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闫磊,黄韦涵,王佳一近期对广联达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一季度利润表现亮眼,AI赋能公司数字成本产品升级》,给予广联达买入评级。
广联达(002410)
事项:
公司公告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19亿元,同比下降5.24%,实现归母净利润2983.70万元,同比增长390.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00.9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EPS为0.018元/股。
平安观点:
公司2025年一季度利润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9亿元,同比下降5.24%,营收同比小幅下降;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83.70万元,同比增长390.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00.9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2025年一季度利润端表现亮眼,主要是因为毛利率同比提高。公司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89.38%,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公司2025年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85.48%,同比小幅提高0.7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69%、27.30%、32.10%,同比分别变化2.38个百分点、-5.05个百分点、3.44个百分点。
公司拥抱AI赋能数字成本业务,数字成本业务取得积极突破。2024年,公司数字成本业务持续从单岗位工具向成本全过程应用场景升级。传统造价工具续费率、应用率保持稳定,成本测算产品深耕大客户、应用率不断提升。客户业务转型对数据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指标网、采购建议价等数据类产品快速增长,受客户对招投标环节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以及政策推动的影响,清标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指标网单项级指标覆盖率由53.78%提升到了79.25%,100%覆盖居住、办公、厂房等主流房建业态,应用率、客户满意度及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清标产品规模化交付并成功应用,并通过AI加持,标书识别、检查能力显著提高,产品价值彰显,收入高速增长;成本测算产品价值升级,发布“AI智能”功能,将准确率提升至约70%,从而将原本需要2天的工作量缩短至1小时,大客户应用率不断提升。2024年,公司数字成本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9.86亿元,同比减少3.55%,签署云合同34.24亿元,同比减少3.93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当前,公司数字成本业务基本盘稳固,我们看好公司数字成本业务在AI赋能下的未来发展前景。
公司数字施工业务转型效果显现,数维设计业务完成价值标杆打造。2024年,公司主动调整数字施工业务经营思路,从追求经营规模转向对利润和现金流的管理。产品侧聚焦施工过程中材料、人员、机械等关键生产要素和核心业务管理场景,提供项目级标准化产品,降低低毛利率产品的比重;营销侧聚焦核心区域和重点客户,加强对大客户单品渗透和根据地的建设,实现企业级产品重点客户突破。公司施工业务的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明显提升。在数维设计业务方面,2024年,公司数维房建产品完成多个价值标杆打造,设计算量一体化价值在实际生产项目中得到验证,瞄准细分市场客户需求,不断拓展可支撑业态,设计经济性控制的独特优势显现。数维道路设计方案能力全面覆盖路桥隧专业,应用项目数量增长至1440家;数维道路AI选线功能,让方案设计效率提升50%,应用企业数量同比提升240%;数维道路已完成多家设计院标杆建设的打造,标志着数维道路施工图已可用于标杆客户项目生产。公司数字施工业务和数维设计业务未来发展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的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3亿元(前值为7.26亿元)、6.30亿元(前值为9.25亿元)、7.65亿元(新增),EPS分别为0.30元、0.38元和0.46元,对应4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49.4、38.7、31.8倍。当前,公司数字成本业务基本盘稳固,公司拥抱AI赋能数字成本业务,数字成本业务取得积极突破。公司数字施工业务转型效果显现,数维设计业务完成价值标杆打造,未来发展可期。我们认为,公司布局AI,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动力。2025年一季度,公司利润端表现亮眼。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对公司的“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数字新成本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公司2022年3月正式推出数字新成本解决方案,从面向造价领域的岗位端产品和工具,转型升级为面向项目成本管控领域的企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如果数字新成本产品的用户接受度不及预期,则公司的数字新成本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2)数字施工业务发展不达预期。公司的BIM产品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公司未来不能持续保持BIM产品和技术的领先性,公司数字施工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3)AI赋能业务的成效不达预期。2024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了建筑行业AI大模型AecGPT,打造了基建算量、物资管理、工程建设清评标等多个场景的AI应用。但如果大模型在数字建筑场景的推广进度不达预期,则公司AI赋能业务的成效将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0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8.28。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