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艰难成为共识,不少房企在此时环境下选择“蛰伏”,以期韬光养晦。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徽大富集团似乎是个例外。
NO.1|壹
两次逆势出手
精准摘得瑶海、包河地块
谁也没想到,低调安徽大富集团,回归会这么的亮眼。
先是在2024年末,豪掷4.2亿竞得瑶海YH202412地块(即大富鸿瑞府项目),该地块是合肥(火车)站周边多年来鲜有新增住宅用地,偏而这次,大富出手了。
据安徽大富集团官方介绍,将把大富鸿瑞府打造为区域首座计容新规纯改善住区,用品质回应期待,深度打磨产品。
接着,2025年4月,安徽大富集团以2.72亿元拿下包河区BH202502号商住地块,杀入江淮厂。
坦白说,对于安徽大富集团进驻江淮厂,很多人表示难以理解。
毕竟从房地产开发角度来看,面积不大仅有33亩,其中商业占比超50%,开发难度较高;需配建29.6亩公园绿地及养老、文体设施,进一步压缩利润。
此外,还有天阜壹号、意禾澄庐、璟和朗月等在售项目,形成直面竞争。
从产品差异化角度来看:
意禾澄庐宣传的要打造极致豪宅;
璟和朗月则是想打造偏向改善的艺术奢宅;
而最先入市的天阜壹号,偏向快销模式,目前仅剩少量房源。
安徽大富集团包河02号地块,或将从商业住宅方面找出新的惊喜。
但是,安徽大富集团先后两次出手,让这家相对低调的房企成为合肥地产圈的焦点。
上一次安徽大富集团这么被关注,还是2019年开发的大富鸿学府项目,毛坯高层备案价格均价达到了3.08万/㎡,而且当年全款都要抢。
时至今日,二手房挂牌价也在3.65万/㎡,具有较高的保值率。
此后便十分低调,除了在2022年摘得包河202224号安置地块后,便在地产圈悄无声息。
NO.2|贰
两次企业重组
大富从港资到内资
坦白说安徽大富集团最开始并非属于安徽本土企业,而是由香港詹培忠地产有限公司投资的港商独资企业。
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历经两次重要的变更重组,最终成为孙百胜掌管的内资企业。
第一次变更发生在2005年,安徽大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港商独资企业变更为中港合资企业。
第二次,则是孙百胜通过控股公司收购,将其由中港合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
2014年孙百胜成立安徽大富控股有限公司,接着在2015年变更为安徽大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名为“安徽大富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并在2016年8月9日,以安徽大富控股集团的身份从香港致宝投资有限公司手中全资收购安徽大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至此人们熟知的安徽大富终于变更为内资企业。
在后续经营中,子公司安徽大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曾引入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但最终还是由安徽大富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在经历2次重组变更后,安徽大富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的股权分布也趋于稳定,主要企业法人孙百胜股权占比50%,其余50%股权分别由孙强胜、孙百友、孙加胜、洪柳、洪鹏5人各占10%,并维持至今。
NO.3|叁
回归初心
专注房地产开发
安徽大富集团也曾想通过控股进行资本运营,但是面对澎拜的资本市场,孙百胜最终还是选择沉下心来,专注房地产开发。
在2018年,安徽大富改变企业战略,将“安徽大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名称更改为“安徽大富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并且将公司经营范围从“通过控股进行资本运营;建设项目投资,商贸投资,实业投资;房地产抵押贷款咨询。”变更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建筑工程承包;建筑、装潢材料销售。
从资本运营下沉到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这意味着,大富集团将全力贯彻董事长孙百胜的寄语:“以更加稳健的步伐专注于房地产开发业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逐步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坦白说,如果不经历2022-2024年之间的房企退市潮,恐怕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到孙百胜的先见之明。
NO.4|肆
严抓质量安全
曾对缺陷建筑拆除重建
当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一帆风顺的,安徽大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挫折。
例如在大富鸿学府项目在建设安置房过程中,就曾对存在工程缺陷的建筑进行拆除重建。
据悉,在大富鸿学府安置房11号楼建设过程中,因混凝土运输车故障,导致混凝土密实度受到影响,导致该建筑负一楼剪力墙、梁、柱出席工程缺陷。
虽然检测部门给出加固建议,但大富地产为保障安置住户权益,根除安全隐患,毅然决定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建筑,拆除重建。
结 语
安徽大富集团此次落子瑶海、包河,打造高品质住宅,应该是对企业品牌的一次美誉度跃升。
但是面对区域内卷竞争以及购房者越来越高的产品要求,安徽大富能否重新树立金字招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