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日本

有点像2009年大奖赛总决赛,第一场2-3荷兰,我:后面赢了俄罗斯日本德国还能拿

有点像2009年大奖赛总决赛,第一场2-3荷兰,我:后面赢了俄罗斯日本德国还能拿银牌。第二场0-3巴西,我:影响不大。第三场1-3俄罗斯,我:后面赢了日本德国还能上台子。第四场3-0日本,我:能上台子了。最后第五场1-3德国,。们乐观主义者真的有一种独特的美。​​​
电影《731》预售破亿,日本媒体坐不住了,国内某些人也坐不住了,日本极右翼分子开

电影《731》预售破亿,日本媒体坐不住了,国内某些人也坐不住了,日本极右翼分子开

电影《731》预售破亿,日本媒体坐不住了,国内某些人也坐不住了,日本极右翼分子开始慌了。电影《731》定档在9月18号上映,这一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本以为周四上映,再加上一些人抵制,票房不会太高。但万万没想到预售票房就超过1亿元。9月18号,6600万9月19号,1580万9月20号,1840万昨天电影发布恶魔的面具主题预告片,看得让人头皮发麻。里面的日本人跟《南京照相馆》里的日本摄影师伊藤秀夫一样,表面看似很友善其实都是一群恶魔,刷新了人类残忍的下限,丧心病狂都不足以形容。《731》这部电影将在全球上映,将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
大汉奸石平专门发了一个视频,用中文回应中国政府对他的制裁和世界各地华人对他的抨击

大汉奸石平专门发了一个视频,用中文回应中国政府对他的制裁和世界各地华人对他的抨击

大汉奸石平专门发了一个视频,用中文回应中国政府对他的制裁和世界各地华人对他的抨击。从视频看,这个人已经完全不识廉耻,不可救药。他对着镜头挑衅说,他就是主张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表示自己确实说过南京大屠杀“不是事实”,还说自己还会去参拜靖国神社,“凭吊日本先烈”。他声称世界各地华人骂他无所谓,制裁他也无所谓,反正他也不打算回中国了。要我看,这个大汉奸发这个视频,恰恰暴露了他的心虚。他如果对被制裁和被全球华人千夫所指真的不在乎,他就根本用不着发这个视频了,更用不着用中文说话。他在故作镇定,用怼来对冲内心的恐慌,在对抗中给自己壮胆,抑制往上冒的恐惧。坏人经常都是这样的:越害怕,话越多,既向别人也向自己证明“我没害怕,我好着呢”。石平的表现非常契合这样的心理学规律。石平现在算是被全体中国人和满世界的华人彻底恨上、盯上了。小日本右翼鼓噪的历史观、价值观能在这个世界上持续多久啊,早晚是过眼云烟。但是中华民族对大汉奸的定义和判决却会成为不磨灭的信号,有一根耻辱柱已经把他石平的魂绑上去了,他只要稍一恍惚,那根耻辱柱就可能从他的眼前闪过。对石平这个已经彻底泯灭良知的汉奸来说,这可能也算是小事了。对他更要命的是,被全球华人仇恨着,这会对他意味着多么巨大的现实压力场,意味着导致他厄运多么千变万化的诱因。石平声称他在日本过得很好,不受任何排挤,因为他今年7月刚当选了参议员,很多日本人也被他击败了。他在揣着明白装糊涂,日本人捧他,不就是在把他当汉奸利用嘛?日本右翼需要的就是他曾经中国人的那张嘴,他高呼南京大屠杀“不是事实”,多让日本人觉得很带劲啊:这可是你们中国人自己说的。汉奸的价值就在这里。叛徒嘛,从来就是利用利用。老胡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石平将会受到永久的诅咒,即使法律惩罚不了他,但还有天。由于他的选择,这个世界只有恨他、利用他、鄙视他的人,几乎不会有人真正尊敬他、喜欢他,他将是这个世界上遭到报应几率最高的人之一。那些报应将进入他的噩梦,并且在他的实际生活场景中若隐若现。老胡今天把这段话再重新说一遍。
怪不得山东外海有巨响,美国人已经把枪架在门口了中导系统突现日本,1600公里射

怪不得山东外海有巨响,美国人已经把枪架在门口了中导系统突现日本,1600公里射

怪不得山东外海有巨响,美国人已经把枪架在门口了中导系统突现日本,1600公里射程直指中国腹地!日前山东外海的惊天巨响终于揭晓——原来是我国最新反导拦截测试的震撼登场。美国同时在菲律宾吕宋岛和日本岩国部署导弹系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战斧巡航导弹搭配AGM-158隐身导弹来者不善,但我们的"金钟罩"早已准备就绪,专治各种低空突防。这场博弈早已超越军事层面,成为两国战略意志的终极对决。美方越是步步紧逼,我们越要亮剑相向。您觉得这场博弈将如何收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真知灼见!
中美一旦开战,大概率是没有回头路的,一旦冲突爆发,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没有退缩

中美一旦开战,大概率是没有回头路的,一旦冲突爆发,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没有退缩

中美一旦开战,大概率是没有回头路的,一旦冲突爆发,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没有退缩的余地。中国明确警告:美国若拉日本下水,就让他们尝尝14亿人民的力量。很多人都在说,中美之间一旦摊牌,就再也没有回头路。这话听起来很重,但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几十年来,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一个很直接的逻辑,把战场设在别人家门口。为此,它把军事基地和航母舰队部署到世界各地,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确保战火烧不到本土。这套打法让美国习惯了在远方解决问题。而在西太平洋,日本,就是这套体系里最关键的前哨站。中国没有兴趣在全球复制这套玩法,而是走了另一条路。它的目标非常实在,在自己的家门口,在那些攸关生死的关键区域,建立起一套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举妄动的防御体系。这套体系由高科技驱动,核心目的就是让任何想来这里动手的外部势力,都必须掂量一下自己是否付得起那个代价。这套思路的直接产物,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像东风-21D和东风-26这类导弹,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航母这种曾经的海上霸主,在第二岛链之内变成了高风险的移动靶子。再配合上歼-20、歼-16这些空中力量在家门口争夺制空权,中国事实上已经把战场的主导权拉回到了近海,彻底扭转了过去的攻防局面。现代战争打到最后,拼的还是工业家底。这一点上,美国模式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和平时期,它的国防工业依赖全球供应链,效率极高。但这种高度优化的体系也很脆弱。一架先进战机的精密零件,可能来自几十个国家,甚至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一旦全球贸易中断,生产线停摆就是分分钟的事。而中国常说的“14亿人的力量”,在战时真正意味着的,是一种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和一套独立自主的全产业链。从最基础的矿产资源,到最高精尖的电子元件,中国下大力气打造了一个内部循环系统。真到了极端情况,无数民用工厂可以迅速转为军用,爆发出惊人的产能。这种由体量、速度和韧性构成的工业后劲,本身就是一种不用说出口的威慑。在这场巨头博弈里,日本的角色最是尴尬和危险。地理位置和《美日安保条约》把它和美国的前沿部署绑得死死的。这意味着,冲突一旦打响,冲绳等地的美军基地,连同日本自卫队的相关设施,会是第一波被打击的目标,没有悬念。比常规冲突更让人不安的,是核升级的风险。尤其是高超音速武器的出现,让常规战和核战的界限变得异常模糊。想象一下,一枚无法拦截的导弹,在几分钟内摧毁了你的指挥中枢。在信息极度混乱的当下,你根本没时间去判断它携带的是常规弹头还是核弹头。这是一个可怕的决策困境。任何退让都可能被解读为崩溃的前兆,为了避免最坏的结果,双方都可能选择硬顶到底,最终被推上一条无法回头的升级之路。为什么会“没有回头路”?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备竞赛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国家生存方式和发展逻辑的迎头相撞。信息来源:《中美关系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刘晓明大使回应》,海外网。
中国以后不会再待见李显龙了?很多人还以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外交活动,错了!我

中国以后不会再待见李显龙了?很多人还以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外交活动,错了!我

中国以后不会再待见李显龙了?很多人还以为,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外交活动,错了!我觉得真相是当一个流着华夏祖先血液的人,选择在中国人民纪念国殇的时刻,去接受“仇人”的勋章时,他就已经不再是“朋友”了!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在东京的首相官邸,从日本时任首相石破茂手中,接过了“旭日大绶章”,这事儿本身可能就是个外交流程,但问题就出在时间点上。受勋发生在中国即将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性阅兵的大约一周前,那个时刻整个国家的情感,都沉浸在对三千五百万牺牲同胞的缅怀中,而这枚李显龙接受的“旭日大绶章”,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在日本看来,这是授予外国友人的最高级别荣誉之一,设立于1875年,代表着极高的认可,但在无数中国人眼里,这个来自昔日侵略者的“符号”。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出现,无异于在历史的伤口上撒盐,一个东西两种解读,在日本它是外交的“橄榄枝”,而在中国它是历史的烙印。这种认知的巨大鸿沟,是所有争议的根源,李显龙作为前任新加坡的国家领导人,他做决策首要考虑的肯定是自己国家的利益。有人分析他这么做,可能是为了维持和日本的长期关系,甚至有人更直接,说这是在向美日同盟递“投名状”,一种选边站队。而在中国民众眼里,他的另一个身份:“华裔血统”,却被无限放大了,大家普遍觉得,流着同样的血,李显龙应该更懂这种痛苦,更明白那段历史的敏感。这种期望超越了国籍,是一种基于共同文化记忆的情感投射,但李显龙的选择显然是让中国民众失望了,争议自然被推向了顶峰。这件事的后果出现了明显的分层,从国家关系的大层面看,风浪没有那么大,中新两国在经贸、科技领域的合作根基很深。这种务实的联系,不会因为其前任领导人,一个不友好的行为就彻底崩盘,生意可能还会照做,但在个人声誉的微观层面,李显龙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他在中国民众心中的形象,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失去了长久积累的信任和尊重,网上“不可原谅”、“不应宽恕”的声音铺天盖地,这种负面影响是实实在在的。可以预见未来由中国主导或参与的那些重大国际活动,无论是会议还是文化交流,邀请他的可能性都将大大降低。因为在组织这类活动时,公众情绪和历史敏感性是绕不开的考量,他的行为已经给自己贴上了一个,难以撕掉的负面标签。李显龙受勋这件事,远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失误,它提醒着所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华裔人物,在触碰重大历史节点时,必须小心翼翼,因为血脉里承载的,不只有荣耀,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访问日本,日本德仁天皇接见了武契奇,令人尴尬的是武契奇1米9的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访问日本,日本德仁天皇接见了武契奇,令人尴尬的是武契奇1米9的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访问日本,日本德仁天皇接见了武契奇,令人尴尬的是武契奇1米9的身高和1米65的德仁天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是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不得不说,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不仅想要加入欧盟,而且还要融入欧洲,更是要发展多元外交,这次访问日本还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会晤,加强两国合作。
就在刚刚日本正式宣布了2025年9月14日,日本总务省扔出了一组

就在刚刚日本正式宣布了2025年9月14日,日本总务省扔出了一组

就在刚刚日本正式宣布了2025年9月14日,日本总务省扔出了一组“炸锅”数据:全国65岁以上老人占到总人口的29.4%,相当于走在街上每遇到3个人,就有近1个是老年人!这个数字是全球最高水平,日本的老龄化已经不是新闻,但它真的越来越严重了。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老年人总数比去年少了5万,但比例反而上升了。原因很简单:总人口降得更快。是不是乍一听有点矛盾?其实一点也不。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16年减少,去年就少了90多万人,创下1968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新生儿数量跌破70万,死亡人数却接近160万,走的人比来的人多太多了。老年人反而成了“上班族主力”。65岁以上就业人数达到930万,比去年又增加16万人,连续21年刷新纪录。每7个干活的人里,就有1个是老年人,真是活到老干到老。日本政府也没闲着,一边把退休年龄推到70岁,鼓励企业继续用老人,一边从2000年就搞了长期护理保险,让年轻人交点钱,大家一起来养老。照这个趋势下去,到2050年日本老年人占比要冲到37%,街上10个人里接近4个是老人。专家说除了健康寿命延长,少子化带来的人力短缺也是老年人不得不继续工作的重要原因。我看啊,日本这情况就是个放大镜,照出了咱们以后可能都得面对的老龄化难题。光靠延迟退休和鼓励生娃可能不够,得从社会到个人都早点准备才行。大家觉得自己老了会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9月16日!美国把日本汽车的进口税从25%降到到15%,东京时间16日下午1

9月16日!美国把日本汽车的进口税从25%降到到15%,东京时间16日下午1

9月16日!美国把日本汽车的进口税从25%降到到15%,东京时间16日下午1点01分生效。要知道,今年4月,美国还大张旗鼓地把进口车关税从10%飙到25%,白宫当时拍着胸脯说“这是守好本土汽车业的最后一道门”。结果呢?门没守住,自己先把规矩改了,这脸打得比谁都响。先说说美国老百姓的反应。之前25%的高关税,直接让日本车在美国的售价涨了一大截—平均每辆车贵了1.2万美元!不少美国人买日本车就是图个实惠,这下好了,钱不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本土车企更别提多狼狈了。福特今年上半年的电动车业务,直接亏了32亿美元,比年初预计的全年亏55亿还超了不少;通用更夸张,直接把50亿美元的电动车工厂投资给推迟了,理由就一句话“没人买”。就连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的销量都掉了12%,不少订单被比亚迪的海外版车型抢了去。为啥会这样?很简单—美国本土电动车要么续航短,要么比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贵30%,老百姓又不傻,当然不买账。更要命的是零件断供。美国自己造的汽车零件,连一半都不到,才45%!像车载芯片、电池里的正极材料,70%都得靠进口,而日本就是主要供货商。之前25%的关税一落地,日本零件商也扛不住,供货慢了不少。今年6月,福特在密歇根州的工厂,就因为缺日本的车载芯片,停了整整两周,少造了5万辆车,损失惨了。美国突然对日本“松口”,当然不是好心。日本想拿这10个点的关税优惠,付出的代价可不小。有东京政府的内部文件露出来,日本答应未来三年多买8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光大米就得多买75%;还得配合美国搞半导体—让本土的信越化学继续限制对华出口,再和英特尔一起,砸120亿美元在广岛建芯片厂,专门造汽车芯片。更关键的是,日本还得帮美国在东南亚搞“汽车供应链联盟”,想把中国排除在外。说白了,就是拿好处就得听话,美国这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最让人看不过去的,是美国的双标。同样是进口汽车,对中国电动车加的税高达100%,还不准美国车企用中国电池;对欧盟,虽然维持10%的税,但去年因为美国的补贴政策,欧盟直接反制,现在还僵着;唯独对日本,又是降税又是给100亿美元电动车补贴。这不是看人下菜碟是什么?明摆着把日本当“小弟”,拉着一起对付中国。可日本车企也不傻。关税降了,丰田、本田的股价在东京涨了3%,但丰田CEO佐藤恒治立马给员工敲警钟:“别被短期利好骗了!”为啥?因为美国市场的利润早被关税和供应链成本榨得没多少了,日本车企转头就把更多产能挪到了东南亚—美国想绑着日本对付中国,结果人家悄悄转了战场,这波操作也是绝了。其实大家都看得明白,美国搞关税根本不是为了“保本土”,而是自己的电动车技术跟不上了。中国早就能造固态电池了,电量比美国的多20%,还便宜15%;智能驾驶方面,中国的L4级技术都在不少城市用上了,美国还在搞试验。美国汽车研究中心说了,就算没有关税,美国电动车技术也比中国落后3到5年。靠降税根本补不上这个差距,毕竟日本车企的电动车技术,也得靠中国宁德时代授权。现在的局面多讽刺:美国想靠降税救本土车企,结果工人还在罢工要涨薪,因为大家都知道,车企竞争力没上来,失业风险还是大;欧盟直接看不下去,联合韩国要去WTO告美国,说它的“差别关税”违反规则;日本拿着优惠,却偷偷往东南亚跑。说到底,美国这次降税就是个“应急补丁”。电动车时代都来了,还想着靠关税搞霸权,根本没用。老百姓买账的是便宜好用的车,车企能活下来靠的是技术,不是关税。美国要是还不琢磨怎么搞技术,光靠耍手段,早晚得被甩出电动车的赛道。而那些盯着技术、愿意合作的国家,才能在这场汽车业的大洗牌里赢到最后。信息来源:美国降低日本汽车关税的政策于2025年9月16日东京时间13时01分正式生效,这一事件的核心信源是美国政府的官方声明
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近年来,随着网络的

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近年来,随着网络的

韩国教授警告: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但中国眼里却没有韩国。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韩国上下从政客到民众,对中国的恨意越来越强烈地表现了出来。前一段时间,韩国还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华游行,连李在明都不得不重视起来,要求民众们不许再展开此类游行。据今年5月韩国人自己做的民调显示,至少有66%的民众,对中国持消极的态度。这部分人群中,80%都是年轻人。离谱的是,曾在近代对其造成了深深伤害的日本,他们竟然在慢慢接纳。反而是并不曾侵略过他们的中国,被塑造成了与韩国有着世代深仇的形象。但其实他们只是在拼了命的找两国的差距,试图在中国身上找存在感,一旦比不过,就产生负面情绪的内耗。这种心态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将这样的情绪放到个人身上,就好比电视剧里嫉妒心强的反派,只盯着主角的优秀,比不过就疯狂地诋毁,过分关注对手,却忽略了发展自身。但韩国还是有清醒的人,比如金兰都教授,他研究古代史很多年了。在他的研究下发现,古代的韩国是属于中国的,而且韩国的祖先也是中国。这话一出,他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攻击。但他坚持事实,看到很多人反华,他又说出,虽然韩国人看不起中国,但是事实上,中国人都没把韩国人看到眼里。他说的倒也没错,因为如今我们的对手是美国,韩国这个弹丸小国,我们确实也不会放在眼里。但这话又让很多韩国人破防了,韩国少有清醒的人,他们都沉浸在被害妄想症中,把自己发展放缓的责任,归责于中国太过于强大。这种顾影自怜的情绪,笼罩了整个国度的时候,就让理智的少数人成了笑话,而“反华”成了流行,甚至其国内近期还爆发了示威游行,逼得李在明不得不出来发声制止。事实上,韩国人沉浸在幻想式的中国危害情绪中,也不是短期才有的。但去年年底,有一个十分典型的构陷中国以发泄自己愤怒情绪的事件。当时,有90人被秘密关押,而慢慢开始又谣言称这些人是中国来的特务,要送去美基地。消息一出,韩国各大网络博主闻风而动,开始一点点“完善剧情”,最终,这些人被说成是黑客,到韩国就是为了操纵四年前的大选结果。随后,尽管政府和美军基地方面都做了澄清,但沉浸其中的右翼媒体根本不屑相信,反而继续煽动民众,把自己塑造成唯一敢“揭露中国真面目”的勇者。如今韩国境内民怨沸腾,除了对政府不满以外,更多的还是,因为韩国越来越不如中国的一种落差,让他们疯狂。在上个世纪,韩国作为亚洲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四小龙之一,在国际上也是比较有名的,在区域里,更是有着走在前列的优越感。那个时候,韩国的化妆品、造船业,还有韩国的娱乐业,对整个亚洲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哈韩”“韩流”,就是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但随着韩国部署萨德,和北京的关系变得僵硬,韩国的商品和明星,在中国的占比急剧减少,中国民族产业和文化相关行业的发展,这种影响被快速削弱。即便是韩国人引以为傲的三星,在中国国产手机的多个品牌的冲击下,也并没有十分能打的市场份额。再加上,近年来,韩国政客沾染上的坏毛病,为了选票,每次势必要将“针对中国”采取行动当做获胜的一个砝码,刻意对立中韩关系,这极大地加深了民众对中国的偏见。之前尹锡悦还说韩国已经很厉害了,不再被中国无视了,也都是一些场面话。韩国原本还能在中美间保持平衡,现在只能无限依附于美国,继续丧失主动性,沦为某国血包。金兰都教授说,中国根本看不到韩国,民众眼里没有韩国。当韩国人还在回味过去、自怨自艾的时候,中国人已经放眼世界,有更高的追求了。如今的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完全超越韩国了,也完全没有把容易破防的韩国人看在眼里。因此,也奉劝这些韩国民众,不要总盯着别人,发展自己才是正事。参考资料:观察者网《文少卿:韩国反华狂热是政治精英的胜利,却是国家利益的失败》观察者网《尹锡悦吹嘘:过去被中国无视,现在我们已是"全球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