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和硕庄亲王是清朝的铁帽子王,首任庄亲王是太宗的皇五子硕塞,后来皇太极的皇孙,也就是康熙帝的堂兄博果铎来承袭其爵位。然而,博果铎膝下无子,生病在床上,他的侄子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来照顾,后来康熙帝到亲王府中探视堂兄,十分的恼火。驾崩之际,留下旨意让自己的皇子过继为承嗣子。

雍正元年,庄亲王博果铎去世,胤禛下旨让自己的十六弟胤禄过继为嗣,并且承袭了和硕庄亲王的爵位。直到乾隆年间,成为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
爱新觉罗载勋,是康熙皇子胤禄的五世孙,也承袭了和硕庄亲王,成为了第十任。

咸丰三年,载勋出生在庄亲王府中,他是父亲奕仁的次子,也是胤禄的五世孙。
同治十一年,20岁到了封爵年龄,根据递降机制,载勋被恩封为奉恩辅国公;
同治十三年十月,父亲奕仁去世,23岁的载勋奉旨承袭庄亲王,成为了第十任;

1900年,义和团举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开始在直隶一带兴起。作为铁帽子亲王载勋,在朝中的载字辈中稍有实力,然后拉拢义和团的一些骨干力量,希望通过他们的力量来达到废黜光绪帝的目的。
然而,八国联军开始入侵后,迫于压力的慈禧太后,只好下令向洋人开战。一方面让朝廷的军队来对抗外来侵略者,另一方面下旨命庄亲王载勋为义和团统率大臣。为了得到义和团成员的信任,在自己的王府当中居然穿上了他们的行头。

得到慈禧的信任后,随即擢升为步军统领衙门都统,官居一品。后来,八国联军攻破紫禁城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潜逃到西安,载勋也一路随行,并且担任行在的查营大臣。
清王朝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时,谈判过程中,载勋被定为祸首。毕竟他与义和团走的很近,为了缓和与洋人的关系,无奈之下将载勋的铁帽子亲王爵位和官职全部革除了。
后来,慈禧太后下旨让他在山西的路途中自缢而死。
因此,48岁的庄亲王载勋走完了一生。

1.六世祖康熙皇帝:8岁登基,16岁亲政,42岁生育皇十六子胤禄。
2.五世祖胤禄(1695-1767):雍正元年,承袭和硕庄亲王,皇侄继位后,担任议政大臣,备受重用,贵为皇叔。
3.高祖父弘曧(1737-1806):庄亲王胤禄的第八子,出生时父亲已经42岁了。乾隆朝,恩封奉恩辅国公爵位。嘉庆帝继位后,擢升皇叔为内大臣职务。

4.曾祖父永蕃(1753-1789):弘曧的嫡长子,17岁所生。乾隆朝,先恩封辅国将军,后来赏给二等侍卫,入朝为官。
5.祖父绵华(1786-1845):辅国将军永蕃次子,承袭和硕庄亲王爵位,成为第八任。道光朝,在宗人府中担任族长的闲职。
6.父亲奕仁(1824-1874):胤禄玄孙,成为第九任庄亲王。道光朝,和父亲一样,也担任过宗室族长职务,并没有在朝中担任其他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