选票大打贸易战,却忘了经济繁荣的根基是开放与合作。 想想看,1776 年的北美殖民地要是闭关锁国,能有今天的美国吗?当年的开国元勋们冒着被英国军舰击沉的风险搞跨大西洋贸易,才攒下了第一桶金。 现在的美国却要退回到 “炮舰外交” 的老路上,这不是开历史倒车是什么?巴菲特用地图对比就是在提醒美国人:我们曾经靠开放崛起,现在也必须靠开放延续繁荣。 不过,这位资本教父也留了后手。伯克希尔手握 3000 亿美元现金,就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他说 “未来五年可能有历史性配置机会”,这话背后是对当前经济泡沫的担忧。 标普 500 市盈率超过 30 倍,已经隐含了过高的增长预期。要是保护主义继续抬头,这种泡沫随时可能破裂。 巴菲特的 “胜利宣言”,其实是给美国敲响的警钟。他看透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强国不是靠军事威慑或者贸易壁垒维持的,而是靠让全球都受益的经济体系。 就像他说的,“世界越繁荣,美国越安全”—— 这话听着像鸡汤,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些整天喊着 “美国优先” 的政客,该好好听听这位老人的肺腑之言了。 信息来源——国际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