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电商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品质才是电商竞争的护城河

北京市已经形成龙头电商引领、骨干电商支撑、中小电商多点发力的发展格局,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沉浸式体验式消费等新模式表现活跃,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跨境电商试点持续深化,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首...
2025服贸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品质才是电商竞争的护城河

2025服贸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品质才是电商竞争的护城河

她指出,北京市已经形成龙头电商引领、骨干电商支撑、中小电商多点发力的发展格局,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沉浸式体验式消费等新模式表现活跃,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另外,跨境电商试点持续深化,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销售...
菜鸟CEO万霖:长期看好电商发展 持续聚焦跨境物流和科创赋能

菜鸟CEO万霖:长期看好电商发展 持续聚焦跨境物流和科创赋能

万霖认为,全球电商短期面临较多变化和挑战,但从长期来看,电商渗透率和商业形态演化推动全球电商持续增长。据他介绍,各国电商渗透率仍在普遍增长,B2B和B2C持续融合加速全渠道市场渗透,即时零售的爆发也带来了更高的消费...

中物联: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3点 继续创出年内新高

观点网讯:9月1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随着需求稳定增长,电商物流业务量持续上升,电商物流指数继续创年内新高。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3点,比上月上升0.3点,继续创出年内新高。电商物流指数已实现...
2025电商AI峰会大咖云集,共探AI赋能电商新未来

2025电商AI峰会大咖云集,共探AI赋能电商新未来

9月6日,目光汇聚杭州—2025电商AI峰会盛大启幕。本届峰会由森创启睿、近水思鱼、绘蛙、影刀RPA共同主办,以“聚梦想·向未来”主题,解锁“电商+AI”的实战密码,探讨行业未来趋势与商业新机遇。参与本次大会的有余杭区商务局...
美团回应骑手服上印“点男模”字样:工作服出自电商平台,非官方骑手

美团回应骑手服上印“点男模”字样:工作服出自电商平台,非官方骑手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工作服出自电商平台,并非美团官方骑手服。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图片 9月7日,有重庆市民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图片引发热议。图片显示,一男子身穿疑似美团骑手服的黄色服装在街头行驶,其背后印有“点...

大陈乡开展青年电商培训

本报讯(通讯员王逸琳)8月28日上午,浙江旺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培训室内,“巾帼赋能电商兴农”暨大陈乡青年电商培训班开课,30名学员围着授课讲师频频提问。此次培训班为期3天,紧扣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专门为...

直播专题培训助推宠物电商发展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讯(记者曾庆芳通讯员杨圣)近日,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举办宿州市宠物电商直播专题培训,进一步推动电商直播与宠物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宠物电商消费新场景,提升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运营与直播带货...

中国零售业9月景气指数升至50.6 电商领域表现亮眼

观点网讯:9月8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电商经营类指数重回扩张区间,其中电商在线总商品数指数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结束四个月以来下降趋势。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零售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尤其是电商领域表现亮眼。
#5万坑位费只卖出58双鞋#【#千万网红带货只卖出1单#:卖产品终究不是“卖面子

#5万坑位费只卖出58双鞋#【#千万网红带货只卖出1单#:卖产品终究不是“卖面子

#5万坑位费只卖出58双鞋#【#千万网红带货只卖出1单#:卖产品终究不是“卖面子”】“花5万元找千万粉丝主播带货,备货20000双只卖出58双鞋”……近日,媒体报道一网红带货“翻车”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该网红并非头回“翻车”。比如,有啤酒商支付了5万元坑位费+20%佣金,对方口头承诺售出6000-8000单啤酒,结果最终真实成交量仅1单,主播竟然还念错了商品名。更有商户发现,同一账号反复在直播间下单,又立马退单。网谚有云,“宇宙的尽头是带货”。“直播带货”之炙手可热、之趋之若鹜,可见一斑。只不过,带货的人多了,“买货的人”似乎不够用了。都知道直播带货“水”,谁曾想,居然能“水”到这个份儿上。堂堂千万网红,卖鞋只卖出58双,卖啤酒只卖出去1单,如此业绩,简直不能说惨淡,根本就是魔幻。这种“魔幻”,一面是直播间里的一派繁荣,另一面则是成交量的惨不忍睹,两相对比,真相与泡沫的碰撞,在那一刻有了十足的讽刺感。就整体大趋势看,直播带货的魔力是在消退的,其中“达人播”更是如此。这种变化,早就有迹可循,也是其来有自。相较于传统的平台电商,“达人带货”类的直播电商,品控始终要差不少。从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来看,就是货品良莠不齐,大量的杂牌商品、三无产品、劣质货品掺杂期间,于是乎购物犹如开盲盒,触雷的概率极高。中招上当的次数多了,网友自然吃一堑长一智,对于直播间购物的热情,不复以往。关于直播电商,深度祛魅确乎在发生。但这种祛魅,在供给侧与需求端,并不是同步、同频的。直观体现就是,有些消费者已经出坑,而一些商家还在跳坑。时至今日,网红说什么就信什么、卖什么就买什么、直播间里冲动下单的消费者少了,以往那种粉丝“无脑冲式”的情绪化购物少了。基于真实需要和比价逻辑的理性决策,在直播电商的客群心智中,渐渐又重新占据中心位置。其直接结果就是,纵使是大网红,带货也是“时灵时不灵”了。以往带货主播最暴利的赚钱途径,其实就是带货白牌、杂牌或者三四线品牌时所收取的“坑位费”或者“佣金抽成”。道理很简单:越是品牌力弱就越是没有议价权,就越是仰赖渠道,因而就必须为之支付更大的成本。最近几起案例中,商家重金请主播带货却根本带不动的鞋子、啤酒,就属于这类……翻车如此之惨,固然有被网红的注水数据、虚假“战绩”误导的因素,但更大的责任,或许还是在于商家自己,把直播带货神化了,把网络营销想简单了,却忘记了消费者最终要买的是产品,而不是网红的“面子”。一直以来,不少人都以为,粉丝量越大,商业价值就越大。但这个简单粗暴的逻辑遮蔽了现实的复杂与多变。近来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带货惨案”,都在重申一个被蒙蔽已久的常识,“关注者”未必就是“真粉丝”,更不一定是潜在的消费者。更何况,直播间里处处剧本,粉丝数据造假、销售数据虚构,并不新鲜,声嘶力竭的“热卖”,要的就是“氛围感”,如此草台班子,诚信状况如何可想而知。商家切不可想当然地,以一种机械、固化的“比例”来计算购买转化率,乃至草率地为之买单。就算要找网红带货,也应该更多根据除去退货之后的实际销售额支付佣金,而非傻傻提前支付坑位费。都说买的不如卖的精,怎么在网红带货这事上,有些商家比消费者还看不透呢?(安徽时评)图系AI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