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华网】【中国新闻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 | 青史楼兰
编辑 | 青史楼兰

这个早在小学时期就因为一脸正气,被人称有着“官相”的少年,一度让大家认为他前途似锦。
甚至曾经还因为给市长寄了一封建议信而受到市长的赏识,决定亲自考察。
之后还推荐他做了少先队副队长
而他如今真的做了“官”吗?结果却让人哗然,不得不感叹一句“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少年得志”。

«——【·走红网络·】——»
2011年黄艺博的父母为其随手拍的一组照片,直接“杀疯”网络。
照片里的黄艺博,带着武汉市特有的少先队副总队长标志的“五道杠”,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和他13岁年龄不符的“官威”

就这么几张照片,瞬间在网上炸开了锅,引得不少媒体都开始深挖这位小学生,好奇他到底是何德何能。
据媒体报道,黄艺博从小就对时事政治特别上心,在两三岁的时候就守在电视机前准点观看《新闻联播》了。
在7岁的时候,别的孩子可能在看漫画书,但他已经抱着《人民日报》读得津津有味了。

更牛的是,人家小小的年纪就发表过上百篇正能量的文章,后来随着武汉市的发展,黄艺博还写了一封建议信,送到了市长的面前。

也正是因为这封信,2011年他得到了市长的认可,也得到了少先队副队长的称号,自此走红网络。
后来更是因为这个称号成为了当年的全国十佳少年。

有不少人觉得黄艺博就是“未来栋梁”,以后肯定前途无量,说不定还能在政坛闯出一片天。
但随着热度一上来,网上的评价逐渐分成了两拨,有不少人并不这么想。

«——【·是“天才”还是“表演”?·】——»
网上开始对黄艺博的“少年老成”充满了质疑,毕竟在众人眼里,一个小孩子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神态和行为。

再深挖黄艺博的成长轨迹,其父母逐渐浮出了水面。
原来他的父母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看新闻联播也是父母工作需要,所以他们就带着孩子一块看。

又因为父母的教育理念,黄艺博在小学的时候非常受老师喜欢,被推荐成了班长。

这是黄艺博第一次“当官”的体验,他也很享受这种有点小权利的感受,此后黄艺博的父母似乎也刻意培养起了他的“官员气质”。

在黄艺博火的那段时间,他的父母开始带着他到处去当志愿者并拍照发到网上,赢得了不少网友的称赞。
渐渐地黄艺博开始迷失了自我,他越来越喜欢这种追捧,并且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官”了。

而这一切都少不了黄艺博父母的推波助澜,黄艺博的“神童之路”更像是父母精心设计的“教育剧本”。
从每天雷打不动的时政学习,到一篇篇看似“成熟”的评论文章,都透露着成年人的策划痕迹。

«——【·光环下的现实落差·】——»
直到2016年,黄艺博参加高考,等成绩出来时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连本科线都没过。

据说是因为黄艺博在学校里一直沉迷于当官的感觉,明明知道高中学业紧却还是把心思用在了管理班级、学校事务上。
消息一出,网上又炸开了锅,黄艺博的“神童滤镜”彻底碎了。

本来在大家心里,戴着“五道杠”的黄艺博,应该是那种上课随便听听,考试就能拿高分的学霸。
结果到最后才发现他也只是个普通学生,光有当官的样子,却没有当官的实力。

这也让不少网友回忆起那封给市长的信,真的是黄艺博自己写的吗?
随着网络上的质疑声越来越大,黄艺博的父亲被迫做出了回应:
黄艺博的所有文章内容都是自己原创的,但后面又都经过父亲的润色改写了。

得知真相的大家也纷纷吐槽,要不是其父母的用力追捧,黄艺博也不会迷失自我,更不会高考失利。
如果一开始不过度包装,让黄艺博已学业为主,说不定真的会大有成就。

可惜没有如果,曾经被贴上“未来政坛新星”标签的黄艺博,如今的人生轨迹,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结语
黄艺博的成长故事,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社会对“成功”的焦虑和功利。
或许,真正的教育不是制造“神童”,而是让孩子拥有按自己节奏成长的权利。
参考资料:
新华网——把“五道杠少年”交给时间来评判

中新网——媒体评析“五道杠”少年:大人的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