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战争史

1951年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柴云振亲手斩杀200多名敌人,却在激战中被敌人咬掉一

1951年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柴云振亲手斩杀200多名敌人,却在激战中被敌人咬掉一

1951年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柴云振亲手斩杀200多名敌人,却在激战中被敌人咬掉一根指头,24负伤,每一道疤痕,都是他为家国而战的勋章。1984年的夏天,四川岳池县的加油站里,拖拉机手柴兵荣正给车加油,眼角余光瞥见墙角堆着的旧报纸。《四川日报》上“寻找战斗英雄柴云振”几个字格外扎眼,他凑近一看,朴达峰阻击战、特等功、右手食指断了一截……这些字眼像钉子一样钉进心里。他爹柴云政不就是这样吗?打过抗美援朝,右手食指确实短了一块,只是名字里的“政”和报纸上的“振”不一样。柴兵荣揣着报纸一路猛蹬拖拉机,他爹正蹲在院坝里编竹筐,右手捏着竹条不太灵便,断了半截的食指弯不过来,只能用指根顶着使劲。“爸,你看这是不是你?”柴兵荣把报纸递过去,柴云政眯着眼看了半天,竹条“啪”地掉在地上,嘴里嘟囔着“同名同姓的多了去了”,可耳根子却红了。1951年春天,朝鲜朴达峰的山头上,25岁的柴云振正趴在战壕里数子弹。他们连打了三天三夜,美国兵的炮弹把山头炸得像翻耕过的地,连长在电台里喊,两个山头丢了,大部队撤退的路要被掐断,七班必须把阵地夺回来。柴云振把剩下的人分成两拨,他带着5个战士,借着敌人照明弹熄灭的间隙往前挪,照明弹亮起来时,就赶紧蜷在弹坑里装死,炮弹皮嗖嗖地从头顶飞过去。另4个战友在对面山坡上放冷枪,东边打两枪,西边打两枪,把敌人的注意力全引了过去。摸到第一个山头阵地时,敌人正围着篝火烤罐头,柴云振一挥手,6个人像豹子一样扑过去,刺刀捅进肉里的声音混着惨叫声,几分钟就把阵地抢了回来。第二个山头的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们从背后包了饺子,等天边泛起鱼肚白,两个山头都插回了咱们的红旗。可天亮才是真正的硬仗,美军的飞机像蝗虫一样飞过来,炸弹把山头炸得腾起白烟,柴云振他们躲在弹坑里,等飞机一走就爬出来打反扑。子弹打光了,就捡敌人的枪接着打;手榴弹扔完了,就搬石头往下砸,到中午时,阵地上只剩5个人,每个人身上都在流血。最要命的是下午那波进攻,4个美国兵端着卡宾枪冲上来,柴云振的步枪里已经空了。他想都没想就扑过去,左手死死揪住最前面那个美国兵的耳朵,使劲一撕,血溅了满脸,右手刚要去抠对方的眼睛,就被狠狠咬住了食指。那疼劲儿钻到骨头缝里,他也顾不上了,腾出左手摸到地上的卡宾枪,凭着感觉扣动扳机,“砰”的一声,美国兵倒了,他也眼前一黑栽倒在地。等他再醒过来,已经躺在包头的部队医院里,右手缠着厚厚的纱布,医生说食指断了一截,以后怕是扣不了扳机了。他躺在病床上想归队,可护士说部队早就开往前线了,联系不上。一年后,他攥着那张写着“柴云阵”的复员证回了四川老家,政府给的80块钱和1000斤粮票,他一分没动,全交给了村合作社。村里人只知道柴家来了个从朝鲜回来的兵,没人知道他是特等功臣。这期间,部队和朝鲜一直在找他,15军的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朝鲜的课本里印着他的故事,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还挂着他的“遗像”。1980年,金日成到北京参加纪念活动,跟邓小平聊起抗美援朝,特意提到了柴云振:“这个四川英雄,到底在哪儿啊?”邓小平当即说:“就是大海里捞针,也得把他捞出来。”部队顺着当年救他的孙洪发提供的线索——四川口音、右手食指断了一截,在《四川日报》上登了寻人启事。柴兵荣看到的就是这个,架不住儿子软磨硬泡,柴云振揣着那本磨得卷边的复员证,跟着儿子坐拖拉机、赶汽车、搭火车,一路颠簸到了湖北孝感的部队。政治部的人拿着他的复员证,又翻出当年的档案,比对了半天,突然“啪”地敬了个礼:“老班长,可算找到你了!”原来当年医院登记时,把“柴云政”写成了“柴云振”,这一字之差,让英雄隐姓埋名了33年。回到老家,他还是老样子,扛着锄头下地,蹲在村口跟老头们晒太阳,一点都没有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的样子。2018年冬天,93岁的柴云振走了,送葬那天,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了,空降兵部队的官兵也来了,他们说要送老班长最后一程2021年,“七一勋章”颁授,儿子柴兵荣替他领了奖,那枚金灿灿的勋章,映着台下无数敬仰的目光。现在岳池县的街上,常能看到“云振情”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年轻人学着他的样子帮邻里解难。他的曾外孙女也穿上了军装,站在军旗下宣誓时,眼神里的坚定,跟当年朴达峰上的柴云振一模一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阵亡91万,法国阵亡124万,沙俄阵亡170万,德国阵亡17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阵亡91万,法国阵亡124万,沙俄阵亡170万,德国阵亡17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阵亡91万,法国阵亡124万,沙俄阵亡170万,德国阵亡177万,欧洲整整一代“贵族青年”损耗殆尽,英法两国从此走向衰弱,德皇威廉二世流亡荷兰。一战看上去,就是三个协约国和三个同盟国之间的战争,但实际上其对于欧洲大陆的创伤,可远没有表面上看那么简单,主要的欧洲强国,几乎都被这一战给打垮。欧洲总共就那么点人,主要参战国哪个不是付出阵亡百万士兵的代价,用绞肉机来形容再贴切不过,而且要注意的是,这还只是阵亡人数,受伤士兵数字可远不止于此。可以说,欧洲的黄金一代贵族青年,全都折戟在这场战争,等到战争结束后,欧洲的四大帝国都处于衰亡的边缘,直接引发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也正是因此,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才能后来者居上,逐渐成为世界性工业强国,而欧洲的衰落,就是这时开始的,同时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笔。短短20年后,二战就爆发,此时的欧洲,可以说除了德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走出了一战的阴霾,都还没恢复元气,德国就挑起了二战。战争是惨痛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摧残,和平与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今的我国格外爱好和平,就是从中吸取到教训,一定不能重蹈覆辙。
抗美援朝中,16岁的女护士,双眼被美军炮弹炸瞎,当场昏死,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叽里

抗美援朝中,16岁的女护士,双眼被美军炮弹炸瞎,当场昏死,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叽里

抗美援朝中,16岁的女护士,双眼被美军炮弹炸瞎,当场昏死,醒来后,她听到美军叽里呱啦地对话声,她大气不敢出,死死屏住呼吸,装成尸体,谁能想到,这个瘦弱的姑娘,即将创造战争奇迹?1950年,孙玉珍刚满十六岁,初中毕业的她就背着药箱跨过了鸭绿江,扎着麻花辫的她,在志愿军医疗队里是最小的护士,总被战友们喊“幺妹儿”。谁也没想到,这个笑起来露出虎牙的姑娘,会在朝鲜战场的炮火中上演一场生死奇迹。那年冬天的长津湖战役打得天昏地暗,孙玉珍所在的野战医院设在山洞里,美军的燃烧弹把洞口的积雪都烤化了,她三天三夜没合眼,棉衣被伤员的血浸得硬邦邦。最惨烈的那天,敌机突然俯冲扫射,一发炮弹直接炸塌了半截山洞,热浪掀翻她的瞬间,她只觉得眼前炸开一片猩红,飞溅的弹片像刀片般剜进了双眼。等孙玉珍从剧痛中醒来时,整个世界只剩下黑暗和刺鼻的火药味,美军搜索队的皮靴声越来越近,叽里呱啦的英语混着金属碰撞声,她咬破嘴唇没吭声。有个大兵用枪管捅了捅她的小腿,她像具真正的尸体般纹丝不动,连睫毛都没颤一下。直到脚步声远去,她才摸索着扯下急救包里的绷带,凭着记忆往伤员呻吟的方向爬,绷带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像条蜿蜒的红蛇。她摸脉搏辨伤势,靠嗅觉分药品,甚至用牙齿撕开绷带包扎,有个腹部中弹的侦察兵记得,当他在高烧中胡言乱语时,是双冰凉的小手准确找到了他肝脏出血的位置。后来战友们发现,孙玉珍总把纱布叠成三角形,那是她唯一能靠触觉确认正反面的方法。最危急时,她摸黑爬过两百多米长的雷区,用腰带拴着担架拖回三个重伤员,医疗队的男兵们红着眼圈说,那截浸透血的腰带后来怎么也洗不干净。战争结束后,孙玉珍的事迹和那些著名战斗英雄一起被写进教材,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被称作“活着的烈士”的姑娘,回国后经历了更残酷的战斗。她拒绝住荣军院,硬是学会用盲文读医书,六十多岁还在社区诊所给人扎针灸,当年在朝鲜冻掉的脚趾让她走路总往左偏。有一年冬天有人在北京某干休所见到她,九旬老人正用布满弹痕的手给年轻军医讲战场急救。当被问及装死逃生的经历,她摸索着捧起茶杯:“美国兵哪想得到,他们眼里那个‘死透的小鬼’,后来救活了他们炸伤的三十七个人。”
1950年底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42军125师师长王道全竟然不顾友军求援的信

1950年底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42军125师师长王道全竟然不顾友军求援的信

1950年底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42军125师师长王道全竟然不顾友军求援的信号,还未与敌人交手便率部撤出阵地,致使在前线阻敌的124师差点被美军“包饺子”。王道全,1918年出生在山东寿光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1937年,日本鬼子全面侵华,19岁的他坐不住了,扔下锄头就加入了八路军。从个小兵干起,他靠着一股子狠劲和脑子活,慢慢爬到了指挥员的位置。抗战胜利后,他当过山东军区教导团的大队长,专门训练新兵,给解放战争攒了不少力气。到了解放战争,他更是一路开挂,从辽东军区通化支队副团长干到团长,又在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当团长,打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这些硬仗。1949年,他升任42军125师副师长,1950年跟着部队入朝打美国佬,直接当上了125师师长。战场上,他不是没见过血的新手,而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可就是这么个人,却在关键时候掉了链子。1950年11月底,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开打,42军125师的任务是沿着假仓里、月浦里、新仓里一线往前冲,目标直指顺川,堵住美军的南逃退路。一开始,125师打得还挺顺,很快就占了宁远。可到了新仓里,麻烦来了——美骑兵第一师第七团死死挡住去路,坦克加空袭,火力猛得不行。125师373团拼死抢下194高地,可伤亡太大,团长王德斌一看撑不住,下令撤退保命。这时候,124师在德化里那边正跟美军死磕,急得嗷嗷叫支援,眼瞅着就要被包圆了。可王道全呢?愣是没动静。他手底下还有部队能派出去,却迟迟不发增援的命令。有人说他怕部队损失太大,有人说他判断失误,以为美军主力不在这块。可不管啥理由,他这时候撤了阵地,没跟敌人正面交手,直接把124师晾那儿了。结果,124师差点被美军“包饺子”,42军也错过了全歼敌人的大好机会。这事一出,军长吴瑞林气得拍桌子,当众骂王道全优柔寡断,害得全军吃了大亏。战场上,犹豫就是送命,这撤退的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新仓里这仗打砸了,42军元气大伤。124师拼死拼活才突围出来,士气低得不行,42军本来有机会成“万岁军”的美名,也泡汤了。志愿军内部炸开了锅,大家伙儿议论纷纷,王道全这指挥水平到底行不行?军长吴瑞林点名批评,说他关键时候掉链子,直接影响了整个战役。不过,挺意外的是,王道全没被一撸到底。1952年,他还升了42军副军长,后来又干过41军军长,甚至当上了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72年,他因病去世,54岁。虽说新仓里这事给他履历抹了黑,可他之前抗战、解放战争的功劳也不少,整体评价还不算太差。王道全这撤退,不是啥光彩的事儿,可也得说,他不是故意坑人。战场上瞬息万变,指挥官压力大得能把人压垮。他犹豫的代价,是124师的血和42军的遗憾。换个角度看,他之前打鬼子、解放战争那会儿,功劳也不小,不能一棍子打死。可新仓里这事,实打实成了他军事生涯的污点。这故事告诉咱啥?战场上,果断比啥都重要。你稍微一迟疑,兄弟部队就得拿命填窟窿。124师的弟兄们拼到最后,差点回不来,王道全这撤退,咋想都让人窝火。可他后来的仕途又没断,说明上面也没完全否定他。这人呐,复杂得很,功过咋评,还真不好一刀切。再说说42军,这仗要是打好了,说不定就跟38军似的,被喊“万岁军”了。可惜啊,就差那么一步,功亏一篑。王道全这决策,直接把42军的荣耀给拖下了水。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机会就那么一瞬间,抓不住就没了。新仓里这事,搁现在看,也是教训。战场上没那么多时间让你想东想西,指挥官得靠经验和胆子做判断。王道全不是没经验,可他关键时候没顶住,124师差点全军覆没。这不光是42军的事,整个志愿军都得吸取教训。再说大了,人生不也这样?关键时候犹犹豫豫,机会就溜了。战争放大了一切,决策错了,代价就是血淋淋的命。王道全这撤退,不是啥英雄故事,可它真实,接地气,值得咱好好琢磨。
朝鲜战争,美国苦战三年,最后发现中国是多线作战,根本没用全力。一场朝鲜战争,把老

朝鲜战争,美国苦战三年,最后发现中国是多线作战,根本没用全力。一场朝鲜战争,把老

朝鲜战争,美国苦战三年,最后发现中国是多线作战,根本没用全力。一场朝鲜战争,把老美折腾得够呛,可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志愿军根本就没有动用全部力量,而是一直在“多线作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几个月,中国的大西北地区已经拉开了一场大规模清剿行动的序幕,这里的局势相当棘手,国民党将领胡宗南、马步芳在败退前,刻意留下了近十万人的残余部队和特务。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土匪,他们不仅有组织,还能得到台湾方面的情报和武器支持,同时又非常善于伪装和潜伏,给新中国的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从1950年3月开始,国家投入了比后来西南剿匪还要多的兵力,决心一劳永逸地稳固大西北。比如在1952年,为了拔掉盘踞在青海贵德昂拉地区的项谦股匪这颗钉子,解放军动用了一个军外加八个团的兵力,仅用一个多星期就取得了全胜。与此同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另一场同样艰巨的战争也在进行,西南地区山高林密,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匪患丛生的地方,国民党统治时期,蒋介石多次下令清剿都无功而返。到了解放战争末期,他不甘心失败,派遣大批特务与当地土匪恶霸勾结起来,让整个西南的局势更加混乱,为了让这片土地真正得到安宁,从1950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剿匪行动全面展开。国家为此投入了十三个军和三十七个师的正规军,还有大量民兵协同作战,这场西南剿匪的起止时间,和抗美援朝战争几乎完全重合,都是从1950年打到1953年。除了这两场大规模的军事剿匪行动,一场针对社会内部的治理行动也在同步推进,那就是清剿“会道门”,这些组织早已不是单纯的宗教团体,在历史上劣迹斑斑,抗战时期,有些会道门甚至沦为日本人的走狗;解放战争中,它们又投靠国民党,对我党造成了不小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组织更是演变成了害人的邪教,骗人钱财,毁人家庭,对于这些社会毒瘤,国家自然不会手软,从1950年7月开始,一场全国性的打击取缔行动迅速展开,由于这些组织本身没什么武装,很快就被瓦解了,社会风气也为之一清。看完了国内这三件大事,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朝鲜战场,当美国人带领着“联合国军”踏上朝鲜土地时,他们普遍认为,刚刚结束多年战乱的中国根本不敢,也没有能力介入。即便是志愿军秘密入朝并打了第一个胜仗后,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依然固执地认为,中国参战只是“做做样子”,不敢跟美国硬碰硬,但接下来的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就用实际行动打了他的脸。从一到五次战役,志愿军硬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战后,麦克阿瑟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出人意料地强大”,他的继任者李奇微也称赞志愿军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对手。但最让美军高层感到震惊的是,他们在复盘时才发现,这个在朝鲜战场上让他们吃尽苦头的对手,在同一时间,竟然还在国内处理着如此复杂的三件大事,这意味着,美国面对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倾尽全力的中国。这个发现,让美国对自己情报系统和战略判断的失误感到后怕,他们苦战三年付出了巨大代价,结果对手还留有相当大的余力。这场多线作战的局面,恰恰说明了新生中国的战争潜力和国家动员能力,远远超出了当时外界的想,。它不仅有决心和勇气在国门之外迎战强敌,更有能力在内部同时推进剿匪、维稳和社会治理,这种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才是让对手真正感到敬畏的地方。信源:百年瞬间丨新中国剿匪斗争——澎湃新闻壮怀激烈的昂拉岁月——澎湃新闻「公安红色印记」取缔反动会道门——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