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疑问
有位网友“君子兰之读书点亮生活”,在点评我的拙作《承认自己无知是一件非常难的一件事》时,发出与本文有点关系的疑问:“孔雀为什么是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
坦白说,我也不知。只是觉得这个问题别有情趣,值得一番探讨。
这个话题当然是与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有关。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这首诗的开篇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我们在做学生时,全诗背诵得滚瓜烂熟,即使到了今天,这个开头的诗句也还清楚地记得。不过,有个问题真的是一直不曾想过:孔雀为什么是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

(2)我的理解
有一种修辞方法或艺术手法叫“虚指”,这里的“虚”与“实”相对。
虚指是一种通过不确切、模糊或泛指的方式来表达数量、程度、范围或方位等,是以一种笼统的、不能坐实的方式来传达信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例如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这里的“三千丈”就是虚指,并非真实的长度,而是用极度夸张的数字来形容忧愁之深。
又如《木兰辞》中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里的“东南西北”也是虚指,并非是真实方位的表达。
同理,“孔雀东南飞”中的“东南”也是虚指,或者说是泛指天空中各个方向。如果孔雀兴之所至,中途调换方位,朝西北方向飞去,不也可以吗?当然可以!

(3)还有疑问
写到这里,有一个问题自然呈现出来: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非要说孔雀“东南”飞呢?
我的猜想是,一是从语音上考虑,“东南”比“西北”声调要和谐悦耳一些;二是从空间优劣上考虑,“东南”
比“西北”气候要温暖一些;三是从语言运用的习惯上考虑,日常口语中“东南”总在“西北”之前。

(4)承认无知
最后,我得老实承认,对于“孔雀为什么要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这个问题,实际上我还是处在无知状态。只是在凭空臆想,根本没有十分的把握,还望有识之士的不吝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