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秘书

兴蓉环境非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秘书刘杰离任,年龄39岁在公司董事和高管中排12/12,薪酬71万元

9月6日,兴蓉环境公告,因工作调动,刘杰先生不再担任非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秘书职务。聘任胡涵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资料显示,刘杰,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生,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会计师。曾任成都市排水有限...

合百集团聘任39岁刘国恺为总工程师,代理董事长张同祥年薪最高61万,董事会秘书杨志春薪酬最低为32万

从年龄看,合百集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为50岁,年龄中位数为50岁,其中,非独立董事及党委副书记赵伟年龄最高为57岁,董事会秘书杨志春年龄最小为41岁。从薪酬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合计领取报酬492.32万元,平均薪酬...
他调战车师当政委几个月,上级空降干部,改任副政委,师长也换了“杨政委,您暂时别

他调战车师当政委几个月,上级空降干部,改任副政委,师长也换了“杨政委,您暂时别

他调战车师当政委几个月,上级空降干部,改任副政委,师长也换了“杨政委,您暂时别拆行李了,最新任命下午就到。”——1949年12月下旬,天津郊外的战车师营部里,话音刚落,门口传来汽车喇叭声。那封盖着鲜红印章的调令,很快改变了几个人的去向,也映射出新中国建军初期干部流动的节奏和逻辑。平津战役尘埃落定后,四野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战车师。编制亮眼:6500多人,两装甲团、一战车团、一对空火炮团,清一色的机械化装备,全师是一支高配机动拳头。当时曾克林从44军副军长位置调来当师长,政委人选则落在了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秘书长杨永松身上。表面看,副军长带师长,政治机关骨干管政工,这套班子搭得稳;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杨永松到任时,时间是1949年春末。此人此前因肝炎在大连治疗了近一年,大仗没赶上,筋骨需要重新适应高强度节奏。可他一句“愿到野战军”仍然打动了组织。入关后,他迅速投入训练,长期泡在坦克发动机旁,衣服常被机油染成斑驳墨绿。有人打趣:“杨政委的军装比战车还黑。”他只是笑,继续盯着油门、变速箱、火控瞄具这些新鲜玩意儿。不过,战车师组建不足三个月,就迎来第一次人事地震:曾克林接到命令,去空军筹建航空混成旅;134师师长黄鹄显火速接棒战车师。师长换人尚在预料之中,真正出乎意料的是政委岗位。总部调来刘何——特种兵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有多年炮兵教育和实战经验——直接担任政委。杨永松被告知改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中有句话:“一纸调令,胜过千言万语。”但调令背后自有逻辑。刘何1939年就在八路军炮兵团搞教育,枪炮结合、机械原理驾轻就熟;抗战末期,他进入炮兵学校做政治部主任,后来随校迁往东北。他同样懂党务,但对重火力装备更娴熟。战车师属于全新兵种,组织当然希望军政主官都对机械化有“硬核”认识。与其说是“空降”,不如说是把更合拍的齿轮嵌进机器。面对职务调整,营区里暗潮涌动。有人窃窃私语:“杨政委身体还没完全恢复,上面是不是不放心?”也有人表示理解:“刘何搞炮的,坦克也归装甲火力范畴,肯定吃得开。”至于当事人,杨永松只是对贴身警卫员说了句:“职位是船,任务是河,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撑。”值得一提的是,四野特种兵纵队未随主力南下,因为考虑到江南水网阻碍机械化机动,中央决定让这支装甲力量先在京津练兵、担负首都卫戍,并参加开国大典阅兵。正因此,尽管战车师官兵渴望再赴战场,却只能在炮口和履带上打磨纪律。刘何到任后,第一道命令便是重新梳理技术训练大纲,把坦克驾驶、炮射击、战场抢修三项当做“日资产量化”,每晚汇总数据,第二天训风立竿见影。杨永松在旁协助,重点抓思想动员、纪律细节,两人配合倒也顺畅。1950年春,装甲兵领导机关组建,战车师改称坦克第一师。人事又起波澜,刘何调去装甲兵总部,杨永松再度升任政委。然而此时抗美援朝烽烟点燃,坦克一师奉命入朝。因健康尚未100%恢复,加之需要留一支指挥班子在国内负责补充与维修,军委决定让他坐镇沈阳后方。有人觉得遗憾,他却说:“前线需要炮火,后方同样需要脉搏,缺一不可。”坦克一师入朝后,在平壤西北和价川地区参战,为步兵集团突破提供火力屏障。虽然杨永松没亲临炮火,但指挥所高负荷运转,补给线一旦延误,前线坦克就可能变成“铁棺材”。为保证油弹不断线,他夜里常守着电话到凌晨,出现空当才揉揉眼皮,对值班参谋示意继续记录。参谋后来回忆:“老政委抓后勤,比抓政治工作还苛刻。”战事结束,师部回国整训。1955年授衔,杨永松佩戴少将军衔,那枚星徽是对多年奔波的肯定,也为那段职务起落画下注脚。1957年,他又被调往北京军区工程兵,后来升任政委。有人问他感受,他淡淡回应:“军装穿久了,就像履带压过泥土,留下痕迹就够了。”八个字,道出几十年军旅酸甜。回看1949年那封调令,它虽只将“政委”两字挪了一个格,却折射出当时解放军快速成建制、成体系的现实需要。干部能上能下、专业与政治并重,是军事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必然。正因如此,战车师在短短几年里完成对坦克兵的初步探索,为后来装甲兵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换言之,干部流动频繁并非个人遭遇的悲欢离合,而是新中国国防大厦迅速砌墙、立梁的工序之一。杨永松、刘何、曾克林等人,正是在这种“随处可岗”的节奏里,向外界展现了那一代军人的坚韧与适应力。干部的椅子可以变,使命却不会松弛半分。这,或许就是那段岁月留给后人的最清晰坐标。
王思聪曾经公开说过:“我父亲没给过我5亿,他每一次给我钱都是1000万,或者20

王思聪曾经公开说过:“我父亲没给过我5亿,他每一次给我钱都是1000万,或者20

王思聪曾经公开说过:“我父亲没给过我5亿,他每一次给我钱都是1000万,或者2000万,最少的500万。他没什么文化,也不会说英语,就是有点小钱。”王思聪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每个月生活费都是定好的,有一回想买奢侈品,钱不够,初恋就这么飞了。直到16岁那年,他偶然看到老爹接受采访,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穷小子”。这事儿对他的打击可不小,算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转弯。回国后,王思聪想进自家的公司,结果到了老爹办公室,被女秘书给冷落了,那叫一个尴尬。这事儿让他明白,“能力”和“身份”可不是一回事儿。从那以后,他就用老爹给的钱创业,每次都是大几百万、上千万的给,可不是外面传的5亿。他自己说,这些钱让他搞起了普思投资和IG电竞俱乐部,最后还在投资和电竞圈混出了名堂,证明了自己可不是个只会花钱的“败家子”。王思聪一开口,那可是炸了锅了,不光是因为他说的那数字惊得人下巴都快掉了,更逗的是他用了股“凡尔赛宫”级别的炫耀法,把财富和成长那点事儿说得跟绕口令似的。他说自己老爹“文化程度不高,英语更是一塌糊涂”,结果愣是从一无所有混成了全球响当当的大款,这反差,简直比吃火鸡面还刺激!王思聪这么一来,既拿自家老爹开了个小玩笑,又对着大家的传统想法来了个大挑战。这家伙用实际行动摆明了:钱是好东西,但得有眼光和胆子才行。他说得那叫一个云淡风轻,可咱们这些吃瓜群众听完,不得不对“富二代”这个帽子底下的故事多琢磨琢磨了。
特郎普可能是真的病了。据白宫女秘书讲,总统特郎普最近几天老是提不起精神来,走

特郎普可能是真的病了。据白宫女秘书讲,总统特郎普最近几天老是提不起精神来,走

特郎普可能是真的病了。据白宫女秘书讲,总统特郎普最近几天老是提不起精神来,走路也没有力气,记者们老问总统为什么好几天没有消息了。白宫就这个问题专门开了一个会,开完后由万斯向外界发布。结果他的一句“如果总统遭遇可怕你悲剧,我有能力接班当总统”。这句话一下子把记者吓住了,这相当于把特郎普的真实情况向外界公布了。
外媒今天(9月1日)报道:“台湾安全部门知情人士透露,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前秘书

外媒今天(9月1日)报道:“台湾安全部门知情人士透露,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前秘书

外媒今天(9月1日)报道:“台湾安全部门知情人士透露,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前秘书长李乾龙等将出席九三阅兵。民进党立委批这么做是敌我不分,伤害台湾人民感情。”评几句:民进党以“敌我不分”为名阻挠国民党人士赴大陆参加九三阅兵,实则暴露其“台独”本质。抗战胜利是两岸共同记忆,洪秀柱、李乾龙等出席阅兵,是对历史的尊重与民族认同的彰显。民进党当局篡改课纲、美化殖民,却对纪念活动横加干涉,既违背民意,也与国际社会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主流背道而驰,终将遭历史唾弃。

去敲领导的门,半天不开,我准备推门进来,发现反锁了。我又敲了还是不开,转身就走,

去敲领导的门,半天不开,我准备推门进来,发现反锁了。我又敲了还是不开,转身就走,领导慌慌张张的出来,问我啥事,我说:有个紧急文件,需要你签字。这时我看见领导的女秘书慌慌张张的从他办公室出来,领导神色张皇的叫我进办公室,把文件签了,领导说:刚才在商量点事情。我说:我啥也没听见。领导说:和你没关系,关于调级的事情。我故意愣了一会儿,我说:又要调级?领导不说话,我故意说:不好意思,我多嘴了,我知道这事轮不到我多嘴,更轮不到我头上,我先去忙了。领导说: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话不该说。我说:您的话我记住了,我这人爱认死理,爱实事求是,有啥说啥,不会撒谎,这毛病我会改。领导恨不得活吞了我,从他办公室出来,我故意去休息厅,和大家喝咖啡闲聊,正好领导也来了,我看见领导了,故意神秘兮兮的和旁边同事说话,领导假装咳嗽一声,大家很识趣的散了。领导叫我留下,有事情问我,领导说:刚才聚在一起干嘛呢?上班时间不知道该干啥?我说:和同事闲聊几句,他们好像都知道调级的事情,听说我有希望。但是我不抱希望,我知道我自己的能力。领导说:知道就好,别整天就知道八卦。我说:要有八卦我才八卦啊!不然我拿啥去八卦?领导瞪大眼睛看着我,我说:我先去忙了。调级下来了,果然我升职了,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我说:谢谢您,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有些事情,烂在肚子里,也不会说出去,您永远是我的好领导,我的榜样。从那以后,我的工作很顺利,领导没有为难我,这个秘密虽说是我无意撞见的,我承认我利用了一下,但是我没对任何人说过。有些事情,不要多嘴,对自己,对别人都好。
绍伊古的话,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9.3阅兵临近,俄罗斯安全秘书绍伊古向中国

绍伊古的话,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9.3阅兵临近,俄罗斯安全秘书绍伊古向中国

绍伊古的话,不可全信,但也不可不信!9.3阅兵临近,俄罗斯安全秘书绍伊古向中国发出警告。绍伊古近期说西方情报组织,试图破坏中国西部边界稳定。具体信息如下:《俄罗斯公报》上撰写了一篇与阿富汗有关的文章。文中指出,根据俄方情报评估,目前在阿富汗境内大约有20个国际恐怖组织,武装分子超过2.3万人,目前阿富汗临时政府正在努力清剿。但这些恐怖分子转移进入阿富汗的幕后黑手正是西方情报组织,西方正计划以这些人为主力,长期破坏中国、俄罗斯、伊朗的边境地区的稳定。先不管这个信息是真是假,但这个消息从逻辑上完全说的通。我们相信我们的国防力量和边境反恐能力,但是一定注意不能“老虎打盹”。尤其是9.3大阅兵来临之际,要绷紧边境反恐这根弦,维护边境安全和稳定。不给敌人可乘之机来恐吓你,恶心你。
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

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

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委员长将会访华出席9·3的消息。这个信号就很有意思了,可以直接引出两个问题:一是中方是否有意撮合朝韩之间的会面?二是李在明为什么在明知金出席的情况下,错过了这一次会面的机会呢?先说说第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有没有撮合的心思?答案其实很明显这些年,中国一直是半岛和平的“搭台人”。从最早的三方会谈,到后来的六方会谈,中国从来没闲着,不是瞎忙活,就是想让半岛别打起来,还能顺顺利利实现无核化。现在的时机多难得啊!李在明刚当上韩国总统,他本身就想和朝鲜改善关系;另一边,特朗普也重新回到美国政坛。这时候要是能聊起来,半岛的紧张劲儿肯定能松一松。更关键的是,要是中国能抢在特朗普动手之前,把朝鲜和韩国拉到一块儿说话,那中国在半岛的话语权自然就稳了。毕竟先把“和平的局”搭起来,后面不管谁想插手,都得先看看这个局的规矩。再看第二个问题,李在明为啥要错过?他又不是傻,肯定有自己的难处。首先,他刚当总统没几天,家里的事儿还没捋顺呢!韩国现在的经济啥样?出口一个劲儿往下掉,工厂开工都难,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饭碗能不能端稳,不是和朝鲜见不见面。这时候要是不管经济,先跑去搞外交,国内的人肯定不买账。其次,韩国国内的保守派眼睛都瞪圆了,就等着抓李在明的小辫子。之前进步派想和朝鲜搞好关系,保守派就老骂“太软了”“卖国家利益”。李在明要是没准备好,突然和金委员长见面,保守派肯定会闹翻天,到时候他这个总统位子都坐不稳。还有美国那边的事儿。特朗普之前就老逼韩国多掏钱养美军,还看不上韩国想“自己做主”的想法。现在李在明要是贸然和朝鲜见面,特朗普说不定会翻脸,到时候美韩同盟出了问题,韩国更难办—毕竟现在韩国还得靠着美国的安全保障,不敢随便得罪。更重要的是,李在明团队对朝政策还在“试水温”。他们虽然说了要重启南北边境的联络电话,可到底怎么和朝鲜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怎么平衡对朝关系和美国的关系,内部还没商量好。从“知道消息”到“真的见面”,得总统府、外交部、国防部一起点头,现在这些部门还没拧成一股绳,李在明自然不敢冒然行动。当然,这里面还有朝鲜的心思。金委员长愿意访华、去9・3活动,本身就是释放善意—之前朝鲜就说过,只要韩国不搞对抗,愿意坐下来平等对话。现在韩国知道了消息却没动静,朝鲜心里肯定也有数了:接下来说不定会先从民间交流入手,比如重启边境的旅游、贸易,再试试韩国的诚意。说到底,姜勋植这次透的消息,就是半岛局势的一个“放大镜”—中国在主动搭和平的台,朝鲜愿意上台,韩国却还在台下犹豫。接下来能不能有转机,就看李在明能不能快点把国内的事儿理顺,别再错过中国搭好的这个窗口。毕竟半岛和平不是小事:不打仗,朝鲜能安心搞发展,韩国能不用整天担心安全,中国东北边境也能安稳,甚至整个东北亚的经济合作都能顺起来。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李在明要是再犹豫,下次想找这样的机会,可就难了。所有人都在盯着—接下来这几步,不管是中国、朝鲜还是韩国,走对了,半岛就能往和平再迈一大步;走错了,之前缓和的局势说不定又要紧张起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一步都得拎清楚轻重。
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

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

8月28日下午,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正式确认了消息,那就是韩国已经事前知道了金委员长将会访华出席9·3的消息。这个信号就很有意思了,可以直接引出两个问题:一是中方是否有意撮合朝韩之间的会面?二是李在明为什么在明知金出席的情况下,错过了这一次会面的机会呢?从2003年六方会谈时中国就开始扮演半岛问题的“和事佬”,当时为了让朝美坐下来谈,中方甚至自掏腰包给朝鲜提供重油援助。如今二十年过去,中国推动对话的套路其实没变,用经济牌做杠杆,用地缘优势当筹码。就像2024年中朝宣布“友好年”搞了几十项合作项目,表面看是兄弟情谊,实则是给半岛局势上了根“保险丝”。这次9・3活动正好卡在两个关键节点上:一是李在明所在的进步派刚上台半年,二是特朗普卷土重来当美国总统。这两人可都是半岛问题的“变量”。李在明刚上任时支持率还有65%,结果8月跌到51%,保守派天天在国会骂他“亲朝卖韩”。而特朗普更绝,2025年4月公开说要重启与金正恩的“特金会”,还暗示要在朝鲜建高尔夫球场,摆明了要抢中国的风头。中方一看这架势,得赶紧在特朗普出牌前把朝韩对话的台子搭起来,不然等美国掺和进来,中国在半岛的话语权又得被稀释。再看李在明这边,他不是不想见金委员长,实在是国内这摊子事太闹心。驻韩美军基地土地所有权的事还没摆平,特朗普又要求韩国分摊更多军费,光这两项就够他焦头烂额了。更要命的是,保守派最近天天在青瓦台外头举牌子抗议,说李在明“给朝鲜递投名状”。要是这时候真跟金委员长见了面,第二天韩国各大报纸头条肯定是“李在明卖国求荣”。政治人物嘛,有时候面子比里子重要,尤其是在支持率像坐过山车一样的时候。从经济账来看,中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2024年中韩贸易额刚突破3280亿美元,半导体占了大头,可美国三天两头要求韩国限制对华出口芯片。要是半岛局势一紧张,三星、现代这些韩国企业肯定得缩手缩脚,到时候中国的供应链也得跟着遭殃。所以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促成朝韩对话,用稳定的局势拴住韩国的经济命脉。就像2017年萨德事件后,中国让韩国旅游业损失了150亿美元,这招“经济休克疗法”让韩国至今心有余悸。不过这里面也有个悖论:中方越想促成对话,朝韩反而越谨慎。朝鲜那边对韩国的军事演习一直耿耿于怀,而韩国军方最近又在搞什么“自由护盾”联合军演,光飞机坦克就出动了上千架次。这种“一边谈一边打”的套路,其实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就像2018年平昌冬奥会期间,朝韩搞了个“共同入场”,结果不到半年就因为军演问题闹掰了。政治这玩意儿,有时候就像小孩过家家,今天拉手明天打架。还有个细节值得玩味:韩国总统秘书室长姜勋植是在8月28日确认消息的,而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是9月3日,中间正好隔了个周末。这种时间差很有意思,既给了各方反应的空间,又不至于让消息过度发酵。这让我想起2019年板门店会晤时,特朗普突然跨过军事分界线,事前也是只提前了几个小时通知韩国。政治舞台上的“突然袭击”,往往是精心策划的结果。最后再说说特朗普的搅局效应。这位老兄2025年刚上台就宣布对韩国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还威胁要撤走驻韩美军。李在明夹在中美之间,既要讨好美国爸爸,又不想得罪中国金主,这种“走钢丝”的滋味可不好受。要是这时候跟朝鲜走得太近,特朗普说不定会在贸易谈判上给韩国穿小鞋。毕竟在商人总统眼里,半岛和平不如关税壁垒实在。综合来看,中方这次撮合朝韩对话,有点像在下一盘“先手棋”用9・3这个历史节点当棋盘,用经济合作当棋子,试图在特朗普出牌前锁定主动权。而李在明的“错过”,与其说是战略失误,不如说是国内政治生态的必然结果。就像六方会谈时期,中国能促成协议却挡不住美国的制裁,有些事,不是你想撮合就能撮合的。政治这玩意儿,有时候就像黄河里的泥沙,你越想挖干净,它越源源不断地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