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前几天,头条上有一个话题:“那些中国人喜欢和服,你怎么看?”
这个话题的潜台语,就包含有两种相反的观点,这个逻辑应该是显然的吧。
有位网友回答了这个话题,我阅读后进行了简单的回复,大致内容是:“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萝卜青菜,各人所爱……概言之,只要是好东西,应该属于全世界!”
哪知一石激起巨浪,遭到了一位网友“国骂”似的评论!其评语甚是不雅,在此不想再现了。
这应了著名作家和哲学家罗素的一句话:“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不过我不想用不文明的语言来对骂,这有失体统和风范,但是心也有戚戚焉,于是当即写了一篇千字文进行了回应,题目是:《用“国骂”来评论的人,不配在头条上指手画脚》。
想不到网络“喷子”真的较多,再次遇到另一位网友的不友善的抨击:“用萝卜白菜和好东西来指代和服,无法想象这出自一位退休人民教师……”
这个“人民”一词刺激了我,我被迫回复道:“申明一下,我是教师,而不是‘人民教师’,这个美名我不敢当!”

(二)初探“人民教师”的含义
不错,我确实是一名已退休了的中学教师,可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要在教师之前冠以“人民”二字?
教师就是教师,一份工作或曰一个职业而已,与高大上的“人民”有何关系?如果说教师职业与“人民”有关,那难道其他职业与“人民”就没有关系?不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诚然,“人民教师”这种称呼过去也有人如此表述,不是这位网友的发明。不过,他的引用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一种所谓的道德绑架!不是吗?难道还有其他的解释?
我不自觉地想起已逝的作家王小波的一句话:“什么职业、什么工作被赞美,你可要小心了,真正的抢手的工作才不会大声赞美呢,就怕别人知道来抢。”不用说,王小波深谙世道。
我的看法是,只有在贬损教师时,有人才祭起这面“人民教师”的大旗,目的是让你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以至于想使你“自绝于人民”!
无疑,“人民教师”的称谓确实是在赞美教师,但我坚信,中国有好几千万的教师们,没有一位喜欢这种貌似高贵的名号。反而是感觉浑身不自在,好像自己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为人民为敌了!

(三)“人民”一词就像猪的尾巴
我忆起了过去多次在农村里看到的杀猪的场面。
这户人家的一头大肥猪,即将被宰了。一位壮汉缓缓走进猪的屁股后面,实然拎起猪的尾巴,猪开始嚎叫,由于后脚腾空不沾地,它无力挣脱。这时候,旁边几位帮手以及屠夫一拥而上,有人抓脚,有人抓耳朵,把几百斤的肥猪抬到偌大的泡桶上,准备“任人宰割”!
我在合乎逻辑地猜想,猪的尾巴一旦被人拎起,它应该意识到灾难来临,它的小命将要丢矣!
“人民”二字就像此时猪的尾巴,是个要命的所在!换句话说,教师见面突然加了个“人民”二字,意味着这位教师也要被送上“审判台”了!
我的比喻可能不太恰当,各位教师万万不要见怪,我可没有什么歹毒之意。我也不知为什么,写呀写的,就忆起了这个杀猪的情节。

(四)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后人的留言
有记者提问:罗素勋爵,假定这段录像,将被一千年后的人看见,你觉得有什么该对他们那代人说呢?有关您的一生,以及一生的感悟。
罗素如此回答:
“我想要说两点,其一关乎智慧,其二关乎道德。
有关智慧,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的,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我想对他们说的有关道德的一点,十分简单。我要说: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学会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总会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共同生存,而假如我们想要共存,而非共亡。我们就必须学会这种宽容与忍让,因为它们对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我想用罗素大师的美好愿望与大家共勉!
我还想补充一句,其实我并不喜欢和服,但不反对别人穿和服。
