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看似只是口腔问题,实则背后关联着一个较为严重的脾胃病!大家好,我是刘秋峰医生。
从中医理论来讲,口臭属于浊气上逆的表现。浊气本应从下窍排出,就像胃气正常的走向是下行,可一旦胃气无法顺利下行,便会转而向上冲,使得那些食物在胃中腐化后产生的秽浊气味,积聚在口腔,进而引发口臭。
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这里所说的 “浊”,指的就是那些混浊、污浊的物质。

口臭究竟与脾、胃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脾主运化,若脾失运化,就会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从而产生积滞;而胃主降浊,当胃不能正常下降浊气时,浊气便会上涌,这二者共同作用,就容易引发口臭。
在诸多引发口臭的原因中,胃热所致的口臭较为常见。这种由胃热引起的口臭,通常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偶尔发作。
对于那些经常胃热且消化不良的人而言,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即敲胃经。持续敲胃经,直至小便的颜色恢复到淡黄、清澈的状态,这一过程有助于调节胃气,改善消化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很多人在检查出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后,便一味地杀菌,采用三联、四联等疗法,却往往收效甚微。不仅细菌难以彻底清除,还损伤了人体正气。
这是因为,口臭所涉及的 “火”,有虚火与实火之分,而常见的口臭多由实火,即胃热导致。当胃热引发口臭时,通过观察舌头能发现,舌质通常发红,舌苔发黄。
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尝试饮用萝卜煮的水,萝卜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只要合理运用,便能将体内的秽浊之气转化为有利的物质,使口臭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我是刘秋峰,从医已经有40多年了。我们明天再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