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康熙

[野谈]乾隆爷沈荡吃糕

清朝的第六代皇帝乾隆,平日里除了坐在金銮殿料理朝政以外,还曾六次下江南私访。这天,乾隆皇帝身着便装,带着几个随从乘手摇船从嘉兴来到海盐。经过沈荡集镇时,已是下午申时了。乾隆忙对船家说,停船靠岸到镇上去歇一歇。刚...
乾隆在激励人方面很有一套,除了加官晋爵、赏金赏银这些传统套路外,他很喜欢赏赐一些

乾隆在激励人方面很有一套,除了加官晋爵、赏金赏银这些传统套路外,他很喜欢赏赐一些

乾隆在激励人方面很有一套,除了加官晋爵、赏金赏银这些传统套路外,他很喜欢赏赐一些小物件。像香囊、吊坠、荷包、玉牌、鼻烟壶等等,用这些小物件代表赏赐,激励他们上进。以反击廓尔喀之战为例,福康安连战连胜,把廓尔喀军...
一天,乾隆围猎时,突然遇到两只猛虎,危急关头,侍卫海兰察用两箭解决。乾隆问海兰察

一天,乾隆围猎时,突然遇到两只猛虎,危急关头,侍卫海兰察用两箭解决。乾隆问海兰察

一天,乾隆围猎时,突然遇到两只猛虎,危急关头,侍卫海兰察用两箭解决。乾隆问海兰察想要什么赏赐?海兰察说:“令妃娘娘身边那个丰腴的宫女赏赐给我吧,我很喜欢她!金秋时节,按照多年沿袭的惯例,乾隆带着一众人浩浩荡荡地...
乾隆打仗有个特点,特别重视后勤。像西征准噶尔时,他自己就设计了六条补给线,分设粮

乾隆打仗有个特点,特别重视后勤。像西征准噶尔时,他自己就设计了六条补给线,分设粮

乾隆打仗有个特点,特别重视后勤。像西征准噶尔时,他自己就设计了六条补给线,分设粮站,准噶尔打了几年,前线就没有出现过因补给而贻误战事的情况,为前线将士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他也特别重视后勤做得好的大臣,对他们不...
乾隆继后那拉皇后的丧仪细节,完全是把“贬损”写在明面上。按规矩皇后丧仪得用金丝

乾隆继后那拉皇后的丧仪细节,完全是把“贬损”写在明面上。按规矩皇后丧仪得用金丝

乾隆继后那拉皇后的丧仪细节,完全是把“贬损”写在明面上。按规矩皇后丧仪得用金丝楠木棺,她用的却是低等杉木;皇后该96杠抬棺,她只有64杠,连皇贵妃的80杠都比不上;棺木漆饰更过分,皇后要刷49次还得有彩绘金龙,她就刷了...
乾隆收到兆惠被围黑水营的消息时,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乾隆看到后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乾隆收到兆惠被围黑水营的消息时,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乾隆看到后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乾隆收到兆惠被围黑水营的消息时,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乾隆看到后心一下子凉了半截,以为兆惠活不成了,乾隆很自责,自认如果不是自己轻敌,催促兆惠追击,不会有此一难,下旨,晋封兆惠为一等公,赏四团龙补挂,已经做了最...
乾隆和弘昼监考,过了饭点考生们还没写完,弘昼就让乾隆先去吃饭,乾隆没同意。不料,

乾隆和弘昼监考,过了饭点考生们还没写完,弘昼就让乾隆先去吃饭,乾隆没同意。不料,

乾隆和弘昼监考,过了饭点考生们还没写完,弘昼就让乾隆先去吃饭,乾隆没同意。不料,弘昼却说:“皇兄不去吃饭,是怀疑我会跟考生们串通作弊吗?一次,乾隆和弟弟弘昼一起监考八旗子弟。但这些考生们答题太磨叽,饭点都过了还...
公元1796年,担任大将军职位的福康安因为生病,与世长辞在定西。一个被乾隆视

公元1796年,担任大将军职位的福康安因为生病,与世长辞在定西。一个被乾隆视

一个被乾隆视如己出的将军,一个清朝唯一的异姓王,却在人生巅峰时猝然离世。福康安的死亡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何嘉庆继位后立即对他的家族痛下狠手?这位传奇将军的身世至今仍是历史未解之谜。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
福康安病死军中的噩耗传到京城后,乾隆悲痛异常,顶着非议,破格追封福康安为郡王。要

福康安病死军中的噩耗传到京城后,乾隆悲痛异常,顶着非议,破格追封福康安为郡王。要

要知道,整个清朝异姓王不多,尤其是康熙撤藩后基本就没有了,可见乾隆对福康安的隆宠。其实福康安被乾隆追封为王这事也不奇怪,福康安是乾隆后期最得力的军事统帅,哪里有事,就派他去哪,只要福康安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趁着范文程上朝时,抢走对方妻子,强行霸占了3个月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趁着范文程上朝时,抢走对方妻子,强行霸占了3个月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趁着范文程上朝时,抢走对方妻子,强行霸占了3个月。多尔衮知道后,哈哈大笑:好家伙,终于抓到你的把柄了。1643年9月21日,51岁的皇太极在盛京皇宫突然驾崩,连遗诏都来不及留下。朝廷顿时乱成一锅粥,豪格和多尔衮两派人马剑拔弩张,争夺皇位。经过一番明争暗斗,最后妥协推出6岁的福临当皇帝,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一起辅政,多尔衮排第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多铎看到二哥多尔衮掌了权,自己也跟着鸡犬升天,开始肆无忌惮起来。10月的一天,趁着范文程上朝议事,多铎派人直接闯进范府,把范文程的妻子强行带走,关在自己的王府里整整三个月。范文程当时可是清朝的文臣之首,皇太极的心腹大臣。但在八旗制度下,他始终是个包衣奴才,地位再高也改变不了这个身份。多铎作为正白旗旗主,按规矩确实有权干涉旗下人员的家事,但这么明目张胆地欺负朝廷重臣,还是太过分了。范文程回家发现妻子被抢,气得浑身发抖,但他是个明白人,知道硬碰硬没好果子吃。表面上还是照常上朝,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心里却憋着一肚子火。多尔衮听说这事后,表面上装得很震怒,其实心里乐开了花。他正愁找不到机会收拾这个桀骜不驯的弟弟呢,这不就送上门来了?多铎这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也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来立威。于是,多尔衮召集诸王贝勒开会审理此事。最后的处罚结果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了多尔衮的手段:罚多铎银1000两,夺其15个牛录。别小看这15个牛录,一个牛录大概300人,15个牛录就是4500人的军队,这可是实打实的军事力量。更绝的是,多尔衮趁机来了个换旗操作。他原本领的是排名第五的镶白旗,处理完多铎后,两人直接换了旗子,多尔衮变成了正白旗旗主,地位一下子蹿升到第三。表面上是惩罚多铎,实际上多尔衮通过这次事件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范文程拿回妻子后,对多尔衮那是感激涕零。他知道这是多尔衮给他的台阶,也明白该怎么报恩。没多久,范文程就给多尔衮献上了著名的”入关论”,建议清军趁着明朝内乱立即入关夺取天下。这个建议直接促成了1644年清军入关,改变了中国历史。多铎虽然被罚,但多尔衮为了大局着想,入关后还是重用了他。多铎也确实争气,在平定中原和江南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一路打到南京,俘获了南明的福王。但他的好日子没过多久,1649年3月18日就因天花病死,年仅36岁。范文程则继续他的政治生涯,从努尔哈赤一直干到康熙,历经四朝不倒,成为清朝开国史上的传奇人物。康熙皇帝亲笔为他题写”元辅高风”四个字,算是对他一生功绩的最高评价。这件事反映出清朝初年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多尔衮利用弟弟的荒唐行为,既维护了朝廷体面,又削弱了潜在对手,还拉拢了重要文臣,可谓一举多得。而范文程的忍辱负重和识时务,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汉臣的生存智慧。历史有时就是这么讽刺,一个荒唐的抢妻事件,却成了清朝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的转折点。多尔衮借此机会巩固了权力,为后来的入关奠定基础。你觉得范文程当时的选择是对是错?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