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公布月船 4 号计划,说要从月球南极取 5 公斤月壤,数字比中国多两倍。
2024 年 6 月 25 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带着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稳稳落地。月球背面全是高原、沟壑和陨坑,信号还断了,人类搞了 100 多次探月,之前从没敢在背面采样返回过。但嫦娥六号做到了,它着陆的南极 - 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最古老的撞击坑之一,年龄超过 40 亿年,这里的月壤可能藏着月球诞生初期的 “化石”,比普通土金贵多了。
印度月船 4 号呢,2024 年 9 月才获批,预计 2027 年以后执行。现在项目还在设计阶段,钻机、分析设备、采样系统全在研发初期,说白了就是还在画图纸。发射要用两次火箭,把设备分着送上去,核心目标是验证月夜生存,但关键的电源和热控系统,连公开的测试结果都没有,到底能不能成还是未知数。
技术对比更明显。嫦娥六号用 “钻采 + 铲采 + 封存 + 轨返” 四段流程,全程实战,样品直接封好运回地球实验室。印度则是 “表取 + 初测 + 传回”,打算在月面加热分析后再封装,密闭性和可靠性都没验证过。最关键的月背起飞,嫦娥六号靠五个 “自主”,导航、定轨、变轨、交会、对接,全靠自己完成,印度到现在还在研究怎么让上升器和轨道器对接,前一代月船三号连返回功能都没有,就落个地拍个照。
月夜生存也是大考验,月球夜晚零下 173℃,嫦娥六号的电池组稳稳挺过两周,印度说要试月夜生存,可相关技术还没在任务里用过。再说着陆点,嫦娥六号选的是最难的南极 - 艾特肯盆地,着陆窗口极小,印度月船 4 号连具体在哪落都没定,设备没造好,关键技术没试过,说是为 2030 载人登月做准备。
从 2020 年嫦娥五号带回 1731 克月壤,到 2024 年嫦娥六号从月背 “挖化石”,中国探月一步一个脚印。印度 2023 年才实现月面软着陆,还没进极区,返回和对接技术全是空白,月船 4 号目前就是个计划。航天这事儿,靠的不是数字好看,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嫦娥六号已经带着宝贝回来,印度的月船 4 号,还得加把劲。
大家觉得,是把计划写在 PPT 上厉害,还是像嫦娥六号这样实实在在把事儿办成更牛?你对中印探月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