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不是不懂,是不想懂。自己风华正茂,何必理会一个老年人呢?除非想推销给你一张床,或者一台血压仪。心里也明白——年轻人、老年人,都是人,都不容易。老年人也是从年轻时过来的,为了生活谁不曾低三下四,或者虚情假意。花钱,和年轻人聊聊天,被喊一声“叔叔”、“阿姨”心里格外温暖。同时也弥补了儿女不在身边的孤独。不抱怨孩子多么不孝,是活得明白,也许自己的孩子也在为生存卑躬屈膝。有的老人有点糊涂,常常抱怨儿女不孝,不常回家看看。也许,并非他们不想,而是不能够。晚年最大的孤独,恰恰是因为活得太明白了。“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有些自私的人,才不惦记孩子,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孝顺他们。最孤独的晚年,是思念儿女,怕他们在外面受苦。想想如此平凡的自己,并没能给孩子太多幸福,想来念去,眼泪止不住……
有的年轻人想懂,也不懂。老年人的孤独,是极其“虚荣”的。
“小区老张一辈子活得都很风光,年轻有为事业有成,结识了很多朋友。他儿子结婚办婚礼,请客人吃饭一连请了十多天,天南地北八方来客宾朋满座。可他现在年纪大了,老友散去,故人山河。他很悲伤,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日酗酒,他哀叹,人老了,没人搭理了。”
正应了一句话,一代人终将老去,还有人正在年轻。谁都懂这个道理,生老病死,自然法则。但有的人偏偏不服老。百年孤独也有一句话,生命里所有的灿烂,终须要寂寞偿还。

别看有的老人“无所谓”,该吃吃该喝喝,那不过是在掩盖自己的孤独。
晚年的孤独有多孤独?去凌晨两点的小区院里走走,会发现有的老人坐在院子里,就那么坐着……家里有老人的,也会发现他们很早就起了床——这也许是假象,也许,他们压根就没睡觉。为什么老人常失眠呢?因为空虚、寂寞。因为孤独。很多年轻人最不喜欢和老年人聊天,因为他们总是千篇一律,老调重弹。“爸,妈,这件事你们已经讲过一千遍了。”老人知道自己的“墨迹”吗?知道,却未感知到,因为他们太孤独!就像荒岛求生,一个人在一个孤岛上呆了几年后,会孤独到产生幻觉,会对着一个玩偶交流。即使非常惦念父母、理解老人的年轻人,依然无法完全感同身受。为什么?只有自己老的那一天,才能真正“身临其境”。现在有的人盼望早点退休,不用上班不用忙碌,月月还有退休金,笑看夕阳,多么幸福?古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看似静谧的夕阳下,却是黄昏降临。

为什么有的老人经常被“欺骗”?花好几千甚至几万元买一份年轻人一眼看透一文不值的“物品”,难道他们真不懂吗?有句话叫,有病乱投医。人到晚年,难免多疾病,那病痛的折磨,让人无法忍受。人都是畏惧离开这个世界的,越到晚年越如此,因为习惯了活着!好不容易过上点好日子,一辈子受了太多苦,盼了一辈子要过好日子……却也习惯了省吃俭用,买药都要买最便宜的。可是当躺倒在病床上,连呼吸都要停止时,也像个孩子似的,哭了。举目四望,儿女不在身旁,拔输液的针头都要请别人帮忙召唤护士。还好有老伴儿,迷离时哭着对老伴说:我不想走。老伴紧握着手,也泪如雨下,但不知该如何答复。更极端的孤独,是老伴已经走了,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一个孤独的自己。孤独到某种境界,连“孤独”都觉得他(她)可怜了。直到闭上双眼,大脑一片空白,留下太多遗憾,却也无所谓了。最终化为了孤独本体,原来人这一生只是路过这个世界,孤独如影随形,又何谈到来。再见,孤独。你好,孤独。愿天下老人健康常在,幸福,平安,顺遂。愿你此生,活得不那么孤独。有人陪!
我们那些事儿
作者 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