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冲突爆发前夕,越南军队竟然变得松懈起来,好像整个部队都放了个大假。他们的领导人文进勇,还跑到柬埔寨那边去了。可谁能想到,就在这么个看似平静的时刻,中国那边一下子出动了50万大军,第二天就开打了。
1917年那会儿,文进勇在河内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呱呱坠地,他本来的名字是范天盾。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但他这人机灵得很,早早就跟共产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1937年,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印度支那共产党,这之后的日子可就不太平了,法国人老是抓他,他在牢里待了好几年,还两次上演了越狱的好戏,这胆子,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抗法战争那会儿,他负责后勤工作,奠边府战役之所以能够胜利,他的贡献可大了去了。时间一晃,到了1954年,他摇身一变,成了越军的参谋长。这一熬就是二十年,到了1974年,他终于接过了武元甲的接力棒,当上了总司令。1975年,他亲自带队打下了西贡,那场著名的胡志明战役,他就是主将。
要说为啥在中越开战的头一天,他会做出那么出格的事儿,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1978年那会儿。那时候,越南和苏联刚签了个长达25年的合作协议,算是跟苏联紧紧绑在了一块儿。中国一看这情况,心里头那个气啊,要知道,越南以前可是中国的“小跟班”,靠着中国提供的武器和粮食,才把美国人给打败了。结果现在,越南觉得自己厉害了,就开始跟苏联套近乎,甚至还对中国的好朋友柬埔寨动手了。到了1978年年底,越南直接出兵把红色高棉给推翻了,要知道,红色高棉可是中国一直力挺的。这时候,中国这边邓小平刚掌权,他心里头那个急啊,琢磨着得给越南点颜色瞧瞧,好好教训教训这个“白眼狼”邻居,同时也给苏联提个醒。
1979年开年那会儿,中越边界那边气氛紧张得要命。咱们这边出动了五十多万大军,坦克、大炮、飞机啥的都给拉出来了,明摆着要搞个大动作。越南那边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收到消息说咱们要动手。他们赶紧在谅山、老街这些边境要地布下了防线,前面是民兵和地方武装,后面藏着精锐的308师、327师、337师,还有那个挺厉害的“金星师”第3师。高射机枪、反坦克导弹啥的,仓库里都堆得满满的,防御工事建得跟铜墙铁壁一样。按常理说,这时候越南军队应该都神经紧绷着,随时准备迎战。
就在2月16号那天,文进勇突然下了个新决定,把原本紧绷着的一级战备状态给调低到二级了。这是咋回事呢?简单来说,一级战备就像是弦绷得紧紧的,随时准备开打;而二级呢,就相对轻松多了,部队能稍微喘口气,有的战士甚至能回家探望亲人。更绝的是,他当天还坐着直升机直飞柬埔寨了,说是要去那边看看咱们的越军情况。
越军全军上下都愣住了。前线的指挥官们面面相觑,防空部队更是直接愣住了,二级警戒状态相当于让高射炮闲置不用,一旦真打起来,他们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到了第二天,也就是2月17日一大早,中国军队就动手了。22.5万大军分别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猛攻过来,坦克轰隆隆地碾过了边境上的铁丝网,越军前线部队压根儿没料到这一手。高平那边,越军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人在行动,结果一抬头,看到的是中国坦克,这下子他们可慌了神,乱作一团。
这场战斗让越军完全没想到,短短三个小时,他们的第一道防线就被攻破了。咱们这边用的是“大力出奇迹”的策略,人数上是越南的好几倍,火力也特别猛。在谅山那边,越军原本以为靠着层层防线能挡住咱们,结果咱们军队灵活机动,绕来绕去,把他们的阵地给打得一塌糊涂。到了2月27号,谅山的外围就失守了,到了3月5号,县城也保不住了,这样一来,河内就像没了大门的院子。这时候,文进勇才从柬埔寨急匆匆地赶回来,脸色难看极了,桌子上堆满了战报,跟小山似的。他本想组织反攻,可部队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根本没法收拾。到了3月16号,咱们这边宣布撤军,这场仗就算是告一段落了。越南这边虽说国土没丢,但北部被打得那叫一个惨,死了伤了好几万人,经济也是一落千丈。
那件事情之后,文进勇可算是背上了个大罪名。有人指责他“背叛越南”,说他当天的那道命令简直就是把国家给拱手让人了。老百姓中间更是传得神乎其神,说他之所以故意放松防备,就是想借中国之手给越南点颜色瞧瞧,从而稳固自己的权力。还有的说他跟中国暗地里做了什么交易,拿越南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前程。这些话听起来挺吸引人,但翻遍历史书也找不到什么确凿的证据。在官方的记录里头,压根就没提到“全军休假”这四个字,估计这些都是后人添油加醋,把文进勇降低警戒级别的事情给夸大成全军放长假了。其实呢,他是真没想到中国这次动手会这么决绝,本以为不过是些小规模的冲突,结果人家直接出动了50万大军。
1979年的时候,越南刚从柬埔寨战场上抽身,那边还留着他们十个师的军队在收尾呢。虽然北部边境上越南囤了不少兵,但这些兵力分散得到处都是,后勤补给也跟不上。文进勇这家伙可能心里琢磨着,就算中国想动手,也不敢太狠,毕竟背后有苏联撑腰嘛,万一真打起来了,中国就得两线作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再说了,谅山那块地方,山高林密的,越南军队在那打了三十多年的仗,地形熟得跟自家后院似的,连美国人都拿他们没办法,中国又能怎么样?他还盼着苏联能出面给中国点颜色瞧瞧,结果苏联光嘴上说说狠话,就是没实际行动。文进勇这如意算盘打得倒是挺响,可惜啊,他漏算了一点,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就开打了。
聊聊文进勇跑到柬埔寨那档子事。这家伙,既是越南军队的一把手,又是入侵柬埔寨的总头头,柬埔寨那边简直就是他的“大本营”。时间回到1979年年初,越南刚把金边给“拿”下来,那边红色高棉还在边境那块地界上捣乱呢,他去瞅瞅情况,按理说,也没啥不对劲。可关键问题在于,他挑的那时间点儿,实在是太糟糕了。边境那边都快擦枪走火了,他还非要往那么远的地方跑。有的人就说,他这是不负责任;有的人呢,觉得他是太自信了,觉得北边的防线固若金汤,出不了啥岔子。但不管咋说,他这一跑,前线没了主心骨,部队里难免就松懈了下来,这不,就给咱们中国钻了空子。在这事儿上,他文进勇,确实得背起这口锅。
文进勇这个人,可不仅仅能用“卖国贼”这三个字来简单概括。想当年,他也是个上过战场、打过硬仗的英雄,抗法抗美那会儿,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特别是1975年攻下西贡那一战,谁不夸他是个厉害角色呢?但话说回来,英雄也有犯错的时候。到了1979年,他确实是犯了个不小的错误。他低估了敌人的实力,决策上出了岔子,最关键的是,他还不在现场指挥。这三条错误,他是怎么也推不掉的。虽然有人说他“出卖越南”,但这话说得有点过了。毕竟,到现在为止,也没个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他和中国有啥不正当的交易。但话说回来,他那天下的那道命令,确实让越军吃了大亏,挨了一顿重击。这责任,他得担着,也担得不冤。
如今越南人聊起那场战争,心里还是不太痛快。学校里讲的不多,政府方面也不太愿意多提,毕竟现在跟中国关系挺好的,谁也不想再去扯那些陈年往事。但在老百姓中间,情况就不同了。老战士们聚在一起,总会忍不住发几句牢骚,说当年要不是文进勇指挥失误,也不会败得那么惨。有的人还会把他跟武元甲比较,说武元甲再厉害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想想也是,武元甲打仗一向都很沉稳,文进勇这次确实是栽了个大跟头。
其实,这场战斗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时候,中越关系特别糟糕,苏联和中国之间也闹得很僵,越南就被夹在了中间,得选边站。中国打这场仗,不仅仅是为了给越南一个教训,更是要让苏联明白,咱们可不是好惹的。越南那边呢,因为有苏联在背后支持,就觉得自己挺牛的,能跟中国硬碰硬。可结果呢,苏联根本靠不住,他们自己也没准备好。文进勇啊,就是这场大战里的一个小角色,他走错了一步棋,结果就得让整个越南来买单。
文进勇这人吧,虽然不能说他是那种坏透顶的恶棍,但1979年那会儿,他做的那档子事儿,确实挺让人摇头的。先是降低了警戒,然后又跑到柬埔寨去了,这两手操作,直接害得越军栽了大跟头。说他背叛了国家,可能话说得有点重了,但要是说他没判断好形势,指挥上有问题,那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历史这东西,它就是这么实在,谁也别想把自己抹得太干净。说到那场战争,越南输得那叫一个憋屈,文进勇这事儿,也是咱们没法绕过去的一个点。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