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石油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周一表示,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周一表示,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周一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之前看美国处理国际事务,总爱摆出“世界警察”的架子,别国都得听它的,尤其是经贸上,动不动就拿加关税、搞制裁说事儿,谁要是不顺着它的意思来,轻则威胁重则动手。就像之前制裁俄罗斯的时候,美国把话说得特别死,逼其他国家不许买俄罗斯的能源,连德国想买俄气维持国内供暖供电,都被美国明里暗里怼,后来北溪管道出事儿,美国那边还透着股幸灾乐祸的劲儿,那时候可没见它提什么“尊重别国国内事务”。可这次倒好,中国买俄罗斯石油,贝森特居然说“美国不会加征关税,这是他们的国内事务”,转头却让欧洲给同样买了俄石油的印度加关税,这前后反差也太明显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国不是突然懂礼貌了,是真的管不动中国了。要知道,以前美国对中国也没这么“客气”。前几年搞贸易战,上来就对中国几千亿美元的商品加关税,以为能靠这招逼中国让步,结果呢?中国该反击就反击,对美国的农产品、能源产品也加了关税,美国国内的农场主、企业主叫苦连天,通胀还跟着飙升,最后只能偷偷取消一部分关税。这事儿就说明,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能让美国随意拿捏的国家了——现在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很多产业链都离不开中国,小到日常用品,大到新能源、稀土这些关键领域,美国不少产业都得靠中国供应链。要是美国真敢在买俄石油这事上对中国加关税,中国反手就能在这些领域反制,到时候美国自己的经济都得跟着受影响,更别说维持它那所谓的“霸权”了。而且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的态度从来都是寸步不让,这一点美国早就领教过了。之前美国总爱派航母去南海晃悠,想秀肌肉施压,中国直接派军舰抵近监视,战机也随时待命,一点没给美国留面子;台湾问题上,中国更是划清了红线,美国嘴上喊着“挺台”,实际连官方层面的“台独”都不敢支持,因为它清楚,一旦真的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后果不是美国能扛得住的。现在买俄石油这事,本质上就是中国的正常经贸合作,美国要是敢插手,等于又往中国的红线跟前凑,它心里也犯怵——万一真把中国惹毛了,南海、台湾那边再出点事儿,美国两头应付不过来,霸权地位说不定都得动摇,所以才赶紧找个“国内事务”的借口退了步,其实就是怕了。可对待印度,美国的嘴脸就完全变了。同样是买俄罗斯石油,美国不自己动手,反而让欧洲给印度加关税,这算盘打得也太响了。印度虽然也是个大国,人口多、市场也不小,但跟中国比起来,实力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印度的很多出口产品都依赖欧洲市场,比如纺织品、软件服务,要是欧洲真听美国的加了关税,印度的这些产业肯定得受重创,到时候印度连反驳的底气都没多少。美国就是摸准了印度没什么反制能力,才敢这么提——说白了就是柿子挑软的捏,对能跟它抗衡的中国不敢惹,对弱一点的国家就随意施压,这跟它以前制裁委内瑞拉、古巴的套路一模一样,只要对方没本事反抗,它就敢随便拿捏。美国之前还说“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这话听着挺横,其实就是承认中国已经强大到它无法掌控了。它所谓的“称霸”,本来就是靠欺负弱小、压制对手来维持的,可现在中国的实力让它压不住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印度这些国家身上找补。可这种双标做法,明眼人都看得透——美国哪里是尊重“国内事务”,只是怕惹到硬茬子;哪里是想维护什么规则,只是想继续欺负弱国罢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也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中国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了美国的“收敛”,虽然这种收敛是被迫的,但也说明一个道理: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不被别人指手画脚。而印度这些国家,说白了就是美国维持霸权的“牺牲品”,美国想通过施压印度,既敲打了买俄石油的国家,又不惹中国,可它忘了,这种做法只会让更多国家反感——谁也不想哪天自己成了下一个被拿捏的对象。信源:欧联网贝森特:如果欧洲不率先行动美方不会对华加征俄油关税
美元为什么走弱?虽然美国科技还是世界第一,最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新能源革命被淘汰了,

美元为什么走弱?虽然美国科技还是世界第一,最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新能源革命被淘汰了,

美元为什么走弱?虽然美国科技还是世界第一,最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新能源革命被淘汰了,虽然美国页岩气技术好,油气充足,但在能源电力化面前,肯定是落后的,石油时代税的石油最多,国家更富裕,全面进入电力化时代,谁用电多生产成本更低,谁富裕得更快,尤其像美国110伏的电压。速度就全面慢了一半!虽然现在美国的工业用电确实比我们便宜太多,我们的电费太贵主要还是电网垄断造成的!因为垄断,储能市场未来巨大空间,最后就像抖音一样,都不看电视了,最后都用民营储能电费还能便宜很多!现在光伏发电就只一毛,储能可能需要一两毛,电价成本不会超过三毛,让垄断企业这么一整就是五六毛,工业用电更加离谱一两块!储能最重要的就是逆变器和电池,电动车普及,一台磷酸铁锂电池可以重放三千次,充放五百次就能跑一二十万公里,衰减到百分之七十还能剩2500次可以做储能用!

中国石油淄博公司:党建红引领业绩红,党业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中国石油淄博公司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红”深度融入经营“业绩红”,通过发挥党委统筹引领、支部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1-8月,分公司复合剂销售同比增长200%,尾气...
新能源车是国家战略,33年前就已布局,目标就是美石油霸权

新能源车是国家战略,33年前就已布局,目标就是美石油霸权

新能源车是国家战略,33年前就已布局,目标就是美石油霸权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觉得国家发展新能源车是因为拼不过国外车企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底盘,这才只能改赛道?我可以说的直白点,这么说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1992年国家发改委便接受钱学森提议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3年,这是我们一个长远的布局。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燃油车确实已经落后于时代。这就像诺基亚一样,哪怕它再好用,待机时间再长,可给你一台诺基亚,你会用吗?新能源汽车也是一个情况。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迅速成为工业强国和科技强国有着莫大的帮助,我给各位详细解释一下,大家就知道了。从用车的角度上来说,很多汽车博主已经做的非常详细,这里不再详述。我要说的是,未来谁能掌握能源,谁就能掌握这个世界这个命题。美国现在强大吧,靠着美元收割全世界,而美元绑定的就是石油。为什么叫绑定石油呢?是因为石油是全世界没办法缺少的能源,没有石油作为能源,全世界的工业国家都要趴窝。直到现在也是这样,在美元霸权和石油霸权的体系下,全世界人民都要忍受着美国的剥削和压迫,但中国绝不想忍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直接抢不行,不划算,所以只能通过和平方式来,要重新发展另一项产业,为全世界寻找新的替代能源,而目前来看,最好的能源就是电能。所以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用电和发电强国,上一个月我们国家用掉了日本一年的发电量,这下子算是创造了记录了。要命的是就算这么发电,但我们还是嫌不够用。因为我们要发展AI技术,这可是妥妥的电老虎。没有大量的水电站核电站,我们凭什么发展AI。就算你不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未来,那总该认为AI是未来吧。而AI的发展,就必然会成为人类下一个起飞的支点。这样就明白了吧,谁掌握了近乎无限的电能,谁就能掌握AI,谁的大模型训练的也就更快,谁就能在这个世界上掌握科技上的话语权。电能有个问题,发出了电如果用不完,这些电就只能浪费,我们又该怎么办?只要我们有无数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就不必担心这种问题,发出的电能,自然会由无数新能源汽车车主来使用。至于这些新能源车主,不光可以用电,而且可以在国家电网需要用电的时候,再将电反馈给国家电网来赚取差价。这就相当于每一个汽车又变成了储能站的作用,可以调节我国的电力分配。你看这样一来,我们的电力是不是也就不浪费了,车主也有钱赚,国家电网也可以进行合理调节,永远不必担心电力出现问题。就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电能大国,将电力卖到周边各个国家中,然后赚他们的钱。最关键的是,我他们结算的时候是用人民币结算的。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招,用人民币结算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打破美元的霸权垄断,会慢慢将电力和人民币绑定起来。让人民币成为下一个美元。这样能明白了吧?美国人现在搞的是石油霸权和美元霸权,而我们将来搞的就是电力领先和人民币领先。当然你要说这是霸权,我也无所谓,那我们就喜欢称霸嘛,我们称霸了上千年,继续称霸又怎么了?新能源汽车,只是我们如此辉煌战略的一部分而已。国外的燃油车确实很好,我们确实超不过,这是谁也没办法洗白的事情。但是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却不是仅仅为了弯道超车,这眼光就太狭窄了,所以这点咱必须要搞明白,眼光要向前看。
特朗普想要“吃软饭”哥伦比亚不幸被美国盯上了9月15日,美国取消哥伦比亚作为

特朗普想要“吃软饭”哥伦比亚不幸被美国盯上了9月15日,美国取消哥伦比亚作为

特朗普想要“吃软饭”哥伦比亚不幸被美国盯上了9月15日,美国取消哥伦比亚作为禁毒盟友资格自从美国大批舰队部署加勒比海,对委内瑞拉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恐吓,袭击,打着的口号当然是禁毒了。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选择硬钢美国。众所周知,美国的目的根本不是禁毒,而是想要石油和矿产。中国早已抢先一步与委内瑞拉达成石油合作,在马拉开波湖投产的自升式浮动石油生产平台,目标是把日产量1.2万桶提高到6万桶。与此同时与在哥伦比亚加强在边境合作部署2.5万名官兵,作为抵抗美国的桥头堡,委内瑞拉得到了墨西哥与哥伦比亚大力声援。因为他们两个深深知道在拉美处境,也清楚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现在特朗普看委内瑞拉这口饭有点硬,不太好吃。开始“惦记”哥伦比亚了,也想老太太吃柿子,找软的捏!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表示,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表示,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但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这回印度人总算满意了,以前美国制裁我们的时候印度人觉得美国人只重视中国人不重视他们,现在满意了,美国人开始把印度人放在重点上了美国这思维就对了,既然管不了中国就别管。南海,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知时务肯放手,好好当你的霸王爷。要是惹恼中国,连霸王爷都没得当。由此可以理解出:世界上比美国强大的国家,美国不敢惹;而比美国弱的国家,必须要听美国的。所以我们国家真的是强大了!
为什么沙特富得流油,却从没有国家去打沙特的主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沙特太有钱了!

为什么沙特富得流油,却从没有国家去打沙特的主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沙特太有钱了!

为什么沙特富得流油,却从没有国家去打沙特的主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沙特太有钱了!这个躺在石油金矿上的国家,硬生生用“钞能力“给自己套了七层护甲:军事上堆满美式装备,外交上绑定中美俄,经济上掐着全球能源命脉,宗教上捏着伊斯兰世界心脏。这种全方位防护,连五常看了都得掂量掂量。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石油资源丰富得让人眼红。从1938年发现石油开始,国家经济就靠这个起家。到现在,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占全球17%左右,位居世界第二。每天出口原油750万桶左右,供应全球市场五分之一。石油收入占政府预算六成多,出口收入七成左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四成半。私营部门贡献四成,但外资工人占私营就业八成。国家总资源估值34.4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在中东排第二,阿拉伯世界第一,全球第18。石油资金让沙特从部落社会变成现代国家,建起大城市,发展教育医疗。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9%,高于全球平均5%。农业上,自产枣椰子、乳制品,还从国外买地搞生产,因为本地水资源短缺,饮用水一半靠海水淡化,四成靠地下水,一成靠地表水。旅游业也成支柱,2012年访客1430万,既有宗教朝觐,也有休闲游。沙特是G20中唯一阿拉伯国家,高收入经济体。这些财富积累,让沙特在国际上更有底气。沙特用石油钱给自己加固防护,最明显的是军事方面。国防开支全球第七,2024年80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7%。军队有12.7万现役军人,国家卫队13万,准军事力量2.45万。武器主要是从国外买,2019到2023年是全球第二大武器进口国,美国武器占美国出口12%。有先进空军、海军、陆军,还有战略导弹部队。沙特参与也门冲突,2024年派兵2500人。这些力量让沙特在中东有威慑力。外交上,沙特玩得聪明,绑定大国。跟美国是战略伙伴,从二战后就合作,美国提供安全保障,沙特供应石油。2017年签3500亿美元十年军售协议。但关系也有起伏,美国批评沙特人权,沙特不完全跟美国走,比如不完全制裁俄罗斯,还跟中国深化合作。中国是沙特最大石油买家,2025年进口占沙特出口近四成。2022年签全面战略伙伴协议,提升关系。沙特还跟中国合作核电、基础设施。跟俄罗斯,在OPEC+框架内协调油价,2024年6月延长减产到2025年。尽管乌克兰冲突,沙特保持中立,2022年拒绝美国增产要求,转而平衡利益。沙特跟中国、俄罗斯合作能源、科技,还在2024年跟中国公司签协议,本地化可再生能源部件到2030年75%。这种多边关系,让沙特成大国利益交叉点,谁动它都得想想牵连。经济防护是沙特的核心武器。石油生产能力12百万桶每天,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第一大出口国。OPEC+里沙特带头,控制产量稳油价。2020年俄沙油价战后,双方合作更紧。沙特有闲置产能,能快速调整供应。2019年石油设施遭袭,供应减570万桶,油价涨近20%,全球经济晃荡。沙特快速恢复,显示掌控力。任何国家想打沙特主意,先得算算能源中断的账,油价飙升会让各国经济遭罪,股市跌,企业成本涨,央行得忙活。宗教地位是沙特软实力。守护麦加和麦地那两大圣地,每年朝觐250万人以上。沙特在伊斯兰世界有中心位置,动它等于惹全球近20亿穆斯林不满。沙特用宗教影响力稳固盟友,推动伊斯兰团结。沙特知道石油总有尽头,所以推2030愿景,投资新能源、旅游、科技、金融。建经济城如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开发贾富拉气田,2024年新增15万亿立方英尺储量,启动计划晚2025年。非油产业占比升,2021年电商市场80亿美元。沙特还投资国外农业,买美国、阿根廷、非洲土地,保粮食安全。这些转型让防护更稳。沙特安全不是运气,而是靠石油钱建的多层体系。军事堆美式装备,外交绑中美俄,经济控能源命脉,宗教握伊斯兰心脏。这种“钞能力”防护,让五常也得掂量。沙特平衡大国,促地区稳定,推动能源公平。这模式在中国看来,体现了发展中国家自强,靠自身资源谋和平。
2025年9月上旬,中东局势又一次成了全球焦点。 这一次,卡塔尔的一个表态把

2025年9月上旬,中东局势又一次成了全球焦点。 这一次,卡塔尔的一个表态把

2025年9月上旬,中东局势又一次成了全球焦点。这一次,卡塔尔的一个表态把很多人都震住了。卡塔尔政府公开表示,正在考虑对那些在以巴冲突中站在以色列一边的国家,采取石油出口限制。虽然这话还没落到实际行动上,但已经足够引起全球能源市场和各国政界的关注。卡塔尔的这一步棋,说到底是政治信号大于经济操作。它本身也清楚,真要搞大规模禁运,自己也会受损,毕竟石油和天然气是它财政收入的命根子。但是,在中东局势越闹越大的背景下,卡塔尔显然想用手里的“能源牌”给自己在国际政治博弈中争取更多话语权。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到现在为止,卡塔尔没有公布任何具体的禁运计划,也没有点名说要“制裁”哪些国家。但是它的这番话,已经让很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中东局势对能源供应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后本就能源紧张,现在再加上中东局势不稳,卡塔尔要是一收紧供给,压力自然倍增。其实,卡塔尔表达这种立场也不是一时冲动。从2023年到2025年,它一直积极在巴以问题上发挥调解作用,还多次向加沙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问题是,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越来越频繁,西方国家对其支持却毫不动摇,这让卡塔尔觉得自己在外交场合发声没有什么实质作用。于是,它开始尝试用更实际的方式来表达立场。对于卡塔尔这番表态,西方国家的反应也比较谨慎。比如美国的国务院就表示,不希望看到能源变成地缘政治的工具,强调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这种说法其实也很常见,毕竟没人希望自己在能源方面被人掐脖子。到目前为止,卡塔尔没有进一步推出具体措施,也没有对某个国家实行真正的禁运或者减供。可以理解为,它现在还在试探阶段,看看西方国家会不会因此在巴以问题上做出一些调整。如果没有变化,它不排除继续加码的可能;但如果外交场合上有了一定缓和,它也可能停留在“表态”这个层面。总的来说,卡塔尔这次放话要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搞石油限制,其实是一次典型的“能源外交”操作。它既不是纯粹的威胁,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喊话。卡塔尔抓住了当前中东局势紧张、西方国家立场引发争议的时机,用能源牌来为自己和巴勒斯坦问题争取更多关注和发言权。这套操作能不能起作用,还得看接下来的局势发展。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卡塔尔的这番话已经让不少国家提高警惕。毕竟,能源是现代国家运转的命脉,哪怕只是一个小国发出可能“卡油”的信号,也足以引发市场波动。未来卡塔尔是否真的动手、会不会联合其他国家一起行动,目前还都没有明确答案,也没有官方时间表。就目前来看,这更像是一次精准的政治发声,表现出卡塔尔在地区政治中的鲜明立场。而这场围绕石油、外交和战争的多方博弈,短期内恐怕还看不到尽头。卡塔尔会不会进一步采取实际行动,哪些国家会成为可能的目标,西方在立场上是否有所调整,都是值得持续关注的焦点。至于卡塔尔自己也在衡量利弊,还没有下最终决心。不过,它已经成功把这个话题抛到了桌面上,接下来怎么发展,就看各方如何走棋了。参考:以色列空袭卡塔尔是中东局势转折点吗美国主导的安全架构受挑战——中华网
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表示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

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表示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

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表示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征收关税,中国将采取“果断反制措施”。到现在,西方国家还是揪着俄罗斯石油问题不松口,明明美国这边都已经松口,将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区分开来,认可我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供国内使用。可这些北约国家,还想着要对此展开二级制裁,将关税施加到我国身上,以逼迫我国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从而达成其所想象的,逼迫俄罗斯停止冲突。不过有一说一,我国是否购买俄罗斯石油,和俄罗斯是否停手,俄乌冲突是否结束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北约国家没有必要在这种事上费心。如果连正常的经贸合作都无法展开,那么其进行二级制裁,还有什么意义,再就是目前西方国家内部,针对此事都出现有分歧和矛盾,又怎么可能一致团结对外。美国这边是想制裁我国,但不敢出手,只好教唆欧洲国家出手,而欧洲国家有不少,都不愿意因为石油问题,和我国走上对立面,陷入一种僵持。希望北约国家能明白的是,正如林剑发言人所言,一但所谓的二级制裁展开,中国是一定会采取反制措施的,这些国家应该权衡一下,能否应对我国的反制措施。而且我国的态度很明了,无论北约国家如何施压,都不会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信息源:《外交部回应美国要求北约对华加税》光明网
(点评)美方接受中国购买俄石油属主权事务是进步正在举行的第五轮中美贸易谈判

(点评)美方接受中国购买俄石油属主权事务是进步正在举行的第五轮中美贸易谈判

(点评)美方接受中国购买俄石油属主权事务是进步正在举行的第五轮中美贸易谈判传出消息,美国财长贝森特日前表示,美国不会先对中国因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方加征惩罚性关税,理由是美方接受了中方坚持的”正常贸易往来属于主权国家的事务”的立场。这是美方首次公开对涉及”中国主权事务”的问题,采取了理性、正确的做法,值得肯定。众所周知,政经问题是无法完全分割的问题。国际间如何处理经济问题,往往会夹带思考如何处理政治问题。无论你是否认为或接受这样做是否恰当,但事实就是如此,因而也就不必过于纠缠。重点是,美国十分罕有地接受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属于中国的主权事务,这同样意味着,美国正在把”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与”是否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要对中国进行制裁”分开处理。美国曾以为,只要切断俄罗斯的收入来源,俄罗斯就难以维持已经延宕了三年又七个月的战争。美国甚至还以为,作为俄石油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如果制裁了中国,那么,莫斯科就不得不坐到谈判桌上。但事实上,按照中国的解释,中俄双方的能源贸易一直长期存在,不是俄乌爆发战争后才冒出来的,更没有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有”一日千里的变化”。中国一直按照自己的需求并考虑到能源市场价格,合理、有序地逐渐增加自己的进口。中国的能源采购,一直采用”多元化、看市价、按需求”的方式进行,没有投机行为,更不会牺牲自身而益他。就这点,美国知道,俄罗斯知道,世界都知道。退一步讲,那种以为断了俄罗斯的财路,莫斯科就会鸣锣收兵,也是过于天真或自恋了。现在,可以思考的空间是:如果美方可以接受属于正常经贸活动中的”中国主权事务”,那么,属于中国主权事务的台湾问题,美方又当如何处理呢?中美两国建交46年来,美国历届政府均明确表态,接受一个中国政策并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想必美方也一定非常清楚,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无论中国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任何国家均不得干涉。我想,最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还属台湾当局。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今天可以把中国的经贸事务与中国的主权事务合并考虑,明天又是否可以把中国的内政事务与美国的安全利益分开处理呢?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国家统一是中国必将实现的伟业。任何国家、任何势力和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台独势力试图挟洋自重、靠美国撑腰搞分裂祖国的图谋,一定不会、不能得逞。美方承认中方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是中国的主权事务,这是进步,是与中国相向而行的开始。当然,我们也希望,美方在确定属于中国主权事务的方面,应做得更多、更及时,且应做得更好。2025.09.16.中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