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标题“年想”是我的一个生造词,是“联想”的谐音,言下之意是关于“年”的联想。
2024年只剩下最后一天,明天就是新的一年,有不少人在总结即将逝去的一年,我也“不甘示弱”,也想赶个时髦,且用这个另类的联想来冒名顶替之。
在中国,年有两大类别:公历年和农历年。坦白而言,从小到老,我这个出生于60后之人,一直对公历没有什么感觉,从不把公历年放在心上。对于我来说,所谓“过年”,一定指的是农历年,也就是中国所独有的新春佳节,即“春节”。
在我的认知里,公历年只对某些单位才有实际意义,才有事可做,如年终总结、年终结算、年度报告以及年终评选等等。而对于小家庭而言,公历年的来临只意味着日历的页面已全部翻完,需要再买新的日历了,如此而已,别无其他。

我真正对公历开始有所感怀的是去年。
我的退休年月是2023年12月,而本来应该是2024年元月。原因相信所有老人都很清楚,就是我们这代人在当年填表时,出生年月基本上是按照农历填写的。而如今退休年龄的核定是按照最原始的档案为依据,这是无法变动的,只能是望“案”兴叹了。
别看只差1个月,直接关系到退休金的多少。下面我就用2个我亲历的事实来说明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第1个事实:我单位有两个员工在同一年退休,他俩出生年月只差1个月,可后出生1个月的同事的退休金要高出30多元。这当然是属于小钱,但当事人看着想必有点不爽。如果是真实的出生那也无话可说,可我的经济损失是在自己懵懂无知的情况下,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心有戚戚焉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吧。
第2个事实:当年12月与来年1月退休,其退休金相差可就不是小数目了。因为退休金的核定与全省职工“社平月工资”相关,2023年12月退休的人员,其退休金挂钩2023年全省“社平月工资”,2024年1月退休的人员,其退休金挂钩2024全省职工“社平月工资”,而后者肯定无疑地要高于前者一个档次。按照过往的经验计算,只因1月之差,只因一笔之误,我的退休金就一下子少了300多元!找谁去说理去?

元旦要到了,想不到我的“年想”却联想到这等不快乐的事。看来,人的意识是个不易驾驭之物,一念之间就滑向了另一个天地。
经常看到有些头条写作者,教导人们要“拿得起,放得下”,不知是不是言不由衷?所谓“放得下”,对于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来说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